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芳多次惹恼嘉靖帝,最后还能活命?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吕芳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海瑞进了京,随后跑到六必居题字,又赶上清流派对抄家严的银两处置不当,惹恼嘉靖帝。

  陈洪跑到裕王府宣旨后被打,回来禀报,嘉靖帝震怒:

  “是十步以内必有芳呀!”

  那边陈洪跑到镇抚司“除”,这边嘉靖帝送给吕芳一道符:

  “跟了朕大半辈子,带着这个,可保你下半辈子的平安。”

  就这样,吕芳拿着符救出了杨金水,俩人一路向南,装了几年疯的杨金水终于哭了起来:

  “哭吧,哭吧,把憋在心里那点屈都哭出来,往后咱们就不用哭了,让他们哭去吧!”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57期:大明王朝:多次惹恼嘉靖帝的掌印吕芳,为什么还能全身而退?

吕芳多次惹恼嘉靖帝,最后还能活命?

  一、

  吕芳作为司礼监五大之首,权力那是相当的大,作为掌印的他掌控大明朝最终政策执行权——披红。

  司礼监掌管内廷二十四衙门,外加锦衣卫和东厂,是以嘉靖帝为中心发号施令的中转站。也是用来平衡和制衡内阁,以及六部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吏,并全天下百姓。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在剧情开始之前,也就是嘉靖帝四十年之前,朝廷至少稳定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正好是严嵩和吕芳当政,两者配合相当的默契,正平衡被打破源自于开场的御前财政会议。

  之所以这场会议清流派会向严世蕃开火,原因就在于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改变就是裕王有后了……

  因为周云逸的死,让整场会议充满着味,吕芳还在尽力维护平衡,会议前就定了调子:

  “诸位大臣,腊月二十九周云逸的事,大家都知道……亏空上的事,能过去,我们就尽量过去,天大的事,咱们得同舟共济。”

  但会议还是吵起来了,面对激烈冲突,严嵩先出击,打破了平衡:

  “有些人就借着这个诽谤朝廷……这场雪是皇上敬下来的……”

  这中间吕芳一直在调停,让大家就事论事,拨正讨论的方向,最终会议也得到结束,并定下了“改稻为桑”国策。

  从这一刻起,吕芳就感觉到了,一场大的变局就要出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利用给裕王贺喜的机会向嘉靖帝请求派和宫女去裕王府,同时巧妙地把冯保派去,做到了未雨绸缪。

  二、

  他对冯保说了那一番理论堪称全剧经典之一,那就是“思危”、“思退”、“思变”,并明确告知他:

  “如果有裕王入主大内的那一天,干这条老命还要你!”

  吕芳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其实就是仁慈,所谓和气生财,能不结仇绝不结仇,能救一命绝不袖手旁观,对冯保如此,对杨金水对人也是如此。

  剧中嘉靖帝好几次提到对吕芳“老祖宗”的称呼感到厌烦,并说只有死人才称祖宗,为什么吕芳还是不改?

  其实这个称呼何尝不是底下人心甘情愿叫的,发自内心的话,改不了,由此也能看出吕芳会做人。但吕芳又太过仁慈了,太仁慈就会出问题,最后吕芳的被撤,也是因此,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一会儿会讲到。

  吕芳的第一次危机发生在“毁堤淹田”之后,发生在他最爱的干杨金水身上。杨金水这个人用吕芳的话讲,就是坏的时候谁都坏,但是好起来又谁都好。

  如果没有后面的事发生,可以想象得出,杨金水江南织造局任期满了后,必然回京。他的觉悟和手段,绝不在陈洪之下,尤那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的至理名言,贯穿全剧。

  这次危机在杨金水的忠心下得以化解,他当机立断放弃李玄,在嘉靖帝面前供出严世蕃,袒护了胡宗宪,深得朕意,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表扬。

  三、

  吕芳的第一次危机就这样被杨金水解了围,而第二次危机,仍然是杨金水破了局。

  朝局的变化远远超过了吕芳的想象,毁堤淹田、通倭大案、打着织造局招牌买田、浙江贪案一并爆发。面对海瑞的咄咄逼人,杨金水也傻了眼,感受到自己没有完成老祖宗,皇上交代的重任:

  “我就是皇上,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来的一条狗,我得看住这个家!”

  是狗就得护主,一旦毁堤淹田这件事被掀出来,嘉靖帝就不得不查,一查就会查到织造局头上。到时候杨金水、吕芳都会受牵连,连嘉靖帝的圣明都保不住,更不用说还在打仗的胡宗宪。

  可是杨金水又不能死,他一旦死了,就会给司礼监敌对势力,也就是陈洪一个把柄,对吕芳极其不利。他清醒地活着也不行,人清醒就得回答问题,不管他怎么回答,都会牵扯吕芳,都会玷污圣上。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疯,嘉靖帝也知道他是装疯,但是还是想知道这件事跟吕芳有没有关系,杨金水回答:

  “吕芳是谁?有他……有他……他在一百年前死的……”

  又说杨金水也死了,意思就是说线索到这里就断了,杨金水承担了所有责任,绝不会玷污圣上。

  第二次危机以杨金水被关朝天观结束,但是吕芳也失去了缓冲人,也就是杨金水,下一次危机到来,就只能自己上了。

  四、

  其实杨金水变疯的消息刚传到京城,吕芳就慌了,慌乱之余,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瞒着嘉靖帝去见了严嵩和徐阶,最后被发配吉壤。

  其实吕芳绝对是好心,这个节骨眼上,一旦清流派跟严掐起来,必然影响到东南抗倭大局。他其实很清楚,杨金水变疯,自己有罪,逃不掉,他不想让嘉靖帝为难,这个为难还是想替嘉靖帝抗。

  吕芳最后定性:

  “我们还是同喝皇上这杯酒吧!”

  后来嘉靖帝确信吕芳没有牵扯到浙江贪案之后,也明白了他的苦心,同时为他不能饱读诗书而意提醒,你可知道太祖劝大臣酒时说过啥?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吕芳去劝酒,饱读诗书的严嵩和徐阶,必然会理解成这是嘉靖帝的意思,怎么可能不想法对付我们?

  但吕芳是好心办了坏事,对嘉靖帝仍然是忠诚,所以这次也是化险为夷。

  吕芳最后一次被贬,就是开头提到的剧情了,因为吕芳总在向着裕王说话,引起了嘉靖帝不满:

  “是他在替朕说话,还是你在替他说话,或者替朕的说话?”

  也就是说,嘉靖帝发现吕芳竟然也向裕王拢,作为,只能有一个主子,那就是皇上。朕还没死呢,你就往未来的皇帝身边,什么意思?

  五、

  实际上,严倒台之后,就已经预示着吕芳同样要倒台。

  表面上看,吕芳是偏向了清流派,偏向了裕王,好像是他开始把宝往裕王身上压。毕竟在这次争之中,以裕王为首的清流派获得了成功,而且吕芳以及他所代表的司礼监也在往裕王身上。

  先是半路出个海瑞,非要替嘉靖帝正人心,靖浮言:

  “只是无人把为什么要这样改说清楚,因此浮言四起……我替你把这个必字做个注脚,正人心而靖浮言!”

  海瑞又是裕王举荐的人,嘉靖帝必然会多想,老子还没死呢,你们就要来逼宫了?

  这还不算,连向来只服从皇上的锦衣卫也有两个跑来求情,关键是吕芳还答应了。吕芳这类人有个什么特点呢,用黄锦的话讲:

  “我们这些人,原本都不是人,有了皇上我们才是半个人,有了老祖宗的多年呵护我们才有半个人样。”

  要想做个人的前提是什么,就是皇上,没有皇上,你们什么都不是,吕芳就是犯了这个忌讳。

  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而且平衡被打破,以吕芳的人设,很难再寻求一个平衡。如果权力不能互相制衡,那么必然会失控,这才是嘉靖帝最担心的事情,事实上吕芳走了,陈洪上台,争斗并没有停止。

  严当政的时候,有什么越中四谏、戊午三子,还有周云逸在骂;严倒台后,徐阶上台,一样的有一群人骂,剧中没提,但历史上就是如此,如国子监翰林院李清源他们;徐阶,到后来的张居正上台,同样也有一群人在骂,所谓的清流派,就是谁当政,我就骂谁!

  如果没有强大的司礼监予以协调,皇权也就没有地位了,后来魏忠贤倒台后,东林大,崇祯帝都被耗死了,原因就在于此。

  吕芳,后期总在出错,他回答嘉靖帝是,自己也老了,以此换取了嘉靖帝的同情心。嘉靖帝不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对于这样的忠诚老臣,他也会照顾。吕芳当政四十年,早已经跟嘉靖帝融为一体,反吕芳就等于反自己,嘉靖帝不傻。

  可以理解成吕芳的“三思”救了自己,也可以理解成他的“忠诚”救了自己,亦可以理解成嘉靖帝念旧救了自己……

  但不管怎么说,他是全剧最大的赢家,他带着杨金水:

  “往后咱们就不用哭了,让他们哭去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