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谥号为什么叫ldquo;吴大帝rdquo;?古时候帝王的谥号是怎么起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谥号为什么叫“吴大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的谥号很有意思,叫“吴太祖大皇帝”,简称“吴大帝”,这个谥号在中国的皇帝中仅孙权一例,可谓是树一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孙权是东吴的实际建立者,他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是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孙权承父兄基业,经二十多年不断对外扩张,最终形成了割据江东,三国鼎足的孙吴政权。与魏武帝(魏文帝曹丕追尊)曹、蜀汉昭烈帝刘备不同,孙权的谥号只有三个字“吴大帝”,而且气场很强大,一个大字,显示出孙权的志得意满、野心勃勃。

孙权的谥号为什么叫ldquo;吴大帝rdquo;?古时候帝王的谥号是怎么起的?

  所谓千秋功过,留予后人说。谥号,正是后人对前人的盖棺论定,谥号起源于周,然并非天子专权,诸侯、大臣也有谥号。最早获得谥号的,是周朝两位极有名望的人物周公旦(武王姬发之弟)和太公望(即姜子牙),两人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此为谥法之始。《逸周书·谥法解》解释曰: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孙权的谥号为什么叫ldquo;吴大帝rdquo;?古时候帝王的谥号是怎么起的?

  谥号,等于后人为前人生平做评判,是后人对前人的盖棺论定。谥号要秉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前人的生平事迹、功过是非给予出符合他一生事迹的谥号。谥号在隋以前均为二三字,这是为了和王公大臣的谥号严格区别开来,如汉惠帝刘盈、光武帝刘秀、晋武帝司马炎、当然还有我们吴大帝孙权。

  谥号还依皇帝生平成就还分为好几种,有“上谥”、“下谥”、“恶谥”和“平谥”这四种。四种谥号之中,“下谥”和延伸出的“恶谥”都是不好的谥号,如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远礼”,汉灵帝的“灵”,表示“乱而不损”、周厉王的“厉”表示“暴慢无亲”,这些都是下谥。“平谥”,中庸也。

孙权的谥号为什么叫ldquo;吴大帝rdquo;?古时候帝王的谥号是怎么起的?

  而“上谥”,则具溢美之意,是表扬赞美的谥号,如文帝、武帝、昭烈帝、高帝、景帝、光武帝,都是属于得到高度评价的上谥、美谥。

  但是在这么多上谥、美谥中,又属孙权最特别,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绝无仅有,他一人。

  大作为皇帝谥号之一,《逸周书·谥法解》有解释“则天法尧曰大”,意思是说追循效法尧帝之治。尧帝是上古五帝之一,经常与舜帝合在一起称“尧舜”,尧帝无论是品格、行、成就都堪称一流,为后世帝王所推崇。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 权
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孙权是三国各国君主里面活的最长寿的一位皇帝,七十一岁,曹、刘备都长寿。他的成就长期被后世所埋没,而事实上,孙权的这一谥号正是结合他本人一生的成就而定的。

  孙权十八岁时,因兄长孙策遭许贡门客刺匆忙即位,从一个翩翩青年成长为三国时期的一代雄主,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历史格局。孙权四十七岁成就霸业,登基称帝,雄峙江东。他在位期间广开言路,任人唯贤,开创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他对江南一带的开发,使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长江一带的文明开始逐渐取代了北方中原,其功绩完全不在魏武帝曹之下,难怪曹会不无感慨的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大帝孙权的这一谥号,还体现出他的大格局,和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曹举兵30万亲征荆州,觊觎江东,孙权面对张昭等人的投降,力排众议,顶住压力,联合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刘备起倾国之兵攻打东吴,孙权为顾全大局数次请求退兵和好,并诚心让我出荆州,在和谈无果的情况下,大胆起用年轻的将领陆逊为大都督抗蜀,最终陆逊于夷陵之战大破蜀军,又一次使东吴转危为安。孙权虽偏安江东,但懂得保境安民、与民休息,发生生产促进经济,东连曹,西结刘备,东吴在他手上达到了最鼎盛国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