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被称为“上海滩”?上海滩“滩”是如何形成的?

  有很多人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上海滩》这部电视剧,这部在上海拍摄的电视剧广受好评,大多数人为之痴迷,然而也有很多人对上海的名称感到困惑和好奇。为什么上海被称为ldquo;上海滩rdquo;?上海滩ldquo;滩rdquo;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网为您解答~

为什么上海被称为“上海滩”?上海滩“滩”是如何形成的?

  ldquo;滩,水濡而干也。rdquo;它往往是河、海、湖边淤积而成的平地。其中,因河流或海浪的冲击而在人海处之所形成者,就叫ldquo;海涂rdquo;、ldquo;海滩rdquo;或ldquo;滩涂rdquo;。显然,把上海称为ldquo;滩rdquo;,是十分准确而又意味深长的。从地理上讲,上海正是这样一个生成于长江入海口的滩涂地带;而从文化上讲,上海则正是中西两大文化浪潮冲击积淀的产物。上海,当然是滩。

  事实上,上海从来就没有被当作ldquo;城rdquo;来建设。在古代中国,ldquo;城rdquo;的建立和建设,往往因于或军事的需要。它们的命运,也总是和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王朝兴盛,则其城也立焉;王朝衰败,则其城也毁焉。因为它们作为王朝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军事中心,总是会得到朝廷的行政扶植和财政支持,也总是会成为敌对势力的重点打击对象。结果,中国的ldquo;城rdquo;,便不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幸运儿(如开封),就是成为斗争的牺牲品(如太原)。

  上海的出现,却与此无关。它的命运一开始就和中国的那些古城不一样。因为水运和通商的缘故,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中央在今上海市松江故道以南设华亭县,揭开了上海政区形成的帷幕;南宋成淳三年(公元1267年),松江人海口沪演的上海浦设立镇治,上海镇成为华亭县最大的市镇;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上海正式设县,范围包括今之上海市区和上海、青浦、川沙、四县,隶属松江府。此后260余年间,上海县一直有县无城。直到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为了抵御的侵扰,上海才建筑了城墙,但却是圆的,与中国城市的正方形迥异。上海,似乎从根子上就和中国文化传格格不入。

  然而,即便是这个怪模怪样、不伦不类的城墙,也没能存在多久。上海开埠以后,城墙之阻碍车马行旅、金融商情,很快就成为几乎全体上海人的共识。于是,在官绅士商的一致呼吁下,上海城墙被拆除。上海,几乎成了中国历史上建城最晚而拆墙最早的城市。

  起上海天翻地覆并极具戏剧性的变化,城墙的拆除也许不过小事一桩,但却颇具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因为没有墙的城是不能算作城的。城也者,因墙而成者也。没有了那个ldquo;土围子rdquo;,还能算是城 事实上,上海从其历史正开始的那一天起,似乎就没有打算成为什么ldquo;城rdquo;,当时的中国也没有像建设城市那样按照ldquo;城rdquo;的模式来对上海进行规划,反倒把上海最好的地段拱手相让。1846年,也就是上海开埠后的三年,英国人首先占据外滩以西的一片土地,建立了英租界,首开租界之先河。此后二十年左右,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租界制度,便在上海得以确立,并整整存在了一个世纪,同时还波及到城市。这种事情,在北京显然是想也不敢想的。天子脚下的首之区,岂容ldquo;化外之地rdquo;?然而上海却可以。在当时的中国看来,上海无疑是微不足道的。上海既不产稻米,又不产丝绸,也不怎么样。鬼子们既然傻乎乎地看好那地方,那就赏给他们,随他们折腾去,谅他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现在看来,道光、咸丰们显然是失算 ldquo;千里之堤,溃于蚁穴。rdquo;口子一开,太平洋上强劲的海风,自然是长趋直入,何况又占领了这样一个滩头地段?西学之东渐,自然便有了一个最为便当的跳板和基地。于是,为当时并不看好上海的人始料所不及,半个世纪之后,上海便出落成与北京迥异的国际化大都会,而且处处与北京作对。早在1917年,海上文人姚公鹤便指出:ldquo;上海与北京,一为中心点,一为中心点,各有其挟持之具,恒处对峙地位。rdquo;(《上海闲话》)事实上也是如此。本世纪初,上海是资产阶级派的大本营,公然与北京分庭抗礼;本世纪中,它又变成了ldquo;无产阶级文化大rdquo;的策源地,公然ldquo;炮打rdquo;北京的ldquo;资产阶级司令部rdquo;。至于文化上的南北之争、京海之辩,自然也不在话下。

  更何况,上海虽然抢了滩头,却也并非没有后援。天津、汉口、广州、厦门、宁波、,都在和上海浮鼓相应。其中,天津近在京畿,汉口深入腹地,意义尤其不同凡响。总之,山下之城,已难抵挡水边之滩的挑战。

  当然,上海一开始并没有想那么多。

  一个多世纪前的上海,最忙的事情是ldquo;摆摊rdquo;。

  那都是些什么样的ldquo;摊子rdquo; mdash;mdash;江海关、跑马场、招商局、巡捕房、交易所、礼拜堂、西菜馆、拍卖行,全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那又是些什么样的ldquo;摊主rdquo; mdash;mdash;冒险家、投机商、殖民者、青红帮、客、拆白、交际花、维,全都踌躇满志,胆大妄为。城墙拆除了,心理框框也打破了;租界建立了,新的观念也产生 甚至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职业也出现了:买办、律师、记者、翻译、经理、职员、会计、邮差,甚至还有ldquo;黄牛rdquo;、ldquo;包打听rdquo;之类,当然还有产业工人。但无论何等人物,其谋生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大不同于传。上海,变成了地地道道的ldquo;新世界rdquo;。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