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太子是谁?为什么会与那么多朱三太子案?

  你的了解朱三太子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虽然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大明朝黯然谢幕,但是,大明的遗民反抗女的力量仍在。反抗的种子在夹缝中生长,除了大明王朝的后续政权在南中国寻找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来在民间的反清人士,也在蠢蠢欲动,借着大明后裔血脉的幌子,进行着反清活动。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朱三太子”案。

  朱三太子到底是谁

  明史料记载,崇祯皇帝一生有七个,到了明朝末年,有确切记载的,还有三个,即献愍太子朱慈烺、定哀王朱慈炯、永悼王朱慈炤,其中朱慈炯就是所说的“朱三太子”。崇祯自缢后,这三个都逃出了京城,不知所踪。也正因为如此,三位王子的下落不明,天下的反清人士才纷纷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帜与清作斗争。

image.png

  顺治八年(公元1651),明王室子弟朱应龙出家为道,改名王道,自称是天启东宫太子,被陕西平京府抓获后供认,实为招摇惑众,欲要恢复故业。虽然后来证实王道确为王室之后,清仍然按照假冒朱家后人将其处死。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浙江金华府张缙,觉得民间盛传“朱三太子”,不妨冒充,于是,自称为“朱慈英”,为前朝皇帝第四子也,到处招摇撞骗,后被河南柘城抓获后送到刑部,在狱中被处决。

  康熙十二年(1673),杨起隆北京,自称“朱三太子”,和北京一些游民和八旗叛奴,密谋反清复明,爆发了震惊朝野的“朱三太子”案。

  此起彼伏的“朱三太子”

  就在杨起隆这一年的一月,平西王吴三桂正式反清,朝廷紧急调动兵力前去围剿。杨起隆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于十二月二十一晚,约镶黄旗监生郎廷枢家仆黄裁缝、正黄旗周公直家仆陈益等三十余人在北京西城鼓楼西街周公直家召开秘密会议,就的相关事宜作做了具体的安排。

  杨起隆决定称帝,改年号为“广德”,在二十三五更,“以白布裹头,红布披身为号,约于京城内外放火举事”。由于行事不密,被周公直中的一个家仆偶然听到,告诉了周公直。周公直马马就将此事上报到郎廷枢。事关重大,正黄旗都图海、祖永烈等迅速点起官兵,亲自率领前去捕拿。他们包围了周公直的宅院。镶黄旗副都纪哈里等也率官兵前来助剿。

  周公直家仆陈益见被包围,于是放火拒捕。官兵冲进院落,经过短暂的战斗,将陈益等三十余人全部拿获,又进而广为搜捕,共捕获首要人员李株等及参与其事的达数百人之多,“首犯”杨起隆逃走。紧接着,清在北京城内大肆搜捕者,数百人被捕,上千人受到牵连,其中二百余人被处死,并在全国通缉首恶“朱三太子”杨起隆。

  可是转眼三年过去了,“朱三太子”不仅没有捉拿到案,在福建反而又冒出了一个“朱三太子”。这个“朱三太子”原为福建漳州府龙县溪县人蔡寅,自称“朱三太子”,纠集了海上一些兵勇,联络郑成功之子郑经,试图与郑经里应外合,夺回被清收复的泉州。其间,军以白布裹头,时人谓之白头贼,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不久兵败,就投了郑经,并改名为蔡文明。

image.png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清在湖南新化县抓获崇祯太子朱慈灿。据朱慈灿供述,他从北京逃出,却在南京被福王朱由崧关押,释放后就落发为僧,跟朽木和尚习佛法。后来因病还俗,就在永州、宝庆一带密谋反清。康熙皇帝说,明朝被李自成攻破之时,太子年纪尚幼,肯定不能逃出京城,现在怎么还能活着,肯定是假的。于是,康熙就其押到京城与杨起隆余对质,结果,就连杨起隆的妻子也不认识,康熙就以该人为假冒,将其斩首。

image.png

  朱三太子或杨起隆到底是谁,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就如康熙皇帝所说:各处徒生事,动不动就以朱三太子为名,指不胜屈。

  也许,朱三太子就是反清人士借用朱明后裔的名号而进行的反清斗争,并不一定确指崇祯第三子,至于,朱三太子到底是杨起隆,还是朱慈灿,或者朱慈焕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也说明了,清朝初期,由于满清的民族压迫政策,满汉两个民族的矛盾短时期还处于针锋相对的阶段,要想消除这一矛盾,清完全依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