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盛行于什么时候?怎么判断景泰蓝的年代?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景泰蓝的年代辨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到景泰蓝小编觉得是的挺好看的,其实也有不少人喜欢,但是啊,这个景泰蓝的年代到底要怎么判断呢?还有这个景泰蓝到底要怎么辨别假呢?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可以来看看,一起来学学相关的知识,嘿嘿,你值得拥有!
如何判断景泰蓝年代
没有年号款识的景泰蓝,其年代可以参考其特征进行断代。
明代景泰蓝鉴定的基本特征是:
1.胎质为厚重的紫铜,珐琅釉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手感沉重。
2.烧成的珐琅釉色彩纯度很高,沉实而不艳丽飘逸,尤其是常见的蓝、绿、红等艳色,最能突出这一特点。
3.掐丝的铜片相对粗一些,打磨后能显出较宽的铜线。
4.铜丝表面的鎏金有一定的厚度。
5.珐琅釉上带有明显的鬃眼,大概与施料的粘稠度有关。
6.造型主要有碗、盘、盒、熏、炉、壶、花盆、烛台等,也有一些仿青铜器形如鼎、樽等。
7.多刻有年款。
清代的康熙、雍正两朝对于瓷胎画珐琅的贡献很大,而景泰蓝流传下来的较少。直到乾隆时期,将景泰蓝的制作推向了几乎与明代景泰朝并列的另一座高峰。清代景泰蓝主要以清中期的制品为标志,主要特征是:
1.铜胎为黄铜,明代的薄,清晚期的铜胎又薄于中期。
2.有效地解决了珐琅釉的粘稠度问题,所以清中期以后的珐琅釉上的鬃眼明显减少,甚至彻底杜绝。
3.珐琅釉烧成后颜色鲜艳亮丽,与明代的珐琅釉发色的亮度有明显的提高。
4.鎏金色明黄耀眼,厚度较薄。
5.铜胎上的掐丝较明代细,显出转折的灵活性。
6.装饰纹饰以繁复密集为风格特征,图案以花卉、禽鸟、吉祥饰物和人物为主,题材广泛。
7.陈设器造型有些与当时的瓷器相接近,大到屏风、桌椅、绣墩、花觚、花盆、花瓶,小到碗、碟、杯、盘、鼻烟壶、文房用具,几乎应有尽有。
清代景泰蓝制作的大趋势是早期的康熙制作基本延续明代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传世品的数量也不多;中期的乾隆各种工艺品的制作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景泰蓝出现了明景泰以后的第二个高峰期;嘉庆后逐渐道衰式微,质量下滑;至光绪海禁解除,允许商品外销,景泰蓝的制作于是迅速得以复苏,除了原清廷的御制外,民间也出现了制作作坊和商号,最著名的就是北京的老天利、静远堂、志远堂,咸丰时期的老字号如天瑞堂、德兴成等也大有老树新芽的萌发态势。
时期的景泰蓝制品很多,相之下,工艺变化较突出的是机械代替了手工,原来依手工碾捶出来的器形,已经变成机械的磨具闷压,这是判断与清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铜胎更薄,珐琅釉层的颜色漂浮,与明清时的制品相较,既没有康熙前的沉稳纯质,又没有乾隆时期的华丽堂皇。现在民间流传的普通品,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一时期。由于施釉很薄,所以稍有磕碰,就能脱釉见胎。仅从施釉的薄厚上,就能对出制作年代的早晚。
景泰蓝本来就是一种品格很高的工艺品,由于长期垄断在皇宫与上层人物之间,所以我们现在观察清中期以前的传器,仍能感受到华而不俗、靓丽中带有庙堂正气的气格存在,晚清时期开始逐步走向了各阶层,尽管用料不如皇室御制讲究,但是制作仍然精美细致,看不出大的工艺瑕疵。自上世纪中期以后,景泰蓝大批量生产,基本上到了泛滥成灾的境地,至今已经失去了原来所具备的审美感觉,沦落为廉价的工艺品。在这一段时期的作品中,较容易与晚清混淆的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出口仿古产品,表面包浆与相近,做工有时好于,使收者尤其应该注意的。
景泰蓝如何辨别假
一看特征:明代珐琅器由内廷御用监烧造,有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两种,有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仅见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年号。清康熙时期的掐丝珐琅分为粗丝淡釉和匀丝浓釉,掐丝明代细密均匀,釉色虽不及明代,但胎骨厚重坚实,器形以杯、碗、盒、盘、炉等小型器为主。
二看铜胎:珐琅器的铜胎主要有两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铜胎是锻打铜胎,另一种是錾胎。正的珐琅器讲究胎薄平光,当前市面上的高仿珐琅器如果是锻打铜胎,可以达到胎薄体轻,须小心对待,如果遇到的是铸胎器,胎体厚重,拿在手中便知伪,容易判断。
明代早期胎骨略厚,中晚期趋减薄。清代从康熙时起,胎骨厚重坚实,到清末减薄。明代器物掐丝常有断现象,而清代由于铜质精纯并提高了烧制和打磨技术,这种现象基本消失。明代器物镀金较薄,常有磨脱现象,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镀金厚重,镀金技术远胜于明代,至今器物的镀金仍光彩照人。
三看包浆:区别老珐琅器与高仿器皮壳的新老,要先看老光是否自然,再看包浆是否一体,最后看手感有无生涩之感。
新做珐琅器的釉面多用细砂纸或研磨砂、研磨膏揩磨,先研去贼光,再用酸与、松香水或混合溶液强化咬蚀处理。所咬蚀旧色较容易辨别,仔细看上去:一是色不正,二是不均匀,三是手摸生涩。
四看款识:珐琅器的款不是随意题写的,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定。不同年代有着不同年号的款识,家可以根据字形、字体等方面加以鉴别。现存明清二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铸錾、掐丝和刻款三种。
目前明代见到的官方纪年款识只有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如遇到有纪年如成化、弘治年制的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明宣德时期珐琅器的款识形式有铸錾款、双勾款、和珐琅釉烧成三种。款识书体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其中以楷书占绝大多数。字数有“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四字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款识排列形式有直单行、直双行、直三行和横排。这一时期的款识位置有的在器底,也有的镌刻于器物的口沿、盖沿或内边缘处。款识书体庄重隽秀,与同时期的金属器和瓷器款识相似。
清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制款方法有铸錾,有刻,还有镂空款等。款识书体包括楷、篆、仿宋等(仿宋体始见于乾隆时期),其中以楷书居多。字数有四字和六字。框栏形式多为正方框和长方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