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克虏伯大炮威力怎么样?清军武器如此强大为什么还会战败?

  清军武器如此强大为何还会战败?不清楚的网友们可以和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下去。

  晚清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清朝的国门,封建陷入空前混乱之中。

  当时的晚清,武器陈旧,防务废弛,官兵不思进取,懈怠懒散。为了救亡图存,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士大夫,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动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把“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宗旨,用学到的洋人特长来制约洋人。

  而学习洋人特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武器,壮大清兵的军事力量。

清朝的克虏伯大炮威力怎么样?清军武器如此强大为什么还会战败?

  (李鸿章)

  1866年,清派出一支考察团,到欧洲各国军备。而战争中用坚船利炮攻破清的英、法等国家,为了进一步欺凌清朝,并不希望清朝军队强大起来,因此对清朝考察团极为冷淡。

  但是德火商们,却对考察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中的克虏伯公司招待周到,让考察团倍感温暖。再加上李鸿章一直对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崇拜有加,因此,他最终将克虏伯大炮作为洋武器的首选。那么,当初能入李鸿章法眼的克虏伯大炮,究竟有多大威力呢?

  当年,在德意志的不断领土扩张中,克虏伯家族可谓举足轻重。严格守时、信守规则、执行坚决是他们的信条。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作为家族创始人,以于发明威力巨大的大炮知名。

  19世纪中叶,俾斯麦曾用克虏伯大炮,连续打败了奥地利和法国,使这款火炮在西方列强中如雷贯耳。

  按考察团拿到的克虏伯大炮资料记载,大炮重达44吨,炮管长11.2米,炮口直径280毫米,仰射角达到30度,最远20千米的有效伤射程,3千米之内能洞穿70毫米的钢板。在当时来说,这些数据远远领先于其它火炮。

清朝的克虏伯大炮威力怎么样?清军武器如此强大为什么还会战败?

  (俾斯麦)

  当时正值普法战争打响。整场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利用克虏伯大炮的威力,取得了重大胜利,伤亡仅仅9千人。饱受克虏伯大炮远程轰炸之苦的法国人,却有高达14.2万人的伤亡。双方的战损达到1:14。

  亲眼目睹炮击威力后,李鸿章认为,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适中,非常值得。

  1871年,首批114门克虏伯大炮运到中国,李鸿章将它们装备到他的嫡系部队淮军中,成立了19个步兵炮营,从此中国最早的炮兵涎生了。

  光绪六年,克虏伯公司代表卡尔·曼斯豪森来到清朝。李鸿章向他承诺,以后淮军只采用克虏伯火炮。

  当时在各个重要关口,克虏伯火炮大量列装。晚清时的旅顺口有10座炮台,共63尊炮,其中克虏伯火炮42尊;大连建6座炮台,共38尊炮,其中克虏伯火炮26尊;威海卫有15座炮台,全部装备克虏伯火炮。

  除了地面,北洋舰队全部的海上主力舰船,也都加装了2至8门克虏伯火炮。可以看出,战争战败之后,克虏伯火炮逐渐成为清海防的主力炮火。

清朝的克虏伯大炮威力怎么样?清军武器如此强大为什么还会战败?

  (甲午战争)

  据计,从1877年到1900年间,清的克虏伯大炮多达2000多门。这些被装备在中国海防线城市的大炮,成为清朝海防的中坚力量。在中法战争、中海战、庚子战役等近代战争中,克虏伯大炮无处不在。

  之后,为中国服务几十年的克虏伯大炮,在军阀混战及抗战争中,仍然老当益壮,威力不减。淞沪大战时,吴淞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仍然成为军队打击军的神兵利器。

  1937年9月,厦门受到军的进攻,胡里山炮台上配备的克虏伯大炮一声怒吼,仅一发炮弹,即将载有大量军的巡洋舰quot;若竹quot;号击沉,船上军士兵被全部歼灭。军惊慌之下连忙撤退,厦门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时克虏伯大炮服役已经达67年之久,可见它的质量之好。

  从李鸿章引进克虏伯大炮,并大量装备海防炮台,可以看出,中国正从战争的教训中,开始改变以内陆为主的传国防观念,海防意识逐渐增强。

  只可惜,由于清朝封建治的,军事工业畸形发展。依洋务运动采购、装备看似强大的海军,实则不堪一击。甲午战争中,遍装克虏伯大炮的北洋舰队,却在本海军的进攻下全军覆灭。这只能说明,军事实力的提升,远非装备对外采购的强大武器所能解决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