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执行笞刑的时候 受刑者为什么会被脱去裤子

  对古时候笞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对于笞刑这种刑罚方式,《汉书》中有过记载:“笞者,棰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

  在我国古时候有五种刑罚措施,分别是笞、杖、徒、流、死,笞刑是“五刑”当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是针对轻微犯罪而设置,行刑方式主要以竹子、木板责打犯人臀部、背部以及大腿等部位。

image.png

  笞刑是一种古老的刑罚手段,出现于战国时期,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才被正式列入了法定刑罚当中。笞刑设立的初衷是针对一些轻微犯罪的较轻惩罚方式,但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受刑数量和部位,受刑者往往会被笞数百下,很多人因此丧命。针对这种现象,汉景帝执政后发布《箠令》,这才明确规定了笞刑使用刑具的规格以及受刑部位。

image.png

  汉景帝对笞刑进行了明文规定:行刑时要避开胸、腹、腰等要害部位,并且在行刑时中途不得换人。同时还规定“笞三百曰二百,笞二百曰一百”,如此一来既能达到威慑效果,又降低了犯人的死亡率。虽然有了明确规定,但在常执行过程中,一些官吏为了以儆效尤或者是出于私心,往往还是会加重惩罚,因此导致犯人死亡的事件仍然屡见不鲜。直到唐朝时期,这一现象才得以改观。

image.png

  唐太宗时期,少府监李袭誉送了一副《明堂人形图》给李世民观阅,上面详细绘制了人体的经络穴位。李世民看后发现人体经络多集中于和背部,而臀部较少,于是他联想到“五刑”中的笞刑,所以下令以后实行笞刑只准打屁股,不准再打后背,这大大降低了受刑者被打死的概率。虽然笞刑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演变和发展,但有一条规矩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那就是行刑时要脱去受刑者的裤子。

image.png

  要知道在古时候,礼法异常森严,那为何执行笞刑时还必须要脱去受刑者的裤子呢?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治者对受刑者的一种羞辱,但其实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羞辱受刑者,而恰恰是为了保护受刑者。实行笞刑时,人的屁股会被打的皮开肉绽,如果受刑者穿着裤子的话,碎布就会进入血肉中,这样很容易引发伤口感染,这在古时候是非常致命的。因此,各个朝代执行笞刑时都会遵守这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image.png

  笞刑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窦娥冤》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一杖下,一片血,一层皮。”随着人类法制文明的进步,笞刑这种极不人道的刑罚已经被大多数国家废止,目前只是在东南亚以及非洲一些国家中仍然被继续实行。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