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水井历史起源是怎么样的 关于井的起源说法有什么

  对古人打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井”是我国古时候中,必不可少的汲水文化源泉。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原始早期人们想要饮水,会直饮江河、湖泊、溪流中的水。当“井”出现之后,人们在饮水问题上,开始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可以说“井”既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饮水史上的重大变革。

  各种史籍中关于“井”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但根据考古学家推断,以及大量文物逐步证实,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河姆渡人就已经掌握了打井技术。笔者认为“井”的诞生,是人类再一次探索自然的成功体现。

image.png

  有关“井”的成语高达几百条,坐井观天、井底之蛙、落井下石,背井离乡、市井无赖、井井有条,仿佛都在诉说着与“井”有关的故事。唐代学者曾对古井做出了精辟论断:“古者穿地汲水,谓水为井”,这句话说出了打井方法,以及“井”的主要作用。

  事实上自水井出现之后,关于“井”的传说就皆是。从西汉至清朝2000多年的时间里,曾出现过不可计数的水井,但却只有“五大名井”流传于世:文君、昭君、薛涛、珍妃、灌婴,五口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井”,总会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image.png

  在“五大名井”中昭君井、薛涛井,都是以唐朝时期知名女性命名。这说明唐代井文化发展非常繁荣,而且据史料记载,打井技术在唐代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笔者认为起源于河姆渡的打井技术,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主要是因为“井”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

  一、古时候水井历史起源

  1.起源于河姆渡的水井

  关于“井”的历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河姆渡时期。笔者认为“井”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物,自出现伊始,就在向世人证实,只要敢于和大自然进行抗争,就可以让人类智慧更上一层楼。水井诞生之后不仅方便了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古人的饮水方式。

image.png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水井,位于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内。经过考古专家勘查发现,这口水井出现的时间距今约5700年。这口水井外围近似于一个圆形,但内侧却是规则的方形竖井。河姆渡人为了防止井壁坍塌,还在井坑中打入四排木桩,形成了个方形桩木墙。

  排桩内顶还修建了一个方形木框,外形看起来类似象形文字“井”,笔者认为,这可能也是“井”最早的雏形。这口方形木结构水井,深度大约为1.35米,边长差不多有2米左右。从井口向下望去就是一个“井”字,由此可见“井”字的起源,应该是水井方框支架的形状。

image.png

  2.“井”的多种来源说法

  相信对古时候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会知道从西周开始一直到宋代,“市井”都是其城市规划的基本形制,人口集聚的地方可称为“市井”。当然关于“井”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西周时期施行的井田制。

  虽然这两种说法仿佛与水都没有关系,但因其都拥有“井”字,所以作为的“井”的起源,其实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关于水井起源于井田制,还有一种较确切的说法。据说奴隶主为了管理奴隶,会将一里见方的土地划为九个区。

image.png

  如果按照两横两竖的划分来看,实际上就组成了一个“井”字。每一个片区大约有一百亩地,奴隶制将其分给八户人家耕种。而中间一块空地则被当做公田,简而言之就是由八个片区的奴隶,一起来耕种的公共土地。

  一般情况下公田中央,都会挖掘一口水井供八家灌溉农田。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这口由人畜共饮的水井,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井”。这口井其实不仅与水息息相关,而且还关系到农田灌溉,以及人、畜的生活用水。

  据《谷梁传》记载:“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这句古文所表达的含义,其实也是在强调水井的出处。《孟子》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此古井田之制,因象井而命之也”。这说明水井在当时,外形酷似“井”字。

image.png

  3.伯益作井,泽披后世

  《说文解字》卷五井部记载:“丼,八家一井,象构韩形。之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凡井之属皆从井”。
文字所说的“伯益”是尧的大臣,而“八家一井”可以解释为,八户人家共用一口井,这种说法其实与井田制如出一辙。

  笔者认为从“伯益初作井”,可以看出“井”诞生于远古时期。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切史料记载,但也可以证实,水井是古时候每家每户都必须具备的常用品。由于井水是从地面向下开凿而成,所以这种地下水更加清澈、清凉。

image.png

  由此可以推断,水井应该早于河姆渡时期就已经存在。这种原始态的水井诞生历史,其实要远早于大家已知的历史时期。笔者认为水井虽然在现代消费较普通,但是在各方面都较落后的古时候,能够发明一种汲水工具,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水井尚未出现之前,用水极为不便,无论是饮用、做饭还是洗衣服,都需要直接使用江河湖泊水。由于这种水长期裸露于地面,这也很容易受到外界污染,很多人因为长期饮用这种水,而导致拉肚子或疾病。

image.png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水井不仅是一种极为精妙的发明,同时也是人们迈向文明的标志。虽然当时根本做不到,每家每户都可以开凿水井。但是类似于井田制类似于井田制的公用水井,在西周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

  时至今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水井依然是他们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工具。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水井技术,或者说水井汲水作用的重要性。一个能够历经几千年历史风霜,在现代依然存在的物品,其实也是历史变迁的一个实写照。

image.png

  二、唐代诗歌中的“井”

  唐朝是我国古时候历史发展高峰,由于环境较宽松,生产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人口数量逐渐扩增的前提下,当时的里坊、市井可谓人满为患。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用水问题,相关部门在人群聚居地,开凿了很多口用以生活的水井。

  唐代诗人李峤以《井》为诗名,描绘了唐代的“仙井”。虽然全文并未见一个井字,但却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让世人对“唐井”有了一定了解:

  “玉甽谈仙客,铜台赏魏君。蜀都宵映火,杞国旦生云。向莲花净,含风李树薰。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

image.png

  浪漫诗人李白曾作《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

  桓温虽然已经千古,但他挖的这口井却依然清泉长涌。

  唐代冷门诗人苏味道,也曾以《咏井》为题赋诗: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这首诗以一个“咏”字为题,生动的描绘了一口古井的魅力。

image.png

  笔者认为“井”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却魅力丛生。或许每一口唐代的古井都未曾言语,但却被唐朝诗人以妙笔生花的姿态,描绘成了一个个富有生命的事物。正如苏味道所言“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作《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金井”边上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熏笼玉枕有如容颜憔悴,静卧愁听南宫漏声悠长。

image.png

  三、古人如何开凿水井

  1.普通百姓挖井,方便常用水

  或许在很多人的思想中,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在生产力落后的古时候,人们没有任何现代打井工具,他们是如何打井取水的呢?事实上当人类开始探索大自然时,有很多虽然原始但有效的方法,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河姆渡时期人们在开凿水井时,主要的方法就是用工具挖掘,直到有地下水冒出为止。当然这段时间发展打井技术也逐渐提升,用辘轳架在井口然后用铁器下挖。挖到一定深度之后要注意用木头加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塌方。

image.png

  在挖井的过程中,一边用辘轳把下面的泥土,用竹筐取上来,等挖井到了水层之后就要加固井壁,然后在井口处设置围栏,这样一口水井就大功告成了。笔者认为,这种挖井的方式并不复杂,人们可以很轻松地掌握基本要领。

  事实上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在挖掘水井的时候,方法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只不过现代的挖掘工具较先进,虽然相对而言抓紧的速度也会有所提升。当然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采用这种方法打井。

image.png

  2.古时候军队挖井,防患于未然

  周朝时期由于已经掌握了挖掘技术,所以军队内专门设立了一个,负责挖井的官职“擎壶氏”。
每当军队开拔到一个地方,“擎壶氏”就会负责挖井,而且是每一个驻地都有一口水井。这样就可以有效确井水定安全,水井开凿完成之后“擎壶氏”,就会在井上悬挂一个水壶。

image.png

  而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则认为,军队驻地水井一定要安装井盖。而且还要派专人时刻把手,这样才能防止敌人往井里投。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就曾在注定挖掘水井供士兵饮用。这样做不仅有效预防了投事件,而且也保证了军队用水安全。

  笔者认为古人是水井的挖掘和保护意识,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逐渐加深。他们意识到水井的重要性知识,实际上也是水井技术发展的高潮。当水井诞生之后人类用水历史翻开了新篇章,这也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一次胜利。

  结 语

  从距今6000年的河姆渡时期,一直到现代虽历经了千年巨变,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对水井的情感,时至今依然没有丝毫减弱。作为人们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水井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的生命中,可以说如果居家没有水井,那么就会给人一种紧迫感。

  【参考文献】

  《水井的历史》

  《大水井触摸历史的脉搏》

  《历史时期水井技术研究》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水井研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