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曹丕是怎么失去一天下的机会的?
夷陵之战,曹丕是怎么失去一天下的机会的?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使得吴蜀双方都损失惨重,而北方的曹魏兵强马壮,但是曹丕继承了曹的多疑,他直到刘备大军走走停停,不敢轻举妄动,也失去了一天下的绝好机会。
章武元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随即刘备宣布伐吴,理由是为二弟关羽报仇。当年七月,刘备率领5万大军气势汹汹向东吴去,连营七百里。孙权在请和失败后,为避免两线作战,他暂时向曹魏陈臣,曹丕同意了。
如今看来,曹丕失去了一个一天下的好机会,或者说他犯了一生中最致命的失误。尤其是夷陵之战爆发后,上天给了曹丕绝佳的机会,当时曹魏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完全可以趁机灭了东吴,然后步步为营将蜀汉困死在四川。接到孙权的投降信后,曹魏庙堂分成了三派:以侍中刘晔为首,主张联蜀伐吴;以曹丕为首,主张联吴伐蜀;以司空王朗为首,主张坐山观虎斗,等待坐收渔利的机会。当孙权遣使来投降时,大臣们都非常高兴,唯刘晔却认为曹魏的机会来了:
“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
亡不出旬矣。吴亡则蜀弧,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刘晔想法很好,但孙权、刘备可不傻,一旦曹魏大军南下,任何一方受到攻击,那对彼此都是唇亡齿寒,这样只会孙刘联盟重新结盟。
刘晔一再坚持,奈何曹丕还是否决了。否决刘晔联蜀攻吴的主张时,曹丕抛出自己观点,“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就在曹丕和刘晔互相争辩时,王朗认为等孙刘两败俱伤时,再出手。咋一看,王朗的策略很高明,可谓“一箭双雕”。然而,王朗忽视了孙权和刘备两人对曹魏的防备,事实上当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退到白帝城后,孙权就遣使来求和,双方再次联盟,这是王朗万万没想到的。
权衡之下,曹丕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联吴伐蜀之计,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策略。王朗最终的策略是这样的,“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馀事。”
用现在的话来说,曹丕这是在投机。既然是投机,就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孙权取得夷陵之战胜利后,仿佛把曾经向曹魏称臣这件事忘记了,曹丕很是气愤。既然你不尊敬我,那我就“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曹丕决定对孙权敲打一番,从222年开始,曹丕多次御驾亲征,结果丝毫没得到便宜。就这样,曹丕失去了最好一天下的机会。
曹魏势力实力较为强大,因而遭到吴国和蜀国的征讨。夷陵之战在今天看来是吴国和蜀国之间的一次战争,但是在三国当时那个大环境看来更像是对于魏国的一种战略引诱,通过诱导魏队南下来削弱魏国的军事实力,从而达到消灭魏国的目的。
在那种大环境下选择出兵南下无疑是有着极大的风险的。魏国按照在夷陵之战之前的态势,面对吴国和蜀国的进攻已经有了相对应的办法。剩下就在于消耗其国力,等到优势累积到一定地步,出兵南下就可以一举胜利。在我看来夷陵之战固然对于魏国是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背后的风险也不得不面对。因为在夷陵之战前吴国和蜀国是联合对抗魏国的,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两国不断的南征。无不在表达着一个既成事实,两国是联合对抗魏国的。
最后固然后续荆州之战两国出现了摩擦,但是曹丕无法确定两国是否正交兵。毕竟在魏国的强大压力之下,自身内斗实为不智。说白了就是曹丕低估了刘备为其义兄弟关羽报仇的决心,也就是他们的兄弟感情。毕竟从一个大国决策者来说,联吴抗魏才是首要任务。那么魏国选择按兵不动也就不难解释了。魏国本身战争实力远远强于吴国和蜀国,没有必要去投入兵力巨大的冒险。毕竟只要拖住了,最后的胜利者肯定是魏国。恰恰相反,如果魏国选择趁机南下,反而可能促进吴国和蜀国放下兵戈联合对抗魏国,那样反而是不妙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夷陵之战是吴国和蜀国联合进行的一次战略欺骗,从而选择对魏国进行征讨,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从此来看,曹丕当时选择按兵不动也是有着其特考虑的。毕竟出征在当时来看属于冒险行为,选择更加稳妥的方式,也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曹还活着,一定不会像曹丕这样瞻前顾后,会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一天下的机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