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衣服破了又补,朱元璋夸他是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有问题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老残游记》中写道“可恨,人人可见;清官尤其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大则误国。”虽然《老残游记》是一部小说,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反应了一个事实。

  就是人们都知道可恨,殊不知清官更可恨。因为深知自己有罪,只能暗中使坏。清官则不一样了,清官会认为不收受贿赂就能掩盖一切缺点,将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行事肆无忌惮,就有可能误国害民。明朝时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大臣衣服破了又补,朱元璋夸他是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有问题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的东林,在明末时期的关键时刻,东林竟然一个一个跑得快。崇祯就是错信了这群嘴把式才饮恨煤山。值得一提的是,犯这种错误的不是崇祯帝一人,还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起兵之初,元朝曾派户部尚书张昶前来招安。

  后来元朝大败,朱元璋有惜才之心,就将张昶收留了。因为“智识明敏,熟于前代典故”,张昶被授予参知政事,主修《大明律》。由此说来,张昶命运还是不错的,虽然选择了朱元璋,算是背叛元朝,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史书对张昶有这样的评价“凡国家制度,多出其手,裁决如流,事无停滞”,朱元璋对他很是倚重。可是张昶有一个怪癖,就是破了洞或者脏的衣服从来不换。即使是朱元璋赏赐的金银绸缎他也是固辞不受,这让朱元璋赞他是“清官之首”,对他更加信任。

大臣衣服破了又补,朱元璋夸他是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有问题

  面对朱元璋的评价,刘伯温告诉朱元璋:“必有使之者亡”,告诫朱元璋此人留不得。起初朱元璋以为刘伯温是嫉妒张昶得宠,可当锦衣卫头子杨宪,把写有“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书信交到自己手里的时候,朱元璋改变了看法。

  刘伯温趁势进言,张昶“劝上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欲上失人心,阴为元计。”此时的朱元璋心神不宁的说到“是欲为赵高也”,刘伯温无奈“诚如圣见”。即使是在下令抓捕张昶的前夕,张昶仍然是不换衣服。

  对此史载为“吾仍思归故土也,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朱元璋深受打击,在联想到张昶不换破衣服,不就是想念元朝的最好证明吗?于是,朱元璋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张昶死。张昶生病了,朱元璋派杨宪过去瞧瞧,结果发现了一张书稿,只见上面写着:“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由此说来,朱元璋死张昶,也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当时的张昶想要回到北方,这无疑是触动了朱元璋的神经。朱元璋英明一世,何尝吃过这种哑巴亏,被人蒙在鼓里不自知,若不是刘伯温提醒,后果不堪设想。正因如此,朱元璋在刘伯温的提议下死了张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