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ldquo;四方来朝rdquo;,番邦国中占城为什么国家热情忠诚?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番邦国中占城为何国家热情忠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动拓展外交空间,与众多亚非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使明朝出现了“四方来朝”的壮丽场景。而在前来朝见的各番邦诸国中,占城却显得极其特殊。
有明一代,虽然番邦来贡者众多,但却没有一国能像占城一般坚持不懈,有时甚至一年之内来贡数次。故而,占城与明王朝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双方使者来往频繁,为两国的友好关系以及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洪武初,立国未久的大明王朝,在对外方略方面努力推行和睦友好的政策,而占城刚刚与元朝结束大战,国力疲乏,故而选择与明朝建立和平外交关系
明朝刚刚建立之时,国际形势并不友好。一来由于北元残尚在,北方游牧部落和等国都愿意奉北元朝廷为正。二来由于元朝占据中原时一直与周围诸国不太友好,先后与本、、占城等国开战,致使各国对中原朝廷的印象极其不好。
所以,为了稳定新生的明王朝的国际地位。明太祖吸取元朝劳民伤财征伐占城、却没有取得任何、经济、文化效果的历史教训,一改元朝的军事外交,对周边国家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明太祖即位后,立即派遣使者到占城、、等国去宣谕:
“朕主中国,天下用安,恐番未知,故遣使以报诸国”。“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闻,姓氏虽异,抚字如.....”
洪武年间,明太祖又曾7次遣使出访占城,将儒家思想贯穿于外事活动,遗使祝占城、等国山川、颁科举诏于占城等国,并颁发朝贡的勘合文册,这就是明太祖播声教于域外的具体举措。
而对于明朝所释放出来的意,各国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本由于在与元朝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所以有些骄狂,虽然短暂承认了明朝宗主国的地位,但反复无常,使得明太祖朱元璋大怒,下令“片板不得下海”.北方游牧部落与虽有犹疑,但在朱元璋数次北伐大漠的军事威慑下很快就臣服于明朝。
而南部诸藩却完全呈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元末战乱时,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
明朝建立以后,虽然明面上接受了明朝的册封,认其为宗主,但实际上与明朝关系相当差。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国王陈昆,命令归还丘温、庆远等五县,但却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从此处于半状态。
而反观占城却又是另一个极端,因为占城虽然于相似,都曾于元朝交战,但占城毕竟弱小,加之与元朝的战争结束后本国元气也一直为曾完全恢复。
所以,当明朝向占城释放意时,占城很快就给与了积极回应,派出使节出使明朝,而且占城来使身份,多为王子、王叔、王孙等王族成员,充分表达了占城对明朝的尊重。
自此,占城与中国明朝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宗藩关系。而占城作为最早向明王朝“奉表称臣”的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国家中向明王朝朝贡最多的国家之一,赢得了明朝皇帝的友谊,早在明太祖时期,明朝就将占城列为“不征之国”。
二、占城与一向关系恶劣,但其国力却弱于,所以占城始终在礼节上对明朝“奉表称臣”,希望达到“奉正朔,保境而威其邻”的目的。
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占治地位的君臣、父子、上下等儒家伦理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君与臣之间关系的准绳,下一级要尊敬服从上一级,上一级则要恩惠体恤下一级。
这种思想延伸到明朝的对外关系就是宗藩关系,即周边国家对明朝“以小事大,事大以诚”;而明朝作为大国,对周边国家则行使册封和保护之权,播声教、施仁德于诸国。
占城之所以一直以来对明朝“忠心耿耿”,这种宗藩关系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自古以来,占城和其邻国之间一直都是龌龊不断,相互之间几成世仇。但是占城的国力却不过,在与的战事中,占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吃亏的一方。整个15世纪,占城都不断受到国的侵扰,占城举国上下都苦不堪言。
所以,为了寻求明朝的庇护,占城才会尽心尽力地侍奉明朝,以达到其目的:
“奉正朔,保境而威其邻”
事实证明,对于占城而言这个政策是非常成功的。
洪武时期,明朝虽然没有直接以军事行动打击,但也因为明朝的威慑而不敢直接进攻占城。永乐时期,明军更是二征,如果不是后期朱棣急心于北伐,很有可能因此灭国。
不过即便是此次战役没能灭亡,但也迫使归还了占城的国土,并且占城本国也在跟随明军征讨的过程中截获了大量的财富。所以,对于占城来说,侍奉明朝的付出远远不及其收获。
而且,即便是此后再次侵略占城,占城只要向明朝求救,明朝就必然会干涉两国事宜。为此,明朝也经常派遣使者出访占城和,或册封占城国王,或调解占城与的不和,或主动遣使赏赐以示友好,整个明代,遗使出访占城共30次,。
其中,明朝初期较为频繁。太祖洪武年间,占城共遣使二十七次。永乐年间,十九次。期间的朝贡频度远远超过明廷“三年一贡”的限令,连年入负,一年再贡的现象多次出现。
从这些数据就足以看出,在东南亚紧张的国际形势下,占城对明朝的依赖极重,这也就足以解释为何占城能始终坚持不懈地向明朝朝贡了,因为只有争取了明朝的支持,占城才有存活的可能。
三、占城在于明朝的朝贡贸易中赚取了大量经济利益和优势,这也是促使占城一直拥护明朝治的重要原因
占城热心于向明朝朝贡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朝贡本身。
朝贡本是中因古时候诸侯定期朝见天子,贡献方物,表示诚敬的一种制度。到了明代,朝贡早已失去它占老的含义,实质上既是海外蕃国与中国进行交往的一种特殊的外交形式,又是彼此经济互利的官方贸易活动,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明朝时期,航海技术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海上交通的便捷通畅,加之明朝对于占城一直采取和平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占两国频繁地进行使节往来和贸易交流。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占城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占城赚取了大量财富。
因为占城所处的东南亚地带正是地理学上所称的热带地区,所以此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国内很多特产在明朝都是极其畅销的珍宝。根据《瀛涯胜览》记载:
“(占城)气候暖热,无霜雪,常如四五月之味。木常青,山产乌木、伽蓝香、观音竹、降香。乌木甚润黑,绝胜他国出者。伽篮香惟此国一大山出产,天下再无出处,其价甚贵,以银对换。”
再加上中国古时候文化崇尚“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交往方式,用之于国与国间的关系更是“厚往薄来”。占城使者每次前来朝拜,回国之时,总是能够获得大量的赏赐和馈赠。这些赏赐和馈赠不仅包括实在的金钱利益,有时候也会反映为一种姿态。
如洪武十九年(1386年),占城国王派王子宝部领诗那勿前来奉表朝贡,贺万寿节,明太祖则专门派送王子行回国。
此举不仅加深了王子宝部领诗那勿在占城国内的威望,也向占城的强敌展示了明朝护持的决心,对于占城而言,这种姿态极其重要。
到明中后期,占城在与不断的交战中,国力弱,占城使者常遭到的阻击。在这种情况下,占城使者来朝后,为安全起见,请求明朝派人护送,明朝多次专门派使者或船只送他们回国,以示对占城的体恤与关爱。
所以,占城之所以如此积极热心于向明朝朝贡,维护明朝的正地位,其根本由于还是在于怎么做能为本国博得巨大的于经济利益,使得本国得以在强邻的压迫下得以勉强图存。
不过,即便如此,占城也是中国历史上传的友好往来国家,这一关系在明朝达到最亲密的程度,虽然最后因为占城的灭国而遗憾告终。但占城颇具特色的文化以及与当时先进的大明帝国的文化交流,对两国文化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出了不小的贡献。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