清朝的冰嬉活动是怎样的?冰鞋的形制有哪两种?
冰嬉亦称“冰戏”,是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的体育活动。起源于何时,现不可确考。早在宋代之时,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这项活动在元明时期初见规模,至清代而大盛。今天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起源与发展
冰嬉作为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的体育活动,其由来已早,但具体起源于何时,现无确切考证,但至迟在宋代就有了“冰嬉”的明确记载。据《宋史·礼志》记载,当时的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
明朝时,冰嬉就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明末,努尔哈赤已有擅长滑冰的军队。努尔哈赤于天命间(1616-1626)征服了巴尔虎特部落,率大兵离去后,巴尔虎特部落又叛变,墨根部甚急。
此时,努军已远行数百里之外,据《清语摘钞》中“乌拉滑子”记载:“时有费古烈者,所有皆着乌拉滑子,冰行,以炮驾爬犁,沿脑温江冰层驰往救,一夜行七百里……满兵至,巴尔虎特尚弗知。”这里所说的在冰层上驰行的“乌拉滑子”,实际上就如同现代的冰鞋。
清朝是中国古时候冰嬉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与治清朝的满族人的风俗习惯有直接的关系。冰嬉是清代宫中流行的众多冰上活动的称。它既是娱乐活动,也是军事练。清代,由东北到关内,从宫廷到民间,冰嬉大为盛行,故有“国俗”之称。
于敏中在《下旧闻考》卷二十一《国朝宫室》中曰:“(西苑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当时冰嬉规模之大,参加人员之多,前无类例。
据《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乐考二十一》记载:“每岁十月咨取八旗及前锋领、护军领等处,每旗照定数各挑选走冰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球架等项。至冬至后,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二翼,每翼头目二十名,服红黄马褂,余俱服红黄齐肩褂。
射球兵丁一百六十名,幼童四十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由此可以推算出,参加冰嬉的人员至少在1600人以上。当时的冰嬉活动主要在西苑太液池(今北京北海)举行,有时也在中海举行。到时候,“圣驾御冰床临观焉”。今北京北海漪漾堂,就是乾隆皇帝和后来的慈禧太后观赏冰戏的地方。
当时进行冰嬉活动所穿的冰鞋是由鞋和冰刀两部分组成。
形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一铁直条嵌鞋底中,作势一奔,迅如飞羽”(《养吉斋丛录》卷十四),这种冰鞋与现代滑冰所用的冰鞋很相似;另一种是“底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下旧闻考》卷二十一引乾隆“冰嬉赋序”),这是一种双刀的鞋,因冰刀安装在鞋底木条两旁,故不易倾跌倒下。
清代初年,冰嬉一度入于兵家。清廷把一系列冰上活动视为军事训练,设冰鞋处专门管辖。久之,军事训练的目的逐渐淡薄,游艺性慢慢突现出来。故宫博物院有一幅《冰嬉图》,它是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该画使我们对清代宫中冰嬉有了一个形象而直观的了解。
清代的冰嬉活动不仅在皇宫内苑,而且在民间也较为普及。康熙年间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写道:“捷足行看健步纷,寒流趁冻雪花春。铁鞋踏破奔驰甚,悔作银河冰上人。”
注曰:“足看铁底鞋,一步恒数丈,行冰上,兼有能格斗跳舞者,都门入冬,城河最多。”《帝京岁时纪胜》中“滑擦”条亦称:寒冬之时,“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上,群聚滑擦(即滑冰)”。《帝京岁时纪胜补笺》中说:“什刹海、护城河冰上蹴鞠,则皆民人练习者。”
由此可见,民间滑冰活动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光绪三十二年(1906)刊印的《燕京岁时记》记载,这些民间开展的滑冰活动一直流行到清末之时,经久不衰。甚至直到今天,这项活动依然流行,经久不衰,《冰嬉图》一次次地被人们演绎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