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一场巨大的浩劫 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一场巨大的浩劫的网友们,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因为这场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
为什么唐朝最强大的时候偏偏爆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至763年2月17)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促使唐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很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人以后,又迁徙很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不同,互相歧视,胡人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
治阶级益腐化
开元之治晚期,承平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愈加。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忘战必危
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河北都是安禄山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而唐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
安史之乱: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
一、混乱。战乱使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据记载,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治基础,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以后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有的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有的不入贡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三、剥削加重。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不得不增加税收,使百姓生活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
四、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得失。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吐蕃攻陷关陇之后,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