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的ldquo;万人冢rdquo;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历史上著名的玉璧之战!
小村庄的“万人冢”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历史上著名的玉璧之战!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时候有很多的战争,即使是时至今,都能发现那些战争留下的痕迹,例如我们今天说的玉璧之战。
在山西省稷山县境内,有一座名叫白家庄的村子。当地村民在村子附近发现了一座“万人冢”,也称其为“万人坑”,断崖处甚至可以看到森森白骨,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这到底是些什么人,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战争呢?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史料,揭开了这场战争的谜团,原来这一战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
事情还得从南北朝末期说起,梁中大同元(546)年,东魏高欢亲率二十万大军自太原出汾河河谷,意欲由蒲津渡再度入侵关中。与此同时,东魏河南大行台负责人侯景沿中条山西行,配合主力扫平西魏在黄河北岸的据点。但两方面的进军,都遭到了西魏守城势力的顽抗。
侯景此时已成割据之势,其行军攻战注重保存自己实力,战局未明朗前基本不会主动行事。则整个战局的走向,实际上决定于高欢率领的主力。而这支二十万人的主力部队,被一个叫韦孝宽的人拦在了玉璧城下。
四年前主攻主退玉璧城
高欢不是第一次被玉璧城阻拦,早在四年前他就被守城名将王思政拦在玉璧城下数天,最终不得不退兵晋阳;他也不是第一次从汾河谷地南下,自从十年前小关之战以来,他已是第四次亲率大军直指关中。
最开始的时候,黄河东北角的这块“河东”之地,是高欢南进的粮仓和桥头堡。但九年前沙苑之战,宇文泰以两万大破高欢二十万大军,俘获死东魏军七万余人。高欢不得已一退千里,让西魏有机会威逼利诱,将河东土豪揽入怀中,夺得此千里沃野,使东魏再也无法直插关中。
如此战略要地,高欢自然满心想要夺回。第一次玉璧之战应运而起。当时,由于西魏方有著名守城将领王思政坐镇城中,高欢尝试攻打数后,便认为己方人数不足而退去。
四年后回归再战玉璧城下
主动来攻又主动退去,自然意味着下一次攻击不可避免。在花费四年时间,扫平朝廷隐患,讨灭腹地土匪,新兵练成老兵后,高欢发动了实数二十万大军兵临玉璧城下。
旧坚守玉璧的名将王思政,现已调往河南邓州;宇文泰方经邙山大败,又逢凉州,兵力捉襟见肘;己方大军压境,面对无名小儿韦孝宽,当是能一破城十天渡河。
高欢信心满满,但并未失去戒心。西魏经营玉璧几近八载,就是在大平原上直接用土堆,八年下来也能堆出个易守难攻的台子。何况玉璧城本就位于山地,四面绝壁,只有窄路可以进城,天然地具有防守优势。俗话说得好:“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高欢此行的根本目的,在于一举消灭宇文泰势力,一魏朝。玉璧城是达到目的必须拿下的重点,不容有失。
二十万东魏军拿出狮子搏兔的气势,先在汾河对岸,修造起一座土堡作为本阵。而后凭借人数优势,分兵将玉璧城团团围住。此时宇文泰若举兵来援,则汾水两岸的东魏军有信心将客场变为主场,一边困死玉璧,一边消灭宇文泰。
可惜宇文泰按兵不动,让东魏没有机会消灭西魏的有生力量。
但在高欢看来,这不过是将宇文泰的死期向后稍微推迟了些而已。东魏军兵多将广,一夜之间便能使汾河改道,断绝玉璧城水源。韦孝宽和他的玉璧,在高欢的军队面前,如片叶浮于怒涛,迟早会被吞没。待到玉璧城破,主力与侯景的河南军汇合,再度跨过黄河天堑时,宇文泰之生死,便全然由他高欢来定夺了。
堆垒土山坡破城墙VS用木头在城墙上修城墙
切断水源之后,高欢并未等待玉璧城内全员渴死,而是同时发动军队囊土攻城。在绝对优势兵力的辅助下,高欢褪去兵法与机巧,通过纯粹的堆垒土山,直到形成直通城墙顶部的斜坡,从而让破城时间任由己方掌握。
一方以泰山压顶之势,暴力破城,那么另一方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四两拨千斤见招拆招。
王思政经营玉璧多年,给玉璧留下了坚固高峻的城墙,以及大批防守资料——包括巨量的粗硬原木。这些原木可以用作木、狼牙拍等防御武器,也可以在城墙被时,构筑起临时的防线。
韦孝宽看着这些木头,还有城下冒着金汁箭雨不断垒高土山的东魏士兵,下达了命令:
敌堆我也堆,用木头在城墙上修城墙,让土山永远无法高过玉璧城。
天下大势,自此因这个叫韦孝宽的男人而改变。
随着城墙增高,东魏士兵必须运来之前更多的土才能略微增长土山的高度。而木质的城楼,则由于构造优势和稳固的墙基,而可以轻易搭上两三层,猛一点可以直接让城墙高度增长一倍。
城墙快速长高,让运土的东魏士兵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绝望”。高欢也感受到了士兵的绝望,于是给士兵安排了另外的希望:
堆土山要挖土,干挖没意思,不如顺手挖几十条地道直掏玉璧城内。
挖地道直通城内VS点火鼓风烤士兵
刚开始的时候,面对东魏军的地道,韦孝宽还只是按照前人经验,想办法夯塌地道或者派精兵入地道毁道。但过了一阵子,韦孝宽可能是被高欢的火攻点燃了兴趣,居然安排人预估好地道延伸的方向,在预定地点挖个壕堑,放入鼓风设备,最后在鼓风设备前面摆好一堆燃料。当东魏军挖透,使壕堑与地道相通时,则点火鼓风,将守军的热意送给东魏士兵。史料记载,这股热意:
吹气一冲,(东魏军)咸即灼烂。
这时候如果有人放个面团在地道里多好,中国人就能在公元六世纪吃上烤面包了。
威力强大的攻城车VS普普通通的幔子
前面说到高欢使用火攻,其实火攻只是辅助手段,高欢在上不去(土山)下不来(地道)之后,使用了科学的力量——攻城车。
史料记载高欢的攻城车很强,韦孝宽设置的拦路排橹——很多大木头桩子,攻城车一撞就能撞断。结果此段记载中最令人窒息的作横空出世:
韦孝宽命人将布料缝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幔子,然后支出城墙外,莫名其妙地就让攻城车寸步难行。
孝宽乃缝布为缦,随其所向则张设之。布既悬于空中,其车竟不能坏。
可能是这个幔性好,攻城车撞不破?
反正高欢的高科技攻城车就算被韦孝宽挡下了。高欢自然是很不乐意,想着你韦孝宽以柔克刚,那我就火烧帷幕吧。
结果高欢就安排人举着沾了油、点上火的棒槌上去烧幔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古时候实战中,并不存在能稳定点火的所谓“火箭”。想点燃敌人,要么安排一艘满载火油稻的船撞上去,要么就得有人举着火把去点。
这个布幔并没有蘸水,所以理论上还是。然而韦孝宽可能是发动全城军民群策群力,居然又用很奇怪的方法破解:东魏士兵由于要躲在攻城车或者什么东西后面,安全稳定地点火,所以棒槌特别的长。
于是,玉璧守军就掏出大铁钩子,把钩子弯曲的部分磨成镰刀,东魏的火炬伸过来就用镰刀割断,让火头掉在地上
孝宽复长作铁钩,利其锋刃,火竿来,以钩遥割之,松麻俱落。
高欢表示,我烧不到幔子我还不能去烧你城墙的地基么?
可能是韦孝宽从地道送来的热情,感染了高欢。高欢想起了地道的另一种用法:掏空城墙地基,或者通过在城墙底下用木头柱子代替墙基,然后放火烧掉柱子,使城墙崩坏。
说干就干,高欢安排人挖地道放火,轻易就烧塌了一段城墙。城墙的崩坏,让高欢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之前韦孝宽能灵活自如地四两拨千斤,很大程度上便是基于玉璧城墙的存在。如今城墙崩开了口子,任他有什么技巧,我这边十几万人冲上去一个兑一个也能把这玉璧给兑下来。
然后,高欢就学到了一点:这韦孝宽不止鬼点子多,也能带人拼命。
东魏军队黔驴技穷
十几万人轮番冲击,韦孝宽不止挡住了,还忙里偷闲在城墙豁口现场把原木捆起来立着,重新修出一段城墙。到此,东魏方已然黔驴技穷,再无更好的军事打击手段。
孝宽又随崩处竖木栅以扞之,敌不得入。城外尽其攻击之术,孝宽咸拒破之。
被王思政挡住也就算了,毕竟王思政是和高欢一样,从六镇之乱开始扬名于天下的狠人。可韦孝宽这样一个无名晚辈,居然也能抗住自己二十万大军泰山压,高欢是又气又郁闷。最后他勉强写了一些劝降的信件城里,劝说城中军民不要跟着韦孝宽寻死等等。还在信上开出价码:
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疋。
韦孝宽命人把信都收集起来,一在背面写一句话然后射回去:
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高欢又叫人押着韦孝宽的侄子在城下劝降。结果韦孝宽慷慨激扬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欢祸国殃民的演讲,玉璧几千个士兵一致好评,表示要守城待援,中心开花讨灭。
高欢彻底被打败,直接病倒在军帐中
韦孝宽探得这个消息,又马上写信给东魏士兵,说高欢已中箭横死,尔等小卒不如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府兵之位。
东魏军心因此动摇。高欢没有办法,只能强撑病躯,走出来劳军。
这时候的高欢,意识到不管是自己还是剩下的东魏军队,都没有力气继续攻击了。他们在玉璧城下已经度过了六十多个夜,丧失了七万余名袍泽,却依旧无法将韦孝宽砍成两截。现在,只能撤回去了。
东魏大将斛律光走了出来,为了安定军心而放声歌唱:
敕勒川,燕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地见牛羊
这首歌,高欢和斛律光经常唱诵。这是六镇兵心中家的模样,也是鲜卑契胡等等少数民族心中家的模样。听着这首歌,高欢感觉自己就要回家了——回到他出生前的家中。
而东魏高氏政权,也终将会随着他的离去,分崩离析。
思及此处,纵使英雄也哭泣。高欢哭着宣布班师晋阳,剩下的东魏士兵们听闻命令,为了回家而大声欢呼。
两个月后,高欢因病医治无效死亡,侯景以河南十三州叛东魏。东一南二西三,短暂变成了南一东二西三。
紧接着侯景乱梁,西魏夺蜀中、破江陵,将南朝极盛之国变为自己的附庸。终于将大势扭转为西一东二南三,踏出结束乱世的步伐。
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玉璧之战!
那么为什么说玉璧之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呢?我们来看当时的情况,东魏原本实力最强,可是经过这场惨败后,元气大伤,此后二十年再也没有主动向西魏进攻。而西魏则利用这个时机,扩充实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国力得到迅速增强。玉璧之战扭转了“东强西弱”的局面。
后来西魏被北周取代,灭掉了北齐,一北方。而北周的外戚杨坚夺取了皇位,建立了隋朝。之后隋朝又平定南方的陈朝,实现了天下的一。假设玉璧之战高欢取胜,那么还哪有什么隋唐,中国历史很有可能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