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大的威胁来源北方的蒙古 为什么明朝没有彻底降服他们呢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对蒙古残余进行8次北伐,而此后朱棣靖难之役后,又对蒙古进行了5次北伐。从明朝历史上看,明朝最大威胁依然来自北方的蒙古部族,后人不明白,为何明朝不彻底降服蒙古呢?
1449年,明朝发生了严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这是明朝历史最大的耻辱,有人认为也是明朝没有彻底解决蒙古部族的问题,致使此事件发生。其实“土木堡之变”只是一个偶发事件,明朝对蒙古部族已经形成了压倒性优势,没必要再劳民伤财,深入原征战。特别是蒙古两个对明朝有威胁的部族,矛盾就很大,明朝根本没有大的忧虑。
背景
对于明朝北伐的蒙古部落,虽然有成吉思汗后裔,也有忽必烈一系,但成分较为复杂,叫法不一。朱元璋于1388年北伐时的著名战役“捕鱼儿海”一战,打败了脱古思帖木儿,致使其向西逃去。后来被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用弓弦勒死。
脱古思虑帖木儿死后,实际上蒙古地区分成两个部分,既东西蒙古,而东部蒙古就是蒙古本部,他们活动区域主要在蒙古原上,也就是古时候我们所称的漠北、漠南地区。此地也是成吉思汗崛起后,一蒙古各部族的核心之地。到了明朝时,东部蒙古政权,被明朝称为“鞑靼”,这里鞑靼与苏俄的鞑靼又是两个不同民族。
而蒙古西部主要由瓦剌部落控制,关于“瓦剌”称呼,是明朝对蒙古西部的称为,而在史料中又有“斡亦剌”的音译,现在又有“卫拉特”称呼。现在所说的卫拉特蒙古就是瓦剌部落。
瓦剌部落严格来说并不是蒙古部族一部分,因为他们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海的森林中,长年打猎卫生,属于典型的游猎民族,与蒙古的游牧民族不同。这个部落的曾经的习俗类似于我国鄂温克、鄂伦春等游猎民族。
以上是关于明朝时期,蒙古地区两在部族的介绍,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他们的恩怨。
隔阂
瓦剌部族为什么后来又被归为蒙古部族呢?主要还是成吉思汗一后,他派长子术赤率军到森林去征服“林中百姓”。据《元朝秘史》所记载,所谓的“林中百姓”就是游猎民族。而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也认为“林中百姓”就是狩猎民族,而瓦剌就是其中最早归降于术赤的一支。
除了瓦剌被称为“林中百姓”以外,《元朝秘史》中还有“毡帐百姓”,主要是游牧民族,还有以农耕为主的部族被称为“门板百姓”。可见这些部族因为生活习性不同,叫法也不同。
瓦剌部族在拉施特《史集》有种说法,他们最初瞧不起游牧民族,也就是说“林中百姓”瞧不起“毡帐百姓”。甚至那时有“林中百姓”的女儿嫁给“毡帐百姓”的,就会感觉没百子。但由于“毡帐百姓”后来逐渐强大起来,并征服了“林中百姓”,成为蒙古一部分,这种看法才逐步消失。
然而,瓦剌部落虽然被“毡帐百姓”所征服,但瓦剌却始终感觉是一种屈辱,因此表面上认同,但与东部蒙古始终有隔阂,即使后来成吉思汗家族与瓦剌部落保持着通婚习俗,这种隔阂也始终未消除。据史料记载,瓦剌部落与阿里不哥系家族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因此他对忽必烈系及贵族,更加不认可。
恩怨
瓦剌部落对东部蒙古的这种隔阂,一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演变为仇恨。因此,瓦剌部落也在元朝末期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而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了脱古思帖木儿,瓦剌部落是支持的,因此也速迭木儿自立大汗,与瓦剌支持分不开的。但这种支持,并不代表瓦剌与东部蒙古的矛盾缓和。
脱古思帖木儿死后,蒙古出现很奇怪的现象,从永乐初年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蒙古汗换了6个,这些汗中,既有阿里不哥的后裔,也有忽必烈后裔。甚至有学者认为,还有窝阔台系的后裔。这种不停换汗,实际上就是蒙古内部斗争造成的,以至于瓦剌部落与东部蒙古也经常混战。
因此,瓦剌部与东部蒙古的矛盾,当然就围绕着阿里不哥后裔之争。瓦剌部落实力强大了,东部蒙古汗就是阿里不哥后裔,如果瓦剌被打败了,或许就是忽必烈等人的后裔。
结语
对于蒙古内部矛盾,朱棣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他北伐5次,并未费多少劲。靖难之役后,从朱棣做的一件事,就能看出他已经掌握了蒙古内情。朱棣于1400年派出两队使者,一个出使鞑靼可汗坤帖木儿,一个出使瓦剌王猛哥帖木儿。
此后朱棣又分别下诏给和林、瓦剌等部族的酋长,此时蒙古各部实际上已经臣服明朝,只是明朝没必要再派兵征服,因为蒙古部落的人,打败了就跑,撤兵后依旧汇集在一起。朱棣非常清楚,此时的蒙古实际上形成东西两大阵营,只要保持对两大阵营均衡,明朝北部是稳定的。
但到了明英宗时,就没有朱棣这样长远的眼光。当强悍的瓦剌南下时,实际上瓦剌并不是灭明朝,他们没这么大实力,只是子难了掠夺点财富而已,但朱祈镇的低级错误而兵败被俘,造成了连瓦剌都没想到结果。
从鞑靼与瓦剌的矛盾和恩怨看,明朝没必要大动干戈。因为蒙古原在当时来看,无论战略位置与地缘,对明朝来说都无关紧要。
参考资料:《元史》、《明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