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 清朝为什么会迅速的走向灭亡
对慈禧和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晚清政权实际上的最高治者——慈禧太后崩逝于仪鸾殿;三年以后,隆裕太后临朝称制,以皇太后的名义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朝灭亡。这位走向权力最巅峰,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的女性,对于晚清而言到底拥有多大威慑力,由此可见一斑。
历史上的慈禧太后权力极强,将天下一切视为自己私有,包括自己的婚姻和感情;国家军政大权,更是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就连自己的和外甥也只是傀儡而已。在世界大势面前,她严重缺乏应对智慧、反应迟钝,在列强面前一味妥协退让,将国家和人民推入深渊;常生活中,她更是时常置国家面临的经济、和军事危机于不顾,挥金如土,大肆挥霍,将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抛诸脑后。
但同时,你也不得不承认,慈禧太后当权期间,没有像西汉吕后一样妃嫔;没有像唐朝武皇一样大开戒、残害忠臣;更没有扶持母家势力、重用母族成员。甚至,这个26岁便开始守寡的女性者连个正儿八经的男宠、面首都没有。
离开慈禧太后的大清王朝,迅速进入到混乱不堪、战火四起的动荡状态;仅三年时间,清朝便宣告灭亡。既然,慈禧太后有着诸多祸国殃民的历史罪责,她为何还拥有如此大的威慑力,能够保证晚清政权的稳固和天下局势的安稳?
慈禧太后剧照
客观角度而言,慈禧太后当权期间所作出的4大贡献,从根本上奠定了她的强大威慑力:
1、重用汉臣
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臣的重用,虽然有着历史发展和八旗败落的性,但慈禧太后支持曾国藩等大力发展“洋务运动”,励精图治、重整朝纲的积极做法,确实让摇摇欲坠的晚清政权出现了内乱消平,外事相对无烦,国家出现相对稳定时期的良性发展时期——“同光中兴”。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汉臣和地方乡勇的大力扶持,让慈禧太后有效制约和平衡了皇室宗亲、满洲勋贵等势力,让晚清政权始终处于内政平稳、大局安定的和谐局面。有人认为这是慈禧太后权力极强的有利证明,但其对大权的牢固掌握、国家局面的有效掌控却有效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保证了政权一。
2、收复新疆
开疆拓土、收复失地,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历史功绩的最有效表现。清同治十年,沙俄入侵新疆;新疆当地豪强也割据纷争、各自为王;新疆的局势引起了时任陕甘总督兼领东阁大学士左宗棠的警醒。
清同治十二年,左宗棠正式提出“国之疆土,尺寸不可让人”,武力收复新疆的方针,并因此引发了朝廷关于“海防”和“疆防”的争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朝臣力主以“海防”为主,“疆防”应当放弃,甚至应该“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更严重的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朝臣占据了大多数,“海防”和“疆防”之间的对决仅在慈禧太后的一念之间。
最终,慈禧太后同意了左宗棠“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的积极观点,支持左宗棠进军伊犁并最终收复新疆,让国家领土保持了完整并有效遏制了沙俄的入侵。新疆的收复,左宗棠应记首功,但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英明决策和鼎力支持,何来如此扬我国威、卫我国土的壮举。
3、移风易俗
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正式发布懿旨,宣布废除两大旧俗:
1、破除满汉不通婚禁令: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毋庸拘泥;
2、禁止妇女缠足:嗣后搢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
千万不要小瞧这道懿旨的历史意义和对天下臣民的巨大影响,这在愚昧陈旧的晚清时期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推动进步、倡导现代文明乃至争得基层民众的更进一步认可都有着绝对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晚清传教士马丁甚至如此评价慈禧太后的这道懿旨,“改革的精神已经传遍了这片大地,百姓都会从心底支持她”。
4、推行新政
诚然,“戊戌变法”确实夭亡于慈禧太后之手,但在变法的最初阶段,慈禧太后是赞同和支持“维新派”的。如果不是维新派成员力劝光绪皇帝争夺大权;如果没有慈禧太后于圆明园中的险被控制、圈禁;“戊戌变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不确定。
也就是说,慈禧太后只是权力极强,对于变法图强的积极做法并不反对。庚子事变的血泪教训以后,慈禧太后对“推行新政、变法图强”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正式推行新政。而且,从其随后组建的“督办政务处”来看,慈禧太后对于这次新政推行,并非敷衍之举,而是极为重视的。
新政的推行,让旧有顽固派依然紧紧团结在慈禧太后身边的同时,还为其争取了改革派的大力支持。行就将木的晚清政权,竟然出现了罕见的君臣一心、天下同德,这和慈禧太后的努力绝对分不开关系。
光绪诏书 样式
拥有如此贡献,再加上慈禧太后登峰造极的权力平衡之术,国家安稳、政权稳固也就成了必然结果。慈禧太后的崩逝,让大清王朝失去了最后一根支柱,让已经全面拉开的积极阵势迅速落败,清朝也就只能走向灭亡。说到底,慈禧太后的巨大威慑力大多来自其创下的历史功绩,由此也能证明她并非浅薄无德、阴险狠的妇人,而是颇有作为的治者。
参考文献:《清实录·德宗实录》、《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稗类钞·宫闱类》、《中国的觉醒》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