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朝廷的军队已经腐烂透顶 为什么很少见清军将领投降太平天国呢
在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清军虽说腐朽不堪,屡战屡败,但却很少有将领投降太平天国;太平军虽说勇猛战,并将清军视为“妖魔鬼怪”,但归顺抑或是投降清廷的太平军将领却大有人在,实在是有意思。例如,韦俊、程学启、李昭寿、丁汝昌,甚至是翼王石达开,都主动抑或是着投降清朝。但是,文献中、史学著作中却很少记载有清军将领投降太平天国的事例,其原因究竟为何?
其一、传忠君思想浓厚,不愿意向贼寇投降。自从韩愈倡导“儒学复兴”运动以来,再经过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改造加工,传儒学中的忠君思想深入人心,“临危一死报国恩”、“舍生取义,身成仁”等成为士人相互标榜的座右铭。典型代表有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林则徐、龚自珍等。虽说清朝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它毕竟接受了儒家思想,而且此时“汉化”程度已经非常深,汉族士大夫已经认可了清朝的正地位。所以,面对洪秀全、杨秀清等这些犯上作乱,目无王法的“贼寇”,他们只会严厉而不会归顺。例如,曾国藩对洪秀全打着“驱逐鞑虏”之旗帜就不感兴趣,他反而以
“捍卫传”之名义太平军。
其二、清军无法接受拜上帝教思想,融不进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以“”为旗帜进行反封建斗争的农民不多,东汉是黄巾,清代则是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这片“无神论”的国度里,“”吃不香,几乎很难得到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支持。就拿“拜上帝教”来说吧,按照其教义,所有教众只能信奉一个神灵,即是上帝,神祇则一律,甚至是消灭,其中就包含有对“祖先”的否定,禁止祭祀祖宗。此外,大搞“男馆、女馆”制度,实行夫妻分居,别居,有违人伦;财产一切充公,实行“圣库制度”,否定私有财产。拜上帝教的这些思想,不可能被清军接受,甚至连太平天国内部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反对。
其三、太平天国取胜几率不大,清军将领不舍得投资。在“天京事变”之前,得益于杨秀清的“精兵政策”,金田团营出身的老兄弟战斗力超强,信念也非常坚定,是满清八旗与绿营的天然克星,是湘军最强劲的对手。杨秀清死后,太平军的战斗力直线下滑,沦落到被地方杂牌军吊打的地步,想夺取胜利,无异于天方夜谭。例如,石达开率二十万大军攻击衢州小城,受挫而退;再次领兵三十万只有两万杂牌军驻守的宝庆,被反追击,狼狈逃往广西;在广西则不敌当地土匪和团练,连一座小小的山寨都攻不下。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李世贤等陆续增兵近40万,居然无法突破曾国荃一万余人之防线,安庆因此而陷落。李秀成等十三王帅30万大军与4万湘军大战于雨花台,45天后无功而返。可以说,太平天国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清军又怎会投资呢!
其四、太平天国视清军为“妖”,不接受投降。晚清时期,朝廷的军队已经腐烂透顶,敌不足,扰民有余,前线将士经常出现“良冒功”之现象。如此之军队,其心中所谓的“忠君”、“爱国”、“保民”之思想又有多少呢?况且在历史上标榜正人君子却投降敌人的将领和士大夫也不在少数,如明朝末年的那帮东林人士。所以,清军不投降太平天国,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是以洪秀全为首的核心不愿意接受他们,而是将其视为人间的“妖魔鬼怪”,必欲除之而后快。例如,太平军在攻击武昌、南京时,很多旗人曾想投降,但洪杨等人拒绝接受而是非要将其斩尽绝,以致遭到强烈抵抗,城破之后旗人是无一幸免。可以说,清军将领不愿意归顺太平天国,根本原因就在于天国核心领导层堵住了他们的“归降”之路,除了抗战到底亦或是逃跑,他们别无选择。
总而言之,清军虽然腐朽没落,不堪一击,但却不愿意向太平天国投降,其原因不在于他们品德有多高尚,有多忠于大清。而是清军将领没有机会投降,也不敢投降,因为太平天国不接受他们,甚至还会将其“点天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