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司马王允一女二许,曹表里不一!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时期小人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小人物命运一般是大人物获得地位、财富、名誉的工具,他们大多像江面上失去桨舵的小船,只能随波逐流,毫无主宰命运的能力和资格。

  东汉末年,黄巾直接动摇了大汉王朝的治。首先是董卓作乱,带着他如狼似虎的“西北军”闯入长安,烧抢掠。董卓内怀不臣之志,大搞恐怖治,秽乱后宫,遭到人神共愤。

  司徒王允使用美人计,一女二许,用一貂蝉激起董卓和吕布反目为仇,除了董卓。

  但是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手里握有队伍的军阀们不再勤于王事,而是奋力抢地盘,于是中原地区生灵涂炭,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啼”的惨状。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王朝将亡未亡之时,百姓更苦。

三国时期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司马王允一女二许,曹表里不一!

  乱世出英雄。曹在风起云涌时代浪潮之中脱颖而出。他剿吕布,败刘备,灭刘表,降张绣,袁术,……“

  挟天子以令不臣,让他占尽了天时,郭嘉、荀彧、曹、夏侯霸,谋士武将让他占了人和,而唯上让他吃不香睡不着香的就是兵强马壮的河北袁绍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

  袁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袁绍这个人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袁绍部下许攸来投曹,许攸果没有辜负曹的倒履相迎,献计给曹,火烧乌巢,断了袁绍的补给。袁军自乱,袁绍不战而败,把10万大军扔下,自己带了800护卫仓惶逃回河北。

  当然,我写那么多不是重逢曹“以少胜多“的机智和英勇,而是官渡之战后续工作一个侧面来看生在三国时代百姓是多么的悲苦。

  官渡之战后,袁绍只是损失了七万兵而已,其实袁绍的实力并没有因此减弱多少,袁绍依然占据着冀、青、幽、并四州,部众还有几十万。

三国时期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司马王允一女二许,曹表里不一!

  袁绍对于曹来说,依然是威胁他一北方的最重要对手,因此曹并没有歇兵,而是兵发青州,攻打袁谭

  袁谭是袁绍的长子。袁谭在平定河北过程中屡建战功,是一位能征战的将军,也非常富有计谋,但是袁绍因为偏爱小袁尚而废长立幼,引起袁谭不满,兄弟相残。

  兄弟对决之中,袁谭灭了袁尚。当然曹明里暗里也出了不少力,现在只剩下袁谭,曹掉转枪头开始收拾袁谭了。

  可是袁谭并不是好惹的,依据黄河天险,负隅抵抗,竟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差一点崩掉曹的两颗门牙。

  当时正值正月,是北方天气最冷的时候,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曹的战船根本就无法通行。

  于是曹四处征集民夫来凿冰。这些方圆几十里的农夫像猪羊一样被赶来,他们衣不蔽体,面黄肌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当时逃亡的民夫很多,于是曹下达命令,道:“如有敢逃跑者,斩!“

  人们阅读历史只关注英雄,很少人去注意英雄屠刀、战马铁蹄下百姓的死活。《三国志》却在无意之中记录了下一个被人忽略的细节,无形中给这部史书增加了一点平民的烟火气。

三国时期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司马王允一女二许,曹表里不一!

  《三国志》里写道:有一位村民因为不堪苦役,于是半夜里逃跑了,可是他迷路了,又阴差阳错地回到了工地。

  按照曹律令,逃跑是要砍头的。他于是灵机一动,跑到曹跟前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他说:“丞相,我逃到半路,又一想,曹公灭袁绍,打袁谭,是替天行道,是举,我怎么能逃跑呢,于是我又回来了,请丞相饶恕我。“

  曹表现非常宽仁,说:“命令是我下达的,不遵守恐怕难以服众,现在你回来了,再了你,又不仁。这样吧,你偷偷回去吧,不要让士兵看到。“

  那位村民看曹如此和蔼可亲,感激涕零,磕头如啄米,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曹大帐。

  这位村民似乎捡回了一条命,可是如果你这样想,你就太低估曹了。

  《三国志》上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彻底暴露了曹的伪和滑。

  “后,民为吏捕,之!“

  这个村民逃而又回的消息是谁泄露的?是乡人出首,还是自我暴露,还是曹指使的呢?无人知晓,总是史书上没有写,我们也不好妄加揣测。

  我揣测是曹看着那个感恩戴德的村民,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向身边的卫士一使眼色,那个士兵心领会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主管的官吏。

  于是官吏把那个村民抓住,做了一只掉给猴看的““!

三国时期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司马王允一女二许,曹表里不一!

  从这位不着姓名的小老百姓的遭遇,你就可以看出那些口口声声为百姓谋福祉的治者是多么虚伪。

  乱世之中,老百姓又是多么的悲惨,他们的命一钱不值,只是英雄豪杰实现一己私愿的工具。当我们阅读历史,仰望英雄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他身边倒下的那些堆积如山的骨。

  这些人有的是他死的,有的是因他而死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