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手下人才那么多 赤壁之战为什么还会打输

  还不知道:曹输在赤壁之战的网友们,

  三国曹,旗下良臣猛将众多,一生中胜多败少。他气吞寰宇,吸引天下众多英雄前去投奔,以求谋个前程,多数人在曹阵营里,也确实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

  三国十大谋士里面,曹占其五,其手下荀彧、郭嘉、程昱、贾诩、荀攸五人,皆为不世奇才。然而当曹遭受《赤壁》之战的失败之后,却仰天长叹: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的确,郭嘉英年早逝,未能赶上赤壁之战,未能与孙权军团、刘备军团过招,实属遗憾!但这并不代表曹手下的谋士不如郭嘉。

  那么赤壁之战中,四位谋士的表现如何?

  1.荀彧:主张进攻

  荀彧,字文若,王佐之才!曹提到荀彧,曾说他是自己的张良。

  《三国演义》中也说,他和郭嘉的才能都很出众,是三国时期优秀的战略家。荀彧擅长从大局考虑问题,能站到最高处分析天下局势。

  他也有识人之能,为曹举荐了很多人才,曹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是他的杰作。

  当时曹南征,荀彧也是支持的。他说:

  “今华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image.png

  意思是如今中原地带大体上已经平定,可以用轻骑兵,对刘备军团实施“闪电战”,并一举攻破东吴,则天下一指可待。

  这和曹的想法相近,事实上,曹用闪电战进攻刘备军团,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可惜荀彧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给他的任务是留守后方,为他看守大本营。从大方向来看,这个时候曹如果策略得当,很有可能如荀彧的设想一般一天下。

  可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曹因为得意忘形,连着下了几步臭棋。

  2.程昱:尽职尽责

  前文曾说了,程昱不仅是一个出色的谋士,还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浑身是胆、有兵之才,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曹用闪电战迅速攻下荆州,收编降卒,贴出安民告示。

  刘备向孙权求救,很多人认为此次刘备必死,但程昱认为,这两放兵马必定会联合起来。后来双方果然联合。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一战,程昱曾两次提出很重要的建议,但是曹没有听,导致大败。

image.png

  第一次是曹铁锁联营,程昱表示,船皆为木质,需要提防对方采用火攻。

  曹觉得自己的地理课学的挺好的,因为当时是冬天,西西伯利亚高压及蒙古高压南下,这个季节,我国东南部地区是以北风为主。曹魏从北方进攻,是顺风而行,如果东吴用火,会烧到他们自己,所以没有采纳程昱建议。

  但凡事有例外,南方在这个冬天气候出现异常,还的刮起了南风。

image.png

  犯了经验错误的曹 ,不知道想起程昱的那个建议,是否会羞愧到无地自容!

  第二次建议更加重要。那时候黄盖已经实施过苦肉计,正要用连环计中的火攻计灭了曹兵。

  细心的程昱,又看出了门道,他觉得如果黄盖带来的是粮食,那船一定行驶的非常稳,非常慢。而黄盖的多艘战船,行驶的又轻又浮又快,恐怕是硫磺等易燃物品。他把这想法给曹说了,并建议曹下令,不让黄盖近寨。

  但是曹太自信自己的地理知识了,又把程昱的建议当成了耳旁风。

  3.荀攸:沉默是金,赞成程昱观点

  荀攸也是王佐之才,他多次用计让曹兵转危为安,往往能出奇制胜。

  他属于人狠话不多的类型。

  在《三国志》、《资治通鉴》里面,赤壁中没有荀攸的身影,似乎是沉默是金。

image.png

  在《三国演义》中,荀攸赞成程昱的观点,他同样让曹预防敌营的火攻。但他的地理没有曹学的好,当曹说出来
上述观点之后,他觉得很有道理,表示以后会好好学习地理知识。

  4.贾诩:反对发动赤壁之战

  贾诩是三国谋士,有张良、陈平之才,号称士,往往他看问题稳准狠,这一点让很多人佩服。

  当曹提出南征的想法后,贾诩站出来表示反对。他在《三国志》中的原话是: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image.png

  意思是多年来曹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且新打下了荆州,需要使用休养生息之策。

  他的理由如下:

  1.连年征战,士兵疲惫,需要休息。

  2.打仗打的是钱,曹魏财政赤字严重,需要得到补充。

  3.国家需要休养几年,恢复民事生产。

  4.新打下荆州,需要安民。

  5.一山不容二虎,孙刘双方见没有曹魏威胁,必定内讧。曹魏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可怜曹手下顶尖谋士众多,但曹太过自信,没有听从谋士们的建议,才导致《赤壁》的失败!不能让这些谋士背锅!

image.png

  后来曹仰天长叹: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实则有甩锅之嫌。

  但是他又不知道甩给谁,于是他把这句话说给大多数将士听,让大家知道,这场失败,不能归咎于他一个人,他养的这么多谋士,没有以死劝谏他,那是谋士的不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