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到底有多厉害 直接导致大唐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宦官,是中国古时候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自东汉时期开始,均为阉人担任。“宦”,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而用以为帝王近幸者的名称。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等。
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后来的“”,其实是个俗称,这是一个始于唐朝的内宫官职,严格来说,并不能指代所有的宦官。在唐朝时期,整个皇宫之中能当上宦官的屈指可数,他们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内官。其实,在宦官出现之初,这一职务只是为了服务宫闱而设立的。
那么,为什么要用阉人服务宫闱呢?
我们知道,古时候皇帝都有强烈的占有欲,他巴不得天下的女人尽归己有,更何况是宫闱中的女人呢?所以,为了防止这些女人勾搭野男人,皇帝不但要禁止宫嫔外出,还用高高的宫墙她们的自由。就算是内宫的“”,也必须采用不能尽人事的阉人。
那么,为什么不用清一色的女人服务宫闱呢?
皇宫之中的脏活累活颇多,很多工作女人干不来。正因如此,启用宦官成了封建王朝的大势所趋。不过,让这么多被阉割的男人生活在权力中心,皇帝并不放心。阉人的生理功能是残缺的,他们的无从发泄,若让这些人触碰到权力,国家势必会出乱子。因此,每个有宦官存在的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都或多或少制定过针对“宦官不干政”的政策。
然而,毕竟这些阉人生活在宫闱之中,有大把机会触碰到权力,所以,不干政的禁令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失去效力。宦官一旦得权,又会凭借着得天厚的条件扩张权力,以至于,宦官的权力就像是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在某些朝代,不但出现了宦官把持朝政,还出现过宦官控制皇储废立,甚至,皇帝的现象,而且,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
每个朝代,宦官崛起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今天,我们着重来讲讲,唐朝的宦官问题为何会成为顽疾。
唐朝时期所发生的宦官专权,主要源于当时的风气。每个唐朝皇帝身边,都专门设立了一个宦官职务,该职务的职能是负责天子的常事务。不论大事小情,只要不涉及,这些宦官都能为皇帝解决。这种宦官,有点像是大户人家的管家,他们极易取得皇帝的信任。
有时,皇帝会准许他们一些方面的事务,如:代笔批阅一些公文等等。我们知道,公文上一字之差,往往会影响甚大。所以,当皇帝开始让宦官帮忙处理公文时,宦官就已经有了不小的权力。唐朝中期,很多官宦世家势力过大,为了制衡渐膨胀的阁权和官权,皇帝只能找些倚仗。
皇帝常年处于深宫,能够凭借的力量有哪些呢?
主要是外戚和宦官。
不过,外戚毕竟是后妃的娘家人,总会胳膊肘往外拐,外戚力量若运用不,有时甚至会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也就是“外戚专权”。无奈之下,皇帝只能依赖宦官的力量。虽然,宦官也不安分,“宦官专权”同样严重。但是,最起码宦官无法登基篡位,即便宦官把持朝政,皇帝也能在宗室中传续。
有了这份信任,宦官的势力自然水涨船高。
唐玄宗虽非穷兵黩武的皇帝,但是,他在位期间还是打了不少仗的。每逢打仗,就得派几位将军领兵出征。这些将军手握重兵,又往往是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倔驴,为了防止将军们起歪心思,李隆基每次都会派几位心腹,监视这些将军的一举一动。
随行的宦官名为“监军”,其实,监视的就是手握重兵的将军罢了。宦官大多是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庸人,他们哪里懂什么行军打仗?所以,他们在军队里只需看管好领兵的大将,保证朝廷的军令能在军队中有效执行,这就够了。可以说,由宦官监军所引发的宦官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将军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全凭监军的一张嘴,监军说将军忠,他便是忠臣良将,监军说将军是反贼,将军就得挨刀子。宦官手里握着决定将军性命的生大权,加上宦官往往是心理残缺的,所以,他们经常会在军队里乱指挥,或勒索将士。
对于这些宦官,将士们敢怒不敢言,谁让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掐在人家手里呢?
其实,从宦官所处的环境来看,就算最早的宦官要受到禁令的无法专权,宦官的崛起都是注定的。宦官在朝廷里所处的位置,是一切军国大政出发的核心——决策层,与现在的秘书处有些许类似。官僚虽然地位宦官高一个台阶,但官僚所处的官场毕竟属执行层。
宦官与普通官僚之间的关系,就像地方官与京官一样,在封建王朝之中,距离皇帝越近,权力或获取权力的机会越大,这是历史向我们阐述的至理。一旦宦官在决策层中获得了一部分官僚的任命权,那些平里与宦官唱对头戏的大臣就遭了殃。历朝历代,敢于与宦官唱反调的,大多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忠臣良相,这些人一旦遭到排挤或,官场中就只剩一些与宦官沆瀣一气的佞小人了。
唐德宗登基后,宦官的势力范围上升了一个台阶。唐德宗将守卫京师的大权交给了宦官,当时的禁军将领均由宦官来担任。由此,宦官掌握了唐朝军事的核心力量,有了“挟天子”的能力。从这以后,宦权的膨胀一发不可收拾、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情况,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宦官问题唐朝更严重。唐朝的宦官专权持续了一百年,堪称历代最长。
自唐肃宗开始,唐朝的宦官问题已初见端倪:
当时的宦官头子,名叫李辅国,在唐肃宗上位时,李辅国于皇帝有拥立之功。有了这份功劳,李辅国自然会成为肃宗身边的大红人。不过,由于唐朝的阁权、宦权、官权在肃宗初期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所以,李辅国未能像后世的魏忠贤一样一家大。同为宦官的程元振崛起后,李辅国受到了打压,程元振取而代之成了宦官头子,宦官的势力也在程元振的经营下越来越大。最后,程元振架空皇帝权倾朝野。
不过,程元振相于另一位唐朝宦官俱文珍,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俱文珍堪称政坛上的“常青树”,从他进宫以来,先后服侍过三位皇帝,分别为德宗、顺宗、宪宗。
德宗时期,俱文珍就已成为位高权重的大,顺宗继位以后,俱文珍还发动废掉了皇帝,将宪宗扶上了龙椅。在唐朝的所有宦官中,王守澄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宦官是怎么控制皇帝的呢?
王守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
唐穆宗的性格较软弱,且喜欢玩乐。王守澄抓住了唐穆宗的幼稚心理,每天打着做游戏的幌子,与唐穆宗玩“捉狐狸”的游戏,每天都持续到三更半夜方休。唐穆宗精力有限,晚上玩的多了,白天自然要睡大觉,没时间打理朝政。于是,唐穆宗便将军国大政交给王守澄处理。
唐朝时期最后一位权宦仇士良,堪称唐史上最嚣张的宦官。虽然,历史上有很多宦官对皇帝坑蒙拐骗,甚至,干出弑君这等恶事,但他们表面上都对皇帝毕恭毕敬五体投地,至少在面子上不敢忤逆皇帝。仇士良则不同,他曾与唐文宗爆发过正面冲突。
在“甘露之变”这起事件里,唐文宗想要干掉把持朝政的仇士良,不过却被仇士良收到风声。仇士良带着自己的人马闯入禁宫绑架唐文宗,还趁机掉了一千多个曾与他做对的官员。后来,仇士良扶相对听话的唐武宗登基,他的权力也达到巅峰。在仇士良晚年退休回家后,唐朝的宦官当政终于画上了句号。
对于皇帝来说,甭管宦官当政,还是什么权臣、外戚当政,都是令人发愁的一件事。
唐朝中后期的治者根本想不出针对宦官问题的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宦官在舞台上呼风唤雨。到了后来,皇帝都得对宦官敬畏三分,生怕这些阉人会把自己赶下龙椅。所以说,由宦官专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极其恶劣的,这其中之一,便是宦官严重的打击了官僚们的积极性。
唐朝中后期,入朝为官的大臣们几乎都得看着宦官的脸色办事,没一个人敢忤逆这些土皇帝。活在唐朝的官场上,想要说实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大臣们说了实话,也没法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了宦官担任监军的情况,宦官侵吞军费,胡乱指挥,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了唐朝的对外战争。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点。唐朝后期的权宦,几乎都手握军国大政,连废立太子这种事都能把持。这一时期,皇帝更像是宦官集团手中的木偶,是专权宦官用来打掩护的幌子罢了。可以说,就连唐朝的灭亡,也与宦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虽说,唐朝宦官问题为后世治者敲响警钟,但是,很明显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能有效整治宦官问题。其实,这也没办法,宦官本身就是封建的畸形产物,只要封建治存在,由宦官所引发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杜绝的。
参考资料:
【《诗经》、《周礼》、《礼记》、《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