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宣扬ldquo;不纳粮rdquo;,那他的军队吃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自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自成农民军在被明军合力围剿后,最后只剩下十八骑逃到商洛山一代。后来,谋士李岩给他出了个“均田免赋”的主意,并且还编成歌谣,“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让人四处传唱。

  由于当时明朝应付两线作战,同时国库吃紧,因此,明朝的征税非常重。而李自成却宣传不征税,不纳粮。两相较,这对老百姓是多大的啊。所以,李自成在短短的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部队就扩容到上百万。这样数量庞大的队伍,让明王朝措手不及。很快,李自成就打进北京城,逼迫崇祯皇帝,明朝灭亡。

  那么,李自成既然进行了这样的宣传,他的不收税纳粮吗?

  我们知道,税收是一部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因为有了税收,才能供养皇帝及相关王公贵族过上奢侈的生活,才能给各级官员发放工资,才能给守卫边关平定天下的部队提供粮。如果没有税收,那么整个国家机器都无法动弹了。

  关于税收,老百姓只会有交得多交得少的区别。如在“文景之治”的时候,让老百姓上交的税收就较少。当然了,交得少,前提是皇帝要节约,王公贵族也要节俭,不能铺张浪费,不能大兴土木。如汉文帝准备修一个宫殿,听大臣一算账,觉得太贵,立马就取消了计划。

  除此之外,天下还不能动刀兵,不能打仗。当年汉景帝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件事和周亚夫发生了矛盾。有五个匈奴将军投降汉朝,汉景帝便准备封他们为侯,当时周亚夫不同意,说,这种投降分子,不能这样做。但汉景帝的眼光显然更高一点,因为提倡休养生息,不能增税,因此就不能动刀兵。如此一来,用“封侯”的办法引诱匈奴人投降,就是最好的做法。

  既然收税是一个运转的基本条件,那么,李自成为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呢?他究竟征没征收过税呢?

  我认为,实际上,李自成在整个的过程中,确实没有收过税。

李自成宣扬ldquo;不纳粮rdquo;,那他的军队吃什么?

  没有收过税,那么,李自成的机构,以及军队粮,依什么来保障呢?

  李自成的粮,都是依“打土豪”和“开仓”获得的。

  实际上,很多农民者,在早期都是依这两项来征集粮,维持常开支的。如隋末农民军瓦岗军,就曾经多次打劫富户,同时,瓦岗军还攻破了隋朝最大的粮仓回洛仓,因此获得大量的粮。

  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水浒传》,里面都是采用这样的办法,收集粮的,而不是收税。

  这种办法收集粮,对于农民军来说,好处是很大的。贫苦百姓都有仇富心理。同时,很多富户的粮食,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把富户的粮食给收缴了,老百姓自然非常高兴,因此非常拥护军。同时,古时候的朝廷都有国家粮仓,如回洛仓就是一个最大的国家粮仓,里面的粮食直接东都的需要。瓦岗军打下回洛仓后,就开仓赈粮。而这个做法,一下获得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瓦岗军的人马迅速就壮大起来。

  李自成在打进北京城之前,也是依这两个办法征集粮和钱财的。

李自成宣扬ldquo;不纳粮rdquo;,那他的军队吃什么?

  当李自成打进北京以后,实际上他也没有收税,而是继续坚持之前的政策,所以,他要拷掠百官富户,想从明朝百官富户那里获取粮食和钱财。而京城里的百官富户,也几乎被他拷掠了一个遍。

  李自成采用这个办法,确实也获得了不少粮食和银两,但是,这却让他在北京城大失民心。最终当他逃出北京城的时候,几乎得不到任何支持。

  李自成之所以要拷掠百官,也是他信守当初“不纳粮”的承诺。但是,这个承诺到京城后,显然是不能继续使用的。因为京城就那么大一点,粮食、银两也就那么多,你抢光了,就再也没有了。最好的办法,还是应该征税。

  我相信,若是李自成能够打败清军,他接下来还是只能走征税这条路。不过因为被清军和吴三桂军队联合打败了,他不得不逃出北京城,最终他永远没有征税的机会。

  这也算是李自成信守承诺吧,不知道这是不是黑色幽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