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唯一传世状元考卷,看看这水平如何?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从出现了科举制,中国古时候的寒门学子也都有了步入仕途的机会。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唐朝完,直到清朝灭亡,总共延续了近1300年时间,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文武状元加起来就有770多人。文状元的故事在民间被演绎得更多,但你知道文状元是怎么炼成的吗?

明朝唯一传世状元考卷,看看这水平如何?

  十年寒窗苦读,考验的不光是个人意志力,还有天资。有的人皓首穷经,头发花白也没能中举,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能高中状元——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份明朝唯一在传世的状元考卷作者,赵秉忠。他是25岁那年金榜题名、被万历皇帝御笔钦点为殿试头名状元的。

  赵秉忠出生于1573年,山东青州人,家里是官宦人家,所以他从小就能接受较好的正文学教育。文学不光考自身领悟力,考写作水平,还要考你的字迹——赵秉忠不见的是古时候所有文状元里字写得最好的,但他的字迹已经足够让很多现代人汗颜,绝对跟书法家不相上下。

  其实就算是现代人,上学的时候老师也会教我们,写字一定要写得端正秀丽,这样卷面看起来才干净,写作文时也能得几分卷面分。只不过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文状元们没用过水性笔,更不知道用电脑和手机打字,他们要创作就手中那一支毛笔而已。

  常言道见字如人,一手漂亮的字迹,绝对能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被欣赏的机会。我们可以看一下赵秉忠在这张考卷上写的字,这张考卷是历史迹,已经成为一级文物,赵秉忠的字也在网上热传了一段时间,因为他的字写得实在太整齐方正,就像打印出来的一般。

  毕竟这张考卷最后的审阅者是皇帝陛下,考卷上没有一个字是歪的,更没有半点涂抹修正的痕迹,看着就让人觉得清爽。状元考卷本来是宫廷的机密档案,到底怎么流落到民间不得而知,而这张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捐献给国家的。

  赵秉忠的字写得非常好,但这张考卷的亮点还不止字迹,凭着自己写的文章,赵秉忠先是进翰林院供职,后来一路升到了礼部尚书,他的文章中心主旨有三层,一是推崇古时候的明君圣主,首推汉文帝、汉宣帝,还有本朝太祖朱元璋,强调吾皇圣明,天人合一的理念。

明朝唯一传世状元考卷,看看这水平如何?

  二是表现了自己的忠君爱国爱民,这是封建学子们的普遍特征;三是赵秉忠为皇帝提出了一些治理江山的建议,包括严格选拔官吏、明辨功过、赏罚分明、广开言路、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大力发展军队等等。由此可见,赵秉忠不光字写得好,而且胸中自有丘壑。

  无有偶,因为字写得好在历史上出名的文状元,还有清朝顺治年间的史大成,他的文章排名第三,谁知顺治皇帝御览时觉得史大成的字雅正严谨,想必人品端方,因此点名让他做了状元。即使到了现代,相信大家也听过不少字写得好获得机遇的例子,所以就算有了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手写字也不应该被抛弃!你认为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