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时候地图是怎么画的?
揭秘:古时候地图是怎么画的?不清楚的网友们可以和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下去。
二十多年前出门旅行办事,到一个新的城市,多半是要买份当地的地图。如今外出,只需要打开手机,电子地图就可以帮你定位导航,非常便捷。
在古时候,地图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被视作机密,私人收地图则有谋反之嫌疑。所以,那时候的地图测绘基本上是由主导,组织人力测绘。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没有飞机、卫星、雷达、遥感等现代科技的古时候,地图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当推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它的测绘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年的战国晚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还要早两三百年。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共有七幅,绘制非常之精确,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该地区的很多峡谷在该地图中都可以找到。
我国古时候地图绘制成熟期则是在西晋时期,有“中国科学制图之父”之称的裴秀对地图制作进行了理论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制图方。裴秀曾随司马昭出兵淮南,收集了很多地图资料。后来借助职位的便利,又接触到皇宫收的地图等资料,为他建立地图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裴秀主持编绘了《禹贡地域图》18幅,又缩绘了汉代的全国地图为《地形方丈图》。
在对地图的广泛了解和制作实践中,他逐渐总结经验,建立起一套地图制作的理论原则——制图六体。即绘制地图所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斜)、迂直六个要素。
分率即例尺;准望为方位(是指以互相垂直的线条在图纸上画满符合一定要求的方格,这样既能表示缩小的例,又便于确定方位。这种方法称为“计里画方”);道里是指距离;高下、方邪、迂直是指对曲折变化的复杂地理要素的处理方法,即高取下,方取邪,迂取直。
裴秀的制图理论中,除没有提到现代地图中的投影和经纬度之外,主要要素都已明确提出。更重要的是,由裴秀所建立的这一套地图制作理论和方法,一直影响着我国古时候地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形成以“计里画方”为主要特征的地图学体系。到了北宋时期,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科学家沈括在裴秀制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率、准望、牙融(指拼图的原则方法)、傍验(指校验)、高下、方邪、迂直的制图七原则。
裴秀所开创的地图制作理论,在我国古时候一直施用了1500多年,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是充分说明了我国古时候并不缺乏科技创造的智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