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养廉银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年的钱大概可以买多少大米呢

  还不知道:清朝养廉银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网友们,

  养廉银,为清朝特有的官员之薪给制度,创建自1723年,本意是想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情事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银。

  养廉银的来源有地方火耗、赋税,因此视各地富庶与否,养廉银数额均有不同。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

  例如,弯弯地区巡抚刘铭传的年薪为155两,养廉银则达一万两。而总兵年俸67两,军事加给144两,而养廉银则为1500两。

清朝养廉银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年的钱大概可以买多少大米呢

  清代养廉银制度实际上设立在雍正、乾隆两朝。先期只发放给地方官,后期,京官也开始发放养廉银。

  清代官员的俸禄,承袭明制实行低俸制度。京官正从一品俸银180两,依照品级而递减。

  养廉银发放的形式主要是饭银,名目多样,如铜批银,也称为铜批饭银,是饭银的一种,时间较为固定,基本每两个月发放一次,全年共6次。

  其余的有头卯、二卯、三卯等饭银,从其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因当差而发放的津贴。各类饭银就是以不同名目发放的养廉银。

  除饭银外,官员还会有一些灰色收入,京官还有地方官员的孝敬。可以说,官员一年得到的银子远俸禄要多得多。

清朝养廉银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年的钱大概可以买多少大米呢

  清朝时期,一两银子的力是很大的,康熙到乾隆年间,最优质的大米在10文钱左右一升,1两银子是1000文。

  根据《清会典》记载,清朝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能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

  光绪十五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玉米、高粱、谷子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清朝时期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56.45斤。换算下来,光绪年间的一两银子可以107斤左右的粮食。

清朝养廉银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年的钱大概可以买多少大米呢

  清朝官员的收入如下:

  一品官、年俸180两,禄米180斛,养廉银16000两

  二品官、年俸155两,禄米155斛,养廉银13000两

  三品官、年俸130两,禄米130斛,养廉银6000两

  四品官、年俸105两,禄米105斛,养廉银3700两

  五品官、年俸80两,禄米80斛,养廉银2400两

  六品官、年俸60两,禄米60斛,养廉银1两

  七品官、年俸45两,禄米45斛,养廉银1200两

  以最低级别的7品官员的收入,45+1200=1245两(禄米不算),在康乾盛世能买18万多斤大米,即使在清末的光绪年间也能买13万多斤粮食。

  清朝康乾盛世年间,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生活大概5两银子(当时大米是不可能顿顿吃的,也吃不起),大概能买750斤大米,到了清朝末年,人民生活就更苦了。

  相之下,官员的收入是非常高的,没有养廉银子,官员都能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加上俸禄10倍以上的养廉银子,即使是清官,在当时也可以称得上富豪了,和珅之辈那就更是富可敌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