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既然设立了潼关 曹为什么还放弃函谷关这个地方
还不知道:曹放弃函谷关的网友们,
东汉末年,曹为预防关西兵乱,在公元196年时设立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这就令人深思,既然设立了潼关,那为什么还要废弃函谷关呢?
很多人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代、秦朝和汉朝,函谷关都非常有名,很多著名的大战役都在此爆发,有的甚至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如春秋战国时代中晋秦争霸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崤之战”;
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欲称关中之王时,为防项羽入关,于是派兵驻守函谷关,项羽与此进行的战争;唐“安史之乱”中唐廷与叛军的“桃林之战”;1944年中队与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等等。
如此重要之隘口,“一代枭雄”曹难道不知道其战略地位吗?
其实,废弃的实原因就是:
汉朝的函谷关不是秦朝的函谷关,汉代的函谷关在秦代的基础上,向东挪到了洛阳的新安县。
而秦朝时的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北部,距三门峡市大概75公里,沿着秦朝的函谷关往东走,有南北两条崤道可以到洛阳。
而汉代的函谷关只是设在北崤道上,如果关东割据势力的军队向西进入关中,根本就不用经过新安县的函谷关,直接从宜阳县的南崤道便可以绕过去;同样的道理,如果关中的军队想要出关,进攻关中,同样可以绕过汉时的函谷关。
东汉末年时,各地藩镇割据势力盘根错节,居于中原的曹四周皆为敌军,再加之函谷关的位置略显尴尬,所以便废弃了,随即重建更加重要的潼关。
潼关此时是关中的东大门,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曹设立的潼关,在六年后便展现其军事战略要地的位置。公元212年,曹与马超、韩遂联军在潼关大战,大获全胜,这两位三国枭雄没过几年便接连归天。
但是在隋炀帝时,潼关被废除,因为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里,黄河不断冲刷关中地区,导致河床不断下降。原来的河床已经裸露了出来,形成河滩土并可以绕过城墙,所以隋朝把城址挪到了,更近黄河的北边。
到公元691年,因为同样的原因,黄河常年泛滥,下游淤泥不断堆积,河床下降。隋朝设立的潼关也被废除了,唐朝把潼关新址挪到更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潼关县口镇。
参考资料:
陈寿.《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卓》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七卷·三国志 晋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