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赵匡胤到底死于酒还是斧头?

  古时候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赵匡胤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根据史料记载,在宋太祖赵匡胤临死前,他见了一个人,此人也是他生前见到的最后一个,那就是他的亲生胞弟赵光义。

  当晚,赵匡胤召见弟弟。两人对着摇曳的烛光,边喝酒边话家常。在此期间,窗外有人看到了屋内有人在挥动斧头。第二天,人们就发现赵匡胤死了。同时,还发现了了他写好的传位诏书。诏书上清楚地写着:传位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因此很多人认为,赵匡胤是死于斧头,可是仔细想来,果如此吗?

揭秘:赵匡胤到底死于酒还是斧头?

  对于斧头大家并不陌生,的确可以是一个凶悍有力的武器,虽然也显得笨重。可是那晚斧声烛影里的斧头却不是一般的铁质的,冰凉笨重却又危险的斧头,而是一把柱斧,换句话说,是一个做成斧头形状的工艺品,用水晶或者玉器做成,还雕刻上精美的花纹图案,是用来把玩的小物件,而不是可以的重型武器。不仅如此,这把小斧头还是赵匡胤本人非常喜欢的以至于随身携带的小物件。这把斧头在历史记载中多次出现过。其一就是宋朝刚刚建立不久,宋军攻陷成都后,大臣将地图送到开封,向赵匡胤请示,大军是否继续南下。这位皇帝思考了一下,用这把玉斧在地图上沿着大渡河一线画了一条线,表示不再用兵,于是天下暂时安定,宋朝的疆土也想对前朝缩小了不少。而从这件事也可以侧面看出,赵匡胤对这把小玉斧非常喜欢,随身携带。

  那么,这把斧头的伤力又是怎样的呢?从另外两个事件可见一斑。据史料记载,有一天,太祖在御花园里休息娱乐,用弹弓打鸟,这时来了一位大臣要奏报事情,他的兴致被打搅,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太祖还是去听了大臣的汇报。没想到大臣汇报的并不是非常紧要的事情,太祖不高兴了,对大臣表示不满,但是大臣说,就算这件事情不重要,也用弹弓打鸟重要的多。原本就因为被扰了兴致觉得不高兴的太祖听到他这样说就更加生气了,直接对着这名臣子丢出了他的小斧头,一下打掉了大臣的两颗门牙。

  另一件事则与这件事异曲同工,非常类似。一天一名官员雷徳骧向太祖禀报宰相赵普与大理寺官员串通一气,私自对犯人增减刑罚,希望皇帝惩处他。赵普就是鼎鼎有名的“半本论语治天下”的宰相,大理寺是专门负责刑法之事的,宰相执政,权力应该是相互的,这样的勾结自然是不对的。如果在平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更不是会惹怒太祖的事情,可偏偏这个进谏的时机不巧。

  进谏的雷徳骧想必也是个急躁的人,有了想法不吐不快,甚至没有按礼节要求等通报,就直接闯了进去。好巧不巧,此刻太祖正在气头上。原来是讨伐北汉的军队作战失利,前方战线损失惨重,赵匡胤正想着御驾亲征,一肚子窝囊气没处发泄,这个时间进谏就是倒了大霉了。所以,小玉斧的第二次伤人事件产生了。赵匡胤又用这把斧头打落了一个大臣的两颗门牙。由此可见,这把小斧头果是太祖的爱不释手的宝贝,同时它的伤力也并不是一般的斧头那样锋利凶残,可能只是凭着它的重量,能让人受一点伤,痛个几天,如果用来,却并不是一把利器。

  那么斧声烛影的那晚,如果赵光义是用这把斧头砍死了赵匡胤,可得花费不少功夫。而赵匡胤也一不是手无缚之力的文弱书生,二不是老态龙钟的的虚弱老头,怎么可能让弟弟就这样在漫长的过程里死自己。何况屋外也不会没有侍奉的下人,弟弟一有异动,太祖就可以呼救的。

  退一万步讲,假如是赵光义用这把斧头死了皇帝,那么这把并不锋利的斧头留下的案发现场一定是非常血腥难以想象的,如果留下了这样的案发现场,赵光义怎能安心的回到府中,再等待传位诏书将皇位传给自己。

  所以说,赵匡胤死于弟弟的斧头看似合理,实则存在极大漏洞,显得不切实际。相反,既然他们在烛光里饮酒交谈,太祖喝下了酒的可能性更大。

  相究竟如何,跨越漫漫历史也难以知道,大唐开国皇帝赵匡胤到底死于酒还是斧头也难以下定论,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