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商人是怎么样的地位?南宋的商税制度又是什么

  从南宋的商税制度入手,来看看宋代商人地位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为什么小编告诉你。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文宋之称,其特色在于重文轻武,可以说是很多文人客最向往的朝代之一。当然宋朝还有一个特色在于,在古时候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之下,宋朝虽然依旧是走着重农抑商的路线,但相对来说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历朝历代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诸如宋朝初期,在雍熙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就派出特使到周边各国游说,给予了这些特使很大权力,让他们带上空白诏书,也就是提前带去准许通商的文书,谈差不多了直接写上去就行了,不用再大老远请示皇帝了。

宋代商人是怎么样的地位?南宋的商税制度又是什么

  到了南宋,朝廷对于对外贸易更是看重,在主管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中如果有人可以招徕到商舶,还会给予不少的经济奖励,由此可见宋朝皇帝还是很有经济头脑的。

  既然宋朝商品经济如此发达,那么商税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

  在对外贸易上,宋朝对于外来商人,整体来说还是很好的,因为宋朝治者需要刻意营造出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来吸引外来商人源源不断的到宋朝从事贸易活动。

  根据《广州通卷》记载来看,外来商船抵达贸易口以后,诸如象牙、犀角、珍珠之类的,都要拿出一部分无偿献给朝廷进贡给皇帝,名曰“呈祥”。其实这种方式就相当于征收了一部分税款,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官员勒索外来商人,这些外来商人所上交的各种税款,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还是相当赚钱的。

  至于宋朝内部,所收的商税就很复杂了,可以说是相当之杂。

  以南宋来说,所收的商税可以说是相当苛暴。像南宋开国初期出现了各种苛暴甚至违法的商税,诸如对商人没有贩运的货物,却无中生有的编造出商品名字和货物数量,来命商人纳税,称之为“虚喝”。当时流通的货币是纸质的会子,铜钱已经很少流通,于是征税机构就让商人在规定时间内以铜钱交税,如果过了时间还没有交就要“以物货抵”当价准折,或止折三两文,称之为“折税”,实则是强取豪夺。

宋代商人是怎么样的地位?南宋的商税制度又是什么

  还有就是商人本来只是贩运少量的普通货物,结果硬说贩运的是大批贵重物品,要“以一为百,以十为千”的增加数量来征税。甚至有些地方收税的“栏头”,往往是小船离十里外,就截下客旅搜查税物,结果是实为,往往搜完以后小商货物为之一空。

  当时种种苛刻的商税,可谓是混乱至极。宋孝宗在淳熙五年对于这些弊端进行了整顿,其中几句话评价的很是到位:“池州雁汊谓之场,黄州谓之小法场,鄂州谓之新法场”。

  意思是这些征收商税最为苛暴的场所,被商人之为的“法场”。

  由此可见虽然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但商人地位低下,并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说宋朝虽然商品经济发达,但依旧属于是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依旧低下甚至低,被上层是随意的予取予夺。

  宋孝宗时期对于苛暴的商税整改很成功,诸如减少各地收税机构人员数量,其权力。还有在各地收税机构“”前用大字公布,如果仍旧有不法侵扰甚至商人的行为,首先惩罚该地的财政长官之转运使,使各种弊端得到了有限的遏制。

  但到了南宋后期,随着吏治,商人再次成为被剥夺的对象,史称“贪吏并缘,苛取百出,私立税场”。是挖空心思的想出各种奇葩的名目来对商人进行各种收税,有时候甚至连行人也不放过,照样可以想出各种奇葩的名目来对行人收税。

  两宋整体上来说,商税的范围很广,各种杂税很多,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商品经济虽然发达,但不代表着商人地位提高了。很多时候包括治阶级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甚至鼓励下面收税机构对于商人进行各种剥削,究其原因在于古时候的“重农抑商”大环境之下,群体都觉得商人是无不商,所以自然会对商人进行各种和剥夺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