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是非成败转头空rdquo;,说说诸葛亮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是非成败转头空”,说说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缘误识刘皇帝,千古高风说到今。
--题记
又到清明。记忆中屋檐下柔弱的雨丝已不复存在,只有愁思依然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去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隆中。那绿竹,那溪水,那小桥,钟灵毓秀,雅韵流芳,确是一个人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半墙,竹影微动,掩映于案上的清辉,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是那般生动而空灵。在幽静的卧龙冈,淡泊的庐,诸葛亮用纯银般的声音细细讲述着。这时他才27岁,刘备是47岁,曹则快到54岁了。
如果诸葛亮是一个宋江型的人物,只会撅着屁股高喊“皇恩浩荡!”,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山人”啊,一个典型的古时候贤士。他那个时代没有照相机,但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我可以很轻易地想象他的容颜:一张多么清秀又有几分苍白的脸。历史为证,诸葛亮的才华和仪表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一袭白衣,长身玉立,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就连“年少万兜鍪”的周郎,也不惜代价要把他挖到东吴,几番恳请不成,才动了心。
我常常回忆起千年前的那幅画面:在一个烟火浊重的傍晚,孔明似一缕清风走进了军营,瘦长的身子看不出蕴含了多少力量,文弱得像个书生。如果孔明的肩膀像他的外表一样柔弱,败了一仗就丢盔弃甲,斗志全无,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世界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懦夫:像王朗、华歆,平时道貌岸然、头头是道,一旦敌人兵临城下,就吓得投降或逃跑,甚至恬恬然覥覥然地助曹篡位。但诸葛偏偏以单薄的身躯上演了一场“泰山压顶腰不躬”的历史剧:隆中对策,联吴抗曹,北上夺川,定国安刘;归兵败--白帝托孤,南征北战,用心良苦。“吾貌虽瘦,心肥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曾经有个“愤青”这样说:诸葛亮是个笨人。人家都懂得放下担子,好轻松走路的道理;他却挑着沉重的担,甚至把人的担子也背过来。年青人,你是诚恳的,也是良的。可是,面对五丈原的悲歌,你能说些什么,我们又能想些什么呢?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鸣和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五丈原的土地上
在野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的年代
我不知道,诸葛亮在戎马倥间,是否会怀念无拘无束的农耕的子?曾经抱膝危坐,笑傲风月,渴望着“待吾功成后,还做南山民”的他,本来就是一只闲云中的野鹤啊,为什么要卷入、军事的大漩涡呢?这里有个反例:北宋的林和靖因仕途坎坷,退居山林,以梅为妻鹤为子,“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假若诸葛亮归隐,他也会成为一个、乃至十个林和靖。但他没有。他是情急时,不惜用羽扇纶巾去挽救生民,甚至连自己的羸病之躯也扑上去的人。诸葛亮这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那种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精神,成就了蜀汉不曾泯灭的骄傲象征!
青山依旧,几度夕阳。诸葛亮戎马半生,虽然“是非成败转头空”,但他的信念仍如“江流石不转”,让昔的蜀人泪雨纷纷,让身后的人们苦苦思索,深深怀念,感慨万千。
这就是诸葛亮。这才是诸葛亮。
本史学家林田胜之助以“花之生涯”描述你的一生:悲剧的樱花,以卓然超群的美飘然而立,你来到世上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让人刻骨铭心地感动,似乎就是为了让人懂得生命崇高的存在,而这一切的代价,是在最灿烂的时候凋谢,在挥手作别的时候,把风尘、沧桑与痛苦悄然带走;而在身后,留下整个春天和延续千年的思念。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