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和太医有什么区别?清朝五花八门的御医群体!
中国自古不同于西方,宋代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今天的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把“御医”和“太医”的概念混淆。严格来说,在清朝以前叫做御医院,在清朝时期才叫做太医院。但说起御医和太医的区别,就不得不说一下太医院的组成了。
太医院的人可以分为四等,类似于今天的医院组成:第一等是“御医”,大概相当于县令的地位,共十三人;第二等为“吏目”,共二十六人,这些人一半地位是八品,另一半是九品;第三等为“医士”,从九品,共二十人;地位最低的便是“医生”,无品阶,扮演着学徒的角色,共三十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朝太医院的人还的很少,正的御医也只有十三人。
那么,为什么说清宫御医群体会呈现多元化呢?
事实上,虽然规定御医仅有十三人,但是,结合史实我们就会发现,此“御医”非彼“御医”。清朝为了更大程度的发掘人才,保护达官贵人的身体健康,御医的范围无形中被朝廷放大了很多,那些为皇家服务的医生,被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医生,还有从民间找来的医生等等,都被划入到御医的行列。
因此,清朝御医的组成是多元化的。
今天,笔者来跟大家细细探究一下清朝御医群体的组成。
首先,是太医院的官方群体,这些人有着正规的身份,高超的技术,算得上是御医中的战斗医。朝廷为了培养这些人下了很大的功夫,并要求这些人掌握不下于五本重要医书,最后,更是要经过考试才可以得到御医的职位。尽管,朝廷对此很重视,但是,朝廷的精力不仅有限,所培养出的御医也有限。所以,为了解决人手不够的情况,太医院会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那些有医学天分的人去培养。
此外,这些正规的御医所担负的责任,主要是保证皇家成员的身心健康,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到皇帝的安危。即便他们官职只相当于县令,但是,一旦他们能治愈皇帝的疾病,就能获得皇家的信任,等待他们的便是荣华富贵。然而,若是他们有丝毫的失误或者引起皇族成员的不满,那么,等待他们的便是万丈深渊。
除了这些从正规途径成为御医的人外,还有经过各地督抚推荐或者朝廷征召而来的人。这些人要么是民间的医生,要么是那些精通医术的朝廷官员,这些人不算进太医院的编制之中,酬劳由皇家自己支付。这些人如果能成功完成诊治,那么,结局自然皆大欢喜。
原来的医生继续去行医救人,当然,出宫之后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也会受到当地的保护,使得地位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原来有官职之身的人,在出宫之后还会得到升迁。当然,如果没能成功治疗好患者,那么,则该贬职的贬职,该流放的流放。
清朝时期,朝廷经常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征召医生,雍正皇帝也曾经用这样的方式来找人治病。当然,他所求的人才范围很广,医生、儒生、俗家子弟,甚至,道士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另外,一种较特殊的方式,便是皇帝亲自指定有名的医生进宫诊治。
当然,这种方式所征召而来的医生,都是有才实学且早已闻名四方的人,这种方式对口碑和名声都有较高的要求。举一个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清代末年的乡下郎中喜来乐,就因为高超的医术被靖王征召去给格格治病。
当然,作为东方天朝,清朝的心胸自然是极为宽广的,因此,很多外国人也会被征召为御医。
例如:蒙古的医生,众所周知,蒙古是游牧民族,可以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马背上,不可避免地,经常会有摔伤或者骨折。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就导致了蒙古医生对于骨折之类的伤势很有经验,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效果也极为显著。
此外,清朝的治者也是少数民族,因此,他们对于蒙古医生的能耐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在清朝建立后,朝廷便第一时间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安置这些蒙古医生,但是,这些人的待遇却极为低下,不但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治疗好宫廷的执事,而且,超过了期限还要受到惩罚。
最后,还有一部分特殊的御医,是传的大夫,清朝规定在京城的所有寺庙都要将自己寺庙中精通医术的上报,不得有丝毫隐瞒。著名的孝庄皇后就曾经接受过大夫的治疗,但是,在我看来,这位大夫的治疗方式实在是辣眼睛。
他竟然找来了四十八为用诵读经书的方法,来治疗孝庄皇后的中风症状,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综合看,清朝太医院招人方式还是很科学的,在保证了自身超然地位的同时,又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最后,在遇到太医院棘手问题时,还能及时征召各地的名医入宫诊治,是非常完。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