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如何崛起的?秦国的三部曲发展历程!
秦国崛起的三个阶段是怎么样的?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秦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秦国以递增的趋势不断变得强大,从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崛起。而秦国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那么秦国是如何崛起的呢?
今天就来简单说一说秦国的崛起之路。
第一阶段:从平王东迁到秦穆公时期
秦国人的祖先原先是给周王室养,周孝王认为他们劳苦功高,就把秦邑赏赐给了他们。于是,秦成为这些人的族称,但这他们建国还为时尚早。
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後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
时间一眨眼来到周幽王时代,这位多情天子为了博美人一笑在历史上留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时代发生了“镐京之变”,在这场中周幽王被,西周灭亡。
伴随着西周灭亡的是一个契机降临到了秦人头上,“镐京之变”爆发时,秦人的首领秦襄公派兵进入镐京援救周王室。周幽王被以后,各诸侯拥立姬宜臼为周平王。
由于镐京在战乱中已经残破不堪,再加上戎猖獗,周平王因此决定东迁洛邑(洛阳),秦襄公于是一路派兵护送周平王到了洛邑。
有感于秦襄公的意,周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赏给了秦襄公,虽然那里居住着大量的戎人。但最重要的是由于秦襄公对周王室做出的贡献,周平王便把秦襄公封为了诸侯,秦国由此建立。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史记·秦本纪》
秦人虽然获得岐山的土地,但是那里居住着大量的戎人。所以秦人开始了和戎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经历数代国君的努力。秦国人击败了戎,收复了土地,由此在西陲之地站稳了脚跟。
临至秦穆公继位时,秦国已经成为称霸西陲的一个新兴强国,其地域版图已经扩张到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开始与晋国接壤。
第一阶段是秦国的建国时期,秦国在西陲站稳了脚跟,不断的发展国力,打牢了国家基础。因此秦穆公继位以后开始谋求向东面的中原发展。
第二阶段:秦穆公到秦孝公时期
秦穆公继位以后,开始谋求向东面发展,进而称霸中原。不过当时还有强国挡在了秦国和中原之间,那就是老牌诸侯晋国。
彼时的晋国在晋献公的率领下达成了“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巨大成就,成为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之一。秦国作为新兴强国,一时也难以与晋国争个高下。
于是秦穆公开始谋求和晋国达成友好合作关系,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这样一来两国的关系就不一样了,晋献公是他的老丈人,那么晋国自然就成为了友邦之国。
不过历史证明秦穆公没有那么简单,随着晋国发生内乱,重耳,秦穆公相继通过扶持晋惠公、晋文公的相似试图达到控制晋国,从而东图的目的。
不过由于晋文公重耳的励精图治,晋国反而变得越发强大,硬生生的把秦国挡在了西面,导致秦穆公的东图计划化为泡影。秦穆公去世后,秦国进入了长达百年的衰弱期,再也无力东图。
不过虽然东面的发展受到阻挡,但秦国在西面继续进攻西戎,并且击败西戎王,使得秦国的国土再次向西面大幅度扩张,奠定了秦国在大后方的稳定。可惜的是,由于晋文公的横空出世,导致秦穆公在东面无所作为。
及至秦孝公即位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甚至一度被各诸侯嘲笑为夷戎。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史记·秦本纪》
不过彼时的形势对秦国却是大大有利,因为晋国在“三家分晋”后已经不复存在,晋国一分为三大大的减轻了秦国东进的压力。因此秦孝公决心重振秦国,他招贤纳士,任用商鞅进行改革。
秦国因此开始走上复兴之路,在秦孝公的治理下,秦国很快就恢复了国力,其成就甚至超越了秦穆公,因为秦国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而那时的秦穆公不过是得到周天子赏赐一个金鼓作为激励。
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史记·秦本纪》
在经历这一番折腾之后,秦孝公以后的秦国相对稳定,国君贤明,秦国由此开始走上了其势不可挡的兼并战争之路,而战国也进入了极为精彩的连横合纵时代。
第三阶段:秦孝公到秦昭王时期
战国时代百国林立的状态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战国七雄之间的相互角逐和兼并,而秦国由于东进的意图非常明显,而且国力强大,由此成为众矢之的,各诸侯都联合起来反抗秦国。
秦惠文王继位后,任用张仪的“连横”之策,有效的击溃了各诸侯之间的合纵联盟,秦惠文王于识人用人,在他的任用下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这些人都帮助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秦国在版图上也在持续扩张。
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十三年,庶长章击楚於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史记·秦本纪》
不过,这一时期的局势依然处于胶着状态,而秦国尽管处于“一超多强”的地位,但是由于各诸侯经常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这让秦国也一时间难以吞并各国。
及至秦昭襄王继位后,任用范雎为秦国宰相,并且制定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政策,这一政策有效的瓦解了各诸侯之间的合纵意识,使得秦国能够集中精力蚕食三晋之地,有力削弱了赵韩魏三国的实力。
而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攻陷了洛邑,俘虏了周赧王,把象征王权的九鼎转移到了咸阳,正式结束了周朝的治。
於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史记·秦本纪》
这一幕也是非常的戏剧化,或许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当初给周王室养秦人最终灭亡了周朝,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秦人从当初只是给周王室养马,经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
从偏于西陲之地的一个小地方走出来,逐渐发展成为称霸春秋战国时代的强国,这其中蕴含了大量秦人的努力和心血。可以说,周王室衰弱的过程就是秦国崛起的过程。
至于为什么不把秦始皇算在里面,我认为秦始皇一六国是建立在几十代秦国君主努力打造的基础之上,正因为这些前代秦国君主的努力和耕耘,才让秦始皇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正犹如司马迁做出的评价:
秦之先伯翳,尝有勋於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间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
可见,秦国的崛起正演绎了什么叫白手起家,是一出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不过,秦人尽管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或许正如《道德经》中说的“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过于苛刻的政令并不能够维系这个大帝国的长久存在。
秦国消灭了六国,然而最终又在六国贵族掀起的浪潮中灭亡,叫人唏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