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也有ldquo;计划生育rdquo;?晚清的人们主动实行ldquo;计划生育rdquo;!

  古时候也有“计划生育”?晚清的人们主动实行“计划生育”!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个国家要发展,离不开构成的分子——人,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五十步笑百步”的梁惠王亦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他求教于孟子,想要增加本国的人丁。

  直到清朝,最高治者们依然为了增加人丁不断努力。康熙宣布“圣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废除人头税,颁布“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的政策,来减轻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的大坏境下,百姓自然敢于多生。于是,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至道光一朝,清代人口突破了四亿大关。

  图/圣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也就造成了多年以来对于中国人口行为的偏见。人们普遍认为“在近代生育观念和近代医药知识出现和普及之前,中国人口行为的特征是放任增长,在人口控制方面无所作为,结果自然是人口剧增。于是乎,明清(主要是清代)人炸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的观点在我国益流行”。

  实则不然,早在清代前中期,江南地区的人民已经开始运用种种方法控制人口增长,主动开始了“计划生育”。

  01“我从来不想身,却有预感晚婚

  尽管在封建结婚被看作应尽的义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更是传承了千年。但是自明代后期以来,江南人民反抗传包办婚姻的意识却益普及。江南小说《贪欢报》中女子如若没能嫁给如意郎君,“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男子害怕娶到不如意的妻子也不敢轻易结婚。这样的背景下,至清前期争取婚姻自由的现象普遍出现,晚婚或不婚者层出不穷。

  此时,李宗盛的《晚婚》萦绕耳边:我从来不想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古时候也有ldquo;计划生育rdquo;?晚清的人们主动实行ldquo;计划生育rdquo;!

  图/古时候婚嫁图

  02砸锅卖铁娶媳妇,儿,咱等等吧!

  婚嫁作为人生大事,自然不能怠慢。清代江南地区,就连贫寒之家的男子娶妻也至少需要花费40两。40两什么概念,乾隆年间,在北京内城胡同里买四间瓦房也不过70两。而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一年不过3~5两。女子陪嫁同样费用不菲,大概需要30两。如果还要为新婚夫妻建造婚房,婚礼再有排面一点,又要花去几十两。也就是说仅仅是婚嫁就能花去父母半辈子的积蓄,砸锅卖铁。高昂的结婚费用使人望而却步,江南地区人民的结婚年龄推迟,出现了不婚不育的窘迫现实。

  03不如银子

  除此之外,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养儿防老”的观念。清代文学大家李渔在《连城璧》中写道:“银子就是了,天下的,那里还有孝顺似他的?他是古今来第一个养志的孝子”,没有没关系,踏实挣钱说不定过得更好,可谓封建时代的“丁克一族”。与此同时,堕胎、绝育与避孕开始流行。这样一来,人口的增加速度减缓了不少。

  图/不如银子

  清代江南地区的人民可谓自己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