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差点害死夏侯惇曹很高兴!曹和夏侯惇什么关系?

  有人差点害死夏侯惇曹很高兴!曹和夏侯惇什么关系?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夏侯惇是谁?

  猛将

  复姓夏侯,名惇,字元让,西汉名臣夏侯婴的后裔,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相传夏侯家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曹祖父曹腾因为家里穷,到宫里当了宦官,因为混的不怎么如意,回乡后,亲戚们对他冷嘲热讽,还瓜分了他的财产,正穷困潦倒之时,夏侯家收留了他,还把家族里的一个小孩过继给曹腾,好延续曹家的香火,这个小孩就是曹的父亲曹嵩。从那以后,曹家和夏侯家就好的像一家人似的,夏侯惇一直将曹当成自己的哥哥,他俩关系就能有这么近。

  夏侯惇其人也很有本事,

  十四岁时乡间学艺,因有人侮辱了他的师父,他就敢手刃仇人,十四岁就能如此厉害,夏侯惇本事如何已经可想而知,就这样的人,曹刚起兵讨伐黄巾军时,夏侯惇就跟随了他,从副将起家,作到校尉、太守、将军、前将军、大将军,在曹南征北战、西讨的过程中,夏侯惇多建奇功,成曹麾下一个相当重要的将领。

  从这个层面讲,夏侯惇之于曹,既有亲戚关系,又那么有本事,曹对夏侯惇应该惜之如命才是,可有人差点害死夏侯惇,曹不但不严厉的惩罚
,还很开心,他开心什么?是夏侯惇跟曹产生了什么矛盾,才让曹如此讨厌他吗?

  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夏侯惇

  历史上的夏侯惇,并不像小说里说的那么有勇无谋,相反,他很喜欢学习,喜欢读书,对读书人非常尊重,除此之外,还生活简朴,曹有什么赏赐,一律分给手下军士,一辈子不置私产。有武功,有知识,清廉、爱兵如子,曹将之拟为春秋晋悼公麾下名将魏绛,而且大家也承认,这种拟一点都不夸张。

  正因为如此,曹是一直将夏侯惇当一位可以挡一面的方面大员来使用的,每每出征,都喜欢留夏侯惇镇守后方,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夏侯惇镇守后方的时候。

  公元193年,曹在山东兖州站稳脚跟,之后,便派人到琅琊迎接父亲曹嵩。曹嵩很讲排场,带着妻妾财物,浩浩荡荡的路过徐州,徐州刺史陶谦想讨好曹,派兵随行护送。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派出去的部将张燕眼红曹嵩的财产,竟然在半道上把曹嵩给了。

  曹听说以后能干吗,很固执地认为死父亲就是陶谦指使的,从而在当年秋天,亲自带兵,命令全军挂孝,浩浩荡荡征讨陶谦,对陶谦进行报复性打击,临走之前,为了保障老窝的安全,特地将夏侯惇留了下来。

有人差点害死夏侯惇曹很高兴!曹和夏侯惇什么关系?

  起兵

  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徐州战事进展顺利的时候,长安李傕、郭汜之乱后逃亡到山东的吕布突然发难,兖州辖下陈留郡太守张邈,听从了吕布谋士陈宫的游说,突然起兵背叛曹,并打算支持吕布当兖州刺史。

  有了张邈的支持,吕布更是如虎添翼,很快打到兖州小县甄城,为什么?曹家眷都在甄城,如果吕布拿下甄城,就等于掐住了曹的咽喉。

  夏侯惇能干吗,立刻率领精骑火速驰援,但吕布根本不想跟他正面交锋,攻打甄城是陈宫的主意,目的就是诱出夏侯惇,然后乘虚夺取兖州。

  就这样在半道上,夏侯惇倒是跟吕布派出来拖延时间的游骑打了几架,好容易到了甄城,甄城是安全了,可很快就有探马来报。

  吕布已经乘虚夺取了兖州,夏侯惇心里这个恼火,那是喘息未定,立刻火速帅兵救援兖州。然而等他赶到时已经晚了,吕布已在兖州大肆掳掠一翻,补充了点给养后跑了。

  攻城

  你问他为什么不占领兖州,不自己当刺史,吕布不傻,他知道凭他那点人马,占了也守不住,无非是白白的浪费军力而已。夏侯惇没有办法,只能进城灾后重建,然而刚一进城,就有一大拨人过来投降
,其中还有几个较有名的将军,说是张邈、吕布的人马,因为知道这俩人迟早打败仗,所以早点过来投降,也好为自己谋个前程。

  夏侯惇想也没想,过去热情的接待,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刚走到跟前,怪事发生了。

  这些人便一拥而上,猝不及防的抓住了他?

  为什么?

  逃兵而已,想抓住夏侯惇勒索点财物,夏侯惇就这样一个不小心上了当,当了绑匪的俘虏,将军被抓了,底下人怎么办,乖乖答应绑匪的要求?一般人当然会如此,然而夏侯惇的部将,一个非常勇敢的猛人不干了。

  他是谁?

  韩浩

  韩浩,三国演义里也出现过几回,基本上属于领盒饭的,但事实上呢,这个人很了不起,是夏侯惇亲自向曹推荐的人才,现在是他手下一位很得力的部将。

  按说夏侯惇对韩浩有知遇之恩,如今夏侯惇落难,韩浩应该想方设法的搭救才是,然而:

  夏侯惇被绑架之后,曹军是一阵混乱,可韩浩却表现得非常镇定,命人把住城门,拦住绑匪去路,然后带本部人马包围了绑匪,怒斥他们说:

  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

  什么意思?

  你们是罪大恶极吗,竟敢大将军,难道不想活了吗。以为有大将军在手了不起,哼,妄想,我等奉命讨贼,掉你们才是我应干的事儿,哪儿会因为一个将军放纵你们这些绑匪呢,完事之后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又转过头流着泪对夏侯惇说:

  当奈国法何!

有人差点害死夏侯惇曹很高兴!曹和夏侯惇什么关系?

  曹

  请将军谅解,我不会因为你而放过绑匪,只会用国法来处理这件事。

  说完这句话,就下令手下攻击。绑匪一看,怎么人质也不灵了,人家并肩子上,我们多少人也不够砍的啊。于是一个个吓得跪在地上,也是流着泪连连向韩浩恳求说:

  我但欲乞资用去耳!

  我们只想得到钱财,并不想伤害大将军性命,请你不要了我们。你瞧瞧,就这么你流泪,我流泪的,大家都哭了个稀里哗啦,那么,韩浩心软了吗?当然没有?

  那是大手一挥,兵士一拥而上,眨眼就把这些个还跪在地上磕头、流泪的绑匪砍了个乱七八糟。不久,这件事就被曹知道,假如当时绑匪心狠一点,夏侯惇不就领盒饭了吗?

  如此重要的人物,差点让他领盒饭,曹很生气,并且严厉的惩罚韩浩了吗?没有,

  卿此可为万世法。

  为麾下出了这么个能人很开心,所以号召大家都向韩浩学习,学什么?曹下令说:

  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颐质。

  今后遇有绑匪人质的,可以同人质一齐消灭,据说此令一出,曹治下,再也没人敢绑架人质了。

  这就是“此人差点害死夏侯惇”的故事,古人就是这么有趣,不被一时利弊蒙昏头脑,他们考虑的,往往都是长期有效,可以为后世表率的方法,也许,这就是鼠目寸光和胸怀大志的区别,可笑有人还担心夏侯惇会因此和韩浩结仇,韩浩以后官至长史、司马、中护军,被曹加封为万岁亭侯,拿下汉中后,还为曹执掌禁军,他是夏侯惇的部将,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能离开夏侯惇的提携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