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安禄山身死安史之乱却还是持续了8年?摧毁盛唐的根本原因解析!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欢迎阅读哦~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公元757年1月,安禄山被刺身亡。
按照擒贼擒王的逻辑,这时候安禄山的叛乱应该结束了。因为始作俑者安禄山被,叛军群龙无首,所以要么主动投降、要么灰飞烟灭。但是,安史之乱却持续了八年之久,到最后也没彻底平定。
安禄山有继任者,所以叛军并未遭遇斩首困局。
安禄山被刺身亡,安庆绪顺利继位;安庆绪被身亡,史思明总揽全局;史思明再遭刺,史朝义继续。史朝义兵败后,叛军确实没了总揽全局的领袖,但却演化成了一条四头蛇。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等四名安史旧将,分领所部、继续分庭抗礼。面对这条四头蛇,大唐朝廷一个头也消灭不掉。最后,只能以一种妥协绥靖的方式,结束了这场耗时八年的大叛乱。
所谓的安史之乱,安禄山死不重要、史思明死无所谓,这到底还是不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被叛军尊为圣人。圣人称雄、叛军彪悍无前,但圣人毙命、叛军依旧不止。这两个圣人,对于这支叛军、对于这起叛乱,到底有多重要?
所以,安史之乱,只是被冠之以安史。大唐朝廷,所面对的绝非只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枭雄。而安史之乱,也绝非仅是这两个枭雄的野心嚣张和力量爆发。
安史之乱,大唐的正敌人是已经结成利益集团的十几万大唐边军,安禄山和史思明只是旗号。所以,安史之乱不是野心和力量支撑下的地方叛乱,而是利益支撑下的举国战争。
01.安史之乱不是七王之乱而是六镇
西汉七王之乱,势力蔓延于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与河北等地。但是,公元前154年正月开始、公元前154年三月平定,仅持续三个月的时间。大汉朝廷便以完胜的姿态、彻底平定了七王之乱。
唐朝安史之乱,策源于河北三镇,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即今天的辽宁南部、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区。但是,公元755年底开始、公元763年初结束,持续八年时间,大唐朝廷勉强以妥协的方式、结束了安史之乱。
一个策源规模如此之大、一个策源规模如此之小,但前者仅仅持续三个月而后者却持续八年之久。所以,唐朝安史之乱和西汉七王之乱,根本就无法类。西汉七王之乱仅是地方局部叛乱,而大唐安史之乱则是举国全局战争。
那么,安史之乱,可以跟谁类?
北魏六镇,公元524年爆发,公元525年阶段性平定,公元525年8月引发河北民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因引爆了关中变乱。从河北到山西、再到陕西和甘肃,战火肆虐了几乎整个北魏山河。直到公元529年9月,尔朱荣彻底平定葛荣余、收复河北,六镇才算结束。
但是,北魏从此便一蹶不振,先是山西军阀尔朱荣称雄,再是河北军阀高欢和关中军阀宇文泰争霸。于是,北魏成东魏和西魏,而后魏寿终,北齐北周登上历史舞台。
如果认为历史是在和力量的支配下演化,那么和力量也要进行精细划分。我们必须得问:是谁的、是谁的力量。
西汉七王之乱是野心和力量支撑下的局部叛乱。是七王的野心、力量则是七王的军队。所以,大汉朝廷三个月就能平定。
北魏六镇是利益和不满支撑下的全国战争。是六镇军民的集体不满、力量是六镇军民的死战不休。
大唐安史之乱,当然有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野心和力量。
安禄山建国大燕、自称大燕皇帝,他肯定有野心。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称“天下北库”,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肯定也有力量。
但如果仅是野心和力量,那么安禄山被刺身亡,野心消灭、力量瓦解,安史之乱就该结束。如果只是因为还有后继之人,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之后,安史之乱也该彻底平定。
但是,安史叛军面对大唐举国精锐,足足抗衡八年之久。血流不止、死战不休,叛军战力彪悍,叛军的意志更是坚韧顽强。所以,野心和力量解释不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不是西汉七王之乱,而是北魏六镇。除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野心和力量,还有十几万大唐边军的和利益。
02.不是只有安禄山一个人的野心
与其说是安禄山,不如说是安禄山集团。在安禄山集团里,力量最强者,自是安禄山手中的八千假子战士。但是,从来都是劳心者治人而劳力者治于人。所以,正主导此次叛乱的,只能在决策层。分析安禄山的决策层,才能发现正的幕后推手。
严庄,沧州人,曾帮助杨国忠清算李林甫余。后来,成为安禄山首席军师。
高尚,幽州人,不顾年迈乞讨而周游求仕。后来,辗转成为平卢掌。
这两个人与突厥人阿史那承庆,一同密谋了安禄山的叛乱。在密谋的过程中中,严庄和高尚是的主要鼓动者。
汝元向我道万全,必无所畏。今四边若此,赖郑、汴数州尚存,向西至关,一步不通,河北并已无矣,万全何在?更不须见我。
安禄山打到潼关打不动了。哥舒翰据守潼关、颜氏兄弟勤王河北,安禄山腹背受敌。于是,他开始埋怨高尚等人:你们跟我说万无一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现在呢?关中一步不通、河北退无可退,仅郑、汴数州勉强维持。
田乾,契丹人,文武双全,是安禄山的重要将领。在安禄山抱怨高尚、心生悲观之时,田乾及时赶到,极力开解安禄山:
自古帝王,皆有胜败,然后成大事,岂有一举而得之者乎!今四边兵马虽多,皆非精锐,岂我之。纵事不成,收取数万众,横行天下,为一盗跖,亦十年五岁矣,岂有人能制我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到潼关挫折,不仅曾经犹豫过要不要,而且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下去。所以,安禄山虽然有野心、虽有力量,但是在这件事上,他并不最主动、也不最积极。
而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主要是因为高尚、严壮等人的积极鼓动;而之所以能坚定地走下去,主要是因为田乾等一众强将不仅跟随而且积极支持。
所以,不是只有安禄山一个人的决定,也不是只有他的八千假子战士的跟随。而是,整个三镇上层精英及武将的集体决定,他们不仅跟随安禄山,而且积极支持和鼓动安禄山。即便遇到挫折,这些人表现出来的意志,他们的领袖安禄山更要顽强。
03.三镇安史叛军战心满满、坚不可摧
西汉七王之乱,只持续了三个月,而这三个月的主要内容就是睢阳之战。
吴楚大军猛攻梁国睢阳,梁王刘武拼死坚守;太尉周亚夫舍睢阳不救,而切断吴楚叛军的泗水粮道。粮道断绝、叛军断粮,前有梁王刘武的睢阳坚城、后有太尉周亚夫的汉军主力,于是叛军溃逃大败。
安禄山潼关危局,也是如此。前有哥舒翰拒守潼关、后有颜氏兄弟勤王河北。同时,郭子仪所部兵出太行山,击退史思明。当此之时,安禄山所部远离幽州,而陷于中原。安禄山的遭遇,与七王之乱的吴楚叛军,是一样的遭遇。
但是,安禄山与田乾会面后,整个叛军高层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面对哥舒翰的二十万平叛大军,安史叛军不仅死战不退,而且打得极有章法。20万大唐军队,仅有八千逃回关中,其余全部做了叛军的刀下鬼。
唐玄宗和杨国忠的庙堂决策,确实出现了问题,他们急于求战而正中叛军下怀。但是,久经沙场的哥舒翰,竟能一战报销大唐的全部有生力量,也是一件非常吊诡的事情。庙堂失策、唐军疲弱、哥舒翰带病出征,这是从唐军的角度分析战败的原因。但是,切换一下视角,也可以从叛军的角度分析战胜的原因。
叛军也面临窘境,如安禄山所言:赖郑、汴数州尚存,向西至关,一步不通,河北并已无矣。安禄山的叛军已经被阻潼关数月之久,不仅面临腹背受敌的危局,而且早该没了战心意志。但是,甫一交战,叛军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一战报销了大唐的全部有生力量。叛军能够取得潼关大捷,就是因为他们并非一盘散沙、他们具有极强的战斗意志。而且,安史叛军的这种意志,一直强于唐朝的平叛军队。
北魏六镇,北魏朝廷无力平叛,于是引柔然十万骑兵帮助平叛。为平六镇,北魏求援于原势力。北魏如此,大唐也是如此。大唐求助回纥骑兵参与平叛。公元756年、757年和762年,回纥骑兵三次入境,帮助平叛。
河西、陇右、朔方甚至西域和剑阁等西部节度使的强大武力,江淮和四川地区的强大财富能力,再加上回纥骑兵这一原力量,一起压向了三镇安史叛军。而结果呢?结果就是大唐最后打不动了。
史朝义死后,叛军主要掌握在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这四个人手中。叛军虽然无头,面临斩首困境,但是叛军仍然在呐喊:我还能战。大唐朝廷以举国之力打了八年之久,却只是与三镇的叛军打了个平手,不仅不能以完胜的姿态消灭叛军,而且还不能解除叛军武装,甚至不得不承认叛军对河北三镇的割据。
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三镇安史叛军战心满满,他们坚不可摧。大唐皇帝和大唐朝廷,只能在这伙人面前低下了高昂的头,曲求全地结束了这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大叛乱。
04.不满的边镇精英和结成利益集团的三镇边军
很重要,人类之所以总做蠢事、历史之所以总是吊诡,就是因为历史往往为所驱动而非全由理性。
以安禄山一个人的野心,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叛乱。尽管杨国忠的咄咄逼人、尽管自己有种种不得已,但安禄山也不会说反就反。因为的风险太高。
但是,如果加上严庄的野心、高尚的野心,再加上田乾的野心,甚至还要加上一众叛军将领的野心,那么这件事可以支撑起来。因为三镇边军的治集团,已经上下一心。
这些人的野心,构成了一个极大的,他们完全可以利用三镇十几万大唐边军做出一篇堪为争霸的大文章。
三镇叛军,也是大唐边军。但是,他们对原的武功卓著,没人记住;而他们对大唐的烧抢掠,却罄竹难书。
我们用一个“野心”,就能给安禄山和史思明打上标签。但是,我们又该给安史叛军一个什么标签呢?
安史之乱不是七国之乱而是六镇。如果精确一点儿,应该是大唐的三镇。那么北魏的六镇军民,是一个什么标签?这个标签是不满,曾经是国之肺腑、如今却是国之肋。于是,北魏六镇一直酝酿着不满情绪,最后成了一个桶。但凡一点儿火星,这个桶就会炸遍整个北魏山河。
河北三镇这十几万大唐边军,能不能用“不满”来标签呢?
与其用不满这个情绪标签,不如用利益集团这个理性一些的标签。三镇大唐边军已经结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或者说结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利益集团。
05.杨国忠的错误,因为安史叛军的成分不简单
禄山遣副将何千年奏表陈事,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以代汉将。遣中使袁思蓺宣付中书门下,即进画,便写告身付千年。
除了安禄山的八千假子战士,还有在前布局的蕃将干部队伍。蕃将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每一个蕃将手下都是一支部落军队。蕃将、部落兵,构成了安史叛军的核心力量。
如果仅仅是蕃将胡兵,再加上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胡人领袖,那么安史之乱应该是一场华夷之战,或者说是中原和原的矛盾爆发。
但是,蕃将胡兵,只是安史叛军的核心部分。担当的主力的则是幽州、蓟州、营州、平洲、妫州和檀州等地的边军主力。幽蓟将士,在安禄山时期是重要主力;而在史思明时期,甚至逐渐超越蕃将部落兵、进入核心。
甲戌,子奇以归(妫)、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趣睢阳。
睢阳攻坚战,尹子奇所率的主力部队,就是从妫州和檀州征调而来的边州士兵。这些人主要是玄宗朝以来的军镇部队。
大唐的河北防务,第一层是边州的军镇部队,主要是长征健儿组成的职业军人;第二层则是河北南部地区的团结兵,主要是地方部队。但是,团结兵这类地方部队,在安禄山强势横扫之时则成为叛军,而在安禄山兵锋消退之时则会成为勤王部队。
杨国忠预估形势:
今反者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必传首诣行在。
如果安禄山的军队主要以燕南团结军为构成,那么确实是“今反者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于是平叛可以“不过旬”。
但是,安禄山叛军的构成,却是:蕃将所率的胡人部落兵为核心,边州将士所率的军镇部队为主力。这些人就不能说是“将士皆不欲”了,他们的很强。
他们的就是利益,蕃将胡兵和边州军镇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利益集团,而他们的利益只能在战争中实现。
06.为利益而战打三镇安史叛军
公元751年高仙芝怛罗斯之战败于大食、安禄山六万大军败于契丹、鲜于仲通八万大军败于南诏。至安史之乱前,除平叛阿布思外,大唐开疆鲜有武功。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特别是杨国忠丧师20万于南诏之后。这个问题就是大唐的开疆拓土,即将结束,因为打不动了,所以接下来就要实施国策调整。国策调整势必引发局势变化,局势变化的结果就是开疆战争停止,缘边节度使上升无望而边镇职业军人也不会获得利益。
公元754年,东北边镇领袖安禄山为其部下请赏、西北边镇领袖哥舒翰也为其部下请功。然而,这期间,大唐除了损兵南诏外,得没有什么可供封赏的武功。但是,玄宗和朝廷还得封赏,因为几十万大唐边军的利益就在朝廷封赏。
之后,安禄山的东北边军虽然说是吊打契丹,但这种吊打多是安禄山自伐其功,具体的伤数字难以考证,开疆拓土也是没有的事情。高宗时期,大唐在东北的治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东胡地区。但是,玄宗朝三镇雄兵集结北疆,却没有实现高宗朝的武功。所以,安禄山及其前任节度使,在东北开疆拓土并不成功。在公元751年之后,安禄山及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边军,基本就处于只要封赏而难有战功的局面。
没有战功就没有封赏,而没有封赏自然就没有利益。安禄山的部落兵和边镇兵,却一直需要在战争中实现利益。所以,在安禄山这件事上,这些人可能感情上不支持,但利益上很支持。三镇大唐边军,没有为安禄山赢得帝位的意志,但一定会有在叛乱中实现利益的要求。
潼关受阻的安史叛军,爆发了强大的战斗意志,抓住大唐朝廷的一个错误就能够实现逆风翻盘,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洛阳称帝的安禄山与横扫大唐的三镇叛军,大有宜将剩勇追穷寇、彻底改朝换代之势。
但是,攻入长安帝都、赶走大唐朝廷之后呢?安史叛军立即就不打了,而且还搞起了内乱。阿史那从礼及其五千骑兵,带着抢来的战利品,直接跑路了。
甲戌,其酋长阿史那从礼帅五千骑,窃厩马二千匹逃归朔方,谋邀结诸胡,盗据边地。
蕃将及其部落兵,虽然很核心,但是安禄山也很难控制他们。在这件事上,他们很忠诚,但是利益实现后就会显露本色。
胡人如此,边州军镇的士兵呢?
他们也是由各自将军率领下的单元,可以实现利益,所以能够担当主力。而一旦有更大的利益,如朝廷招降、如皇帝开出更有的价码,即便是史思明,也会选择投降。
所以,三镇边军的目的,不是大唐的江山而是大唐的财富,甚至说是自己的利益。
史朝义死其父史思明之后,安史叛军爆发了幽州内乱。幽州的汉族豪强掀起了一场屠胡运动。史思明所依的豪族将领,不支持史朝义,于是直接对同为叛军的胡人下手,而且手段极为残。
鞫仁令城中,胡者皆重赏。于是羯、胡俱殪,小儿皆掷于空中,以戈承之,高鼻类胡而滥死者甚众。
史朝义为了巩固后方,也采取了节度使模式,派主要将领镇守河北之地。但是,这些将领和手中的士兵,也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史朝义很难再把这些人集结起来、一致对唐。
史思明以后的安史之乱,与其说大唐在实施平叛战争,不如说是大唐在实施收买。因为大唐发动战争,叛将叛军会死战不休;大唐利益收买,叛将叛军则会效命朝廷。
安史叛军并非没有力量,这伙职业军人还能打。但是,大唐却心打不动了。玄宗朝两大职业军人组成的重兵集团,一个是安禄山的东北军、一个是哥舒翰的西北军。而潼关之战,哥舒翰与西北军彻底报销,大唐武力最强者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手中的东北军。朝廷即便求援回纥骑兵,也难以将这支自己培养出来的重兵集团消灭,而且求援回纥的成本极高。
所以,安史之乱,是以四支安史叛军的投降而宣告结束的。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这四个人及其手下的一众职业军人,虽然归顺了朝廷,但仍旧延续安史叛军的旧模式,为利益可以、为利益也可以归顺。而大唐为了平定安史叛军,又不得不组建更多的节度使藩镇,这些人也是拥有各自利益的利益集团。于是,大唐从缘边节度使时代进入到了藩镇时代。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谓的安史之乱,并非只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野心作祟,也不是所谓的华夷之辨、河北胡化以及胡人称雄。安史之乱的安史领袖,只是我们的聚焦错觉。安史之乱的三镇边军,以及他们的欲求和利益,才是正主因。表面上看,是唐玄宗和李林甫与安禄山的关系攻略,但君臣关系、将相关系只是一个诱发的导火索。实质上分析,应该是大唐朝廷与缘边节度使及几十万职业军人的关系问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