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评价诸葛亮?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提到我国古时候最有智慧的人,相信很多人会想到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家诸葛亮。作为quot;武庙十哲quot;的一员,诸葛亮在汉末乱世可谓非常出众,战略上,他制定三分天下的目标,为迷茫的刘备提供了奋斗方向;上,他治理蜀地多年,事必躬亲、细致认,为人清正廉洁,政绩卓著;军事上,他南征南中,北伐曹魏,既扫除了潜在的威胁,又在最初的北伐中让人看到了汉室复兴的希望。

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历史上的诸葛亮本就已经广受赞誉,被杜甫、岳飞、康熙帝等名人视为偶像,而进到小说当中,诸葛亮就更是神鬼莫测、多智近妖了。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能设坛借东风、能设石兵八阵困住陆逊,甚至能用七星灯为自己续命,简直就是神仙般的存在。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有过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造木牛流马等著名事迹。在小说的影响下,诸葛亮智绝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眼里他俨然是智慧的象征。

  不过,却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同时也是史上最败家的丞相。

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我们知道,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和孙吴,其中蜀汉的实力最为弱小,不管从领土、人口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远不上其它两国。

  原本按照诸葛亮的设想,蜀汉应该和孙吴合作来对抗曹魏,但刘备却因为大将关羽被孙吴袭而大举,结果白白损失数万兵马,自己也不久后病重去世。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实际掌权者,他一面整顿内政、厉兵秣马,一边制定了先平定南方再北上征伐的战略。

  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军南征,轻而易举便平定了孟获等人发动的叛乱,此战过后,诸葛亮又很快将目光放到了北方的曹魏上。第二年,曹丕去世,年轻的曹叡继位,诸葛亮认为时机大好,于是立刻点齐兵马北上。临行之前,他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表明自己的忠心,并提醒他自己在朝中时要如何行事。

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在《出师表》的开篇,诸葛亮便向刘禅说明了当时的情况,那就是quot;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quot;刘备时期,益州已然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百姓疲惫、民生凋敝,即使如此,诸葛亮还是坚持北伐,并不惜举全国之力来支撑这一事业。第一次北伐,诸葛亮quot;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quot;,成功使得quot;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quot;

  可惜的是,因为马谡失守街亭,第一次北伐以损兵折将、无奈撤兵告终。第一次的失利让诸葛亮痛定思痛,他总结经验教训,在当年冬天再度领兵北上,但是这次,他又遇上了以守城见长的郝昭。面对郝昭,诸葛亮使出了毕生所学的攻城之法,但都被一一化解。

  诸葛亮连续进攻二十多天却没有得到进展,只好在粮不继后选择了退兵,这次北伐消耗了大量物资,却最终徒劳无功。

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北上之前,诸葛亮曾经再度上表后主,这就是《后出师表》。在此表中,诸葛亮颇为无奈地写道:quot;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quot;,对于蜀汉的国力,作为丞相的他谁都清楚,但他也知道想要保全蜀汉,只有主动北伐以求生机。

  总之,在经历数年沉淀后,诸葛亮于建兴九年(231)第二次兵出祁山,这次蜀汉军队尽管斩了名将张郃,但还是因为粮不足撤离。

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诸葛亮在占领区屯田来自给自足,打算打持久战。然而,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和对各项事务事无巨细的心压垮了本就文弱的蜀汉丞相,他于建兴十二年(234)积劳成疾,不久病死。为了完成先帝托付的匡扶汉室的大业,诸葛亮先后五次出兵北伐,可惜的是次次都没能取得太大的进展,从结果上看甚至只是徒增了军费的支出。

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刘备刚刚去世时相,诸葛亮去世时的蜀汉已经经历了数次北伐的quot;摧残quot;。从军事方面来看,兵员数量减少、经验丰富的老将老兵大多死伤;而在民生方面,很多民众因赋税逐渐沉重和亲人赶赴战场承担起了更加巨大的生活压力,这无疑是不利于蜀汉发展的。

  很多人认为是诸葛亮的执意北伐导致了蜀汉国力大大受损,于是给他扣上了败家丞相的帽子。

诸葛亮明知ldquo;益州疲弊rdquo;,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不过,笔者认为诸葛亮看上去的quot;败家quot;是因为遇上了实力确实强劲的曹魏,才显得所有努力都是徒劳。北伐确实有其必要性,正如他在《后出师表》中所说:quot;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quot;、quot;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quot;起束手就擒,不如主动出击;起负隅顽抗,不如北伐博得一线生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