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家书阁是怎么防火的 物理和玄学防火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时候皇家书防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明清两朝,皇帝为表功绩都曾编撰过百科全书。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朱棣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以及乾隆主持编撰的《四库全书》。

  尤其是《永乐大典》,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古时候典籍,《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注明:中国明代的《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然而这么一套煌煌巨著,其正本却在明末文渊阁大火中被付诸一炬。北京故宫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旦着火,很容易星星之火瞬间燎原,而书的文华殿,文渊阁就更容易着火了,一旦着火,里面珍的古籍孤本抢都抢不出来。

  连明朝被视为国宝的《永乐大典》尚且如此,书籍就更没办法了。而偏偏明清两朝,为了编皇家百科全书,一直坚持从民间征书,可以说天下书,宫中七八。

  那么古时候皇宫的书阁是怎么防火的呢?这个问题在《我要去故宫》里的探秘文华殿中找到了答案。

image.png

  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这套书正是为了纪念这个才集结成册,目的是详细地介绍故宫里的弯弯绕绕。每一个石阶,每一个雕纹,每一块琉璃瓦,每一道梁上的彩画都有讲究。

  言归正传,木质建筑如何防火呢?原来主要玄学。

  因为《永乐大典》被烧毁的缘故,清朝的皇帝在修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时候就颇费了一番心思。怕着火怎么办?水克火啊!但古人的思维较奇葩,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玄学来克制火。

image.png

  《易经》有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在修建文渊阁时被用了个彻底。天一生水,古时候的设计师也很会糊弄,就把二楼弄成了一个超大的间。二楼嘛,最高一层,这在建筑上就是天。地六成之,就在一楼化了六间房。这就是古时候皇家认为的文渊阁最大的防火措施了。

  这里顺带一提,古时候最大的保存至今的家族书阁,宁波范氏的“天一阁”也是因此得名。虽然天一阁跟文渊阁都有环楼的水道,但在它们主人的心里,环楼水道尚不及玄学来的谱。这也难怪,书楼着了火,水浇灭就算能行,也救不回被烧掉的孤本。所以最理想的就是火被压制住,一开始就不着火。

image.png

  除了在房间数上做文章,文渊阁里的“玄学”还有不少呢。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里大多数屋顶用的琉璃瓦是的,墙体是红色的。只有这文渊阁与众不同,黑色的屋顶配上绿色的墙体,看上去怪冷清的。

  这屋顶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根据阴阳五行之说,古人把五行跟颜色一一对应起来,金对应白色,木对应绿色,火对应红色,土对应,而水则对应黑色。因为对应土,土在五行中居中,象征着皇帝居天下之中,所以是皇家用色,故宫大部分宫殿都是黄瓦,皇帝穿的龙袍也是的。而文渊阁的黑色屋顶就象征着水,整个屋顶都是水的颜色,就问“火”怕不怕?

image.png

  除此以外,诸君在逛文渊阁的时候如果留心,会发现处处都是代表“水的元素”。譬如文渊阁屋脊上雕着绿色的龙纹。龙在古时候也是呼风唤雨,司职布雨的。

image.png

  文渊阁天花板的彩画画着水中莲花,这也代表了水。文渊阁前的水池边的扶手上,则处处雕着虾兵蟹将,鱼、海螺这些传说中生于龙宫的小兵。

image.png

  最有趣的要数文渊阁墙体上雕着的海水纹,中间夹杂着书册图样,意思是用大海来保护阁中书,永不着火的意思。

  说完了玄学防火,再来看看文渊阁正可以物理防火的方法是什么?

image.png

  没错,就是阁前的水池。这可不是死水,而是从紫禁城南侧的内金水河引进的活水。如果文渊阁的着火,宫女们只要在阁前就能打到水,而不用从很远的地方打水救火,这效率就高多了。

  像文渊阁、天一阁作为古时候书阁,都是结合玄学跟物理防火的双重方式进行防火。虽然玄学的方式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颇觉可笑,但毕竟也是古人求得心理安慰的方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