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把刘禅当成君主还是当成一个刘备嘱托的孩子?

  我们说到历史上的“忠臣”,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不二人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的一首诗,可谓把诸葛亮拔高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可是,事实的是这样吗?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从三顾茅庐出道开始,整个《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形象,确实无伟大。不仅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还对蜀汉忠心不二。尤其刘备夷陵之战吃了败仗,白帝城托孤一幕,刘备哽咽而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听了刘备这番话,可谓诚惶诚恐。至少,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是这样,回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可谓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image.png

  我们仔细回顾一下诸葛亮的生平,刘备托孤之时,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黄忠都已经死了,唯有赵子龙和魏延支撑残局。魏延一生都不为诸葛亮所喜,赵子龙却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此时能够制约他的人,确实不多,难怪刘备临终之前,要以此相试了。

  我们今天对诸葛亮的认识,大多来自《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可惜,这两本书,对诸葛亮都似乎较偏袒,评价也都非常高,但总觉得有点失于公允。

  要知道,诸葛亮在出道之前,就以“管仲乐毅”自居,对自己的才华那是相当的自负。一般来说,有才华的人,如果有制约,那就会安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如果失去制约,就很容易膨胀的。

  刘备死后,此时的蜀汉,对外而言,非常疲羸,对内而言,几乎只有诸葛亮一人可以掌控大局。此时的刘禅,还只是一个17岁的少年,根本无法对诸葛亮掣肘。才华盖世的诸葛亮,的就希望自己一身的才华,浪费在“扶不上墙的阿斗”身上吗?

  其实,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蜀汉没有史官,未能记载下诸葛亮掌控蜀汉几十年的细节。但是,我们可以从诸葛亮自己留下的文章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足以证明,彼时的诸葛亮,虽然没有篡逆谋反取刘禅而代之,实际上、至少潜意识里,对后主刘禅是无视的。

  诸葛亮留下的传世名篇,以前后《出师表》为最。“表”,就是奏章,也就是封建臣子呈献给君主的建议。这种体裁是非常严肃的,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因为里面的用词、语法等问题被头的数不胜数。诸葛亮的《出师表》是怎么样的呢?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涉罚否,不宜异同—……宜付有司—……不宜偏私”。这段话是非常有名的,也确实体现了作为“相父”的诸葛亮,对刘禅的殷切期望。如果是一个父亲对的书信,这本没有错。

  但是请注意,这是臣子对君主的“表”、非常正式的奏章。里面竟然连续出现了三个“宜”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所谓“宜”,就是“应该”这么做,通俗地所说就是“只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这是一个臣子能用的语气吗?

  或许在诸葛亮的心中,刘禅还是一个“孩子”,受先帝刘备所托,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如果是两个人私下的交流,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表”上出现这种语气,可以说是千古以来唯一的一次。即使曹董卓之流,狼子野心天下皆知,但在给汉献帝的“表”上,还是非常注意,不会出现这种语气。

  这其实就说明,在诸葛亮的内心深处,有意无意、潜意识地认为,后主刘禅在其心目中是一种“无所谓”的地位,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象征”而已。

  实际上,诸葛亮不仅限于文字表述上对刘禅的“大不敬”,在行动上,对刘禅也是多方。诸葛亮率军出征,留在后方的是些什么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是蜀汉的侍中、侍郎,实际上,都是在丞相府干活的人,也就相当于曹开府之后的“府官”。

  诸葛亮对刘禅的嘱咐,也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你说要是军国大事,刘禅年轻不懂事,需要向大家咨询,这还情有可原,芝麻蒜皮的小事,也得向这些侍中、侍郎“请示”,刘禅还有半点君主的风范吗?还能学到成长的经验吗?于是,也可以说,诸葛亮其实也在变相地架空后主刘禅。

  刘备在世之时,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诸葛亮也在《与杜微书》中,说
“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可见刘禅也并非“扶不上墙的稀泥”。可是,待到刘禅22岁之时,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就成了“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即使刘禅的蠢到了“朱紫难别”的地步,还不都是拜诸葛亮所托而来?没有历练,哪来的成长啊!

image.png

  所以,我们从《出师表》里的用词,多次使用宜与不宜,这种口气不是臣对君的语气,完全是父对子、上对下的语气,我们可以看出来,尽管诸葛亮没有像曹丕那样逼迫后主禅让,其实他的内心里,还没有把刘禅当回事,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