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空城计的最大疑点 司马懿是因为两个书童而退兵的吗
空城计的最大疑点,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了解《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段经典的故事,那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三十六计之一的“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至。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去运粮去了,只剩下不到30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率领大军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旌旗都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者,立即斩首。
随后,葛亮命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大家一听到要打开城门,一个个吓得瞪目结舌,西城士兵不过3000,其中还包括不少老弱残兵,城里还有大量的百姓居住,此时司马懿亲率15万大军前来攻城,大开城门无疑是送死。没有人能理解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丞相之命岂敢不从。
大开城门之后,诸葛亮又命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就在这时,司马懿率大军兵临城下,见到诸葛昂然自若地坐在城楼上弹琴,左边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边一个书童手拿拂尘,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扫地,旁若无人。他感到颇为不解,因为此前从未见过,在城楼上观看了好一会儿,又抚胡须又邹眉头,最后突然下令撤兵,不敢进城。
诸葛亮待司马懿大军撤走后才慢慢的走下楼,这一出“空城计”诸葛亮以一人之力吓退了司马懿大军。此时城中士兵和百姓才明白诸葛亮的用意,无不赞叹诸葛亮计谋神乎。
其实仔细看这个空城计的细节,其中有两处地方值得推敲品味。第一处是诸葛亮让士兵假扮成百姓的模样在城楼下洒水扫地,为什么不让百姓在城楼之下?因为士兵身上有一股久经沙场的肃气息,司马懿这个湖一看就知道这是士兵所假扮,从而有了提防之心。
第二处则是站在诸葛亮最左右面的俩书童,这是诸葛亮让他们上来的,当诸葛亮在弹琴时,书童则为他身后扇扇子和伴奏,体现出一种平静和悠闲的状态,虽然这些都是装出来的,但对于生性多疑的司马懿来说,似乎就像在告诉他:看看我这副祥和悠闲的样子,我像是怕你司马懿那十几万大军的人吗?
所以司马懿看到这一番情形,知道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如此悠闲地在城上抚琴,他断定里面必有埋伏,决定不冒险而立即撤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