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曾三次御驾亲征想除掉此国,最后却把江山打丢了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隋炀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高句丽因畏惧隋的强大,不时在边境地带搞些小动作,致使文帝杨坚龙颜大怒,遂发兵30万攻高句丽,不料兵士大多死于半道,文帝隐不发,双方罢兵言和,一切如初。
文帝死后,次子杨广于公元604年迅速登基,改年号为大业,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隋炀帝。
大业三年(607年),高句丽遣使暗通突厥,正好被北寻的隋炀帝撞个正着,杨广召见高句丽使节,让他转告他们的大王,来一趟帝都请罪,一切既往不咎,不料高句丽软硬不吃。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以高句丽不遵番礼,召集天下兵马于涿郡共讨之,同时命令东莱郡建造战船300艘,水陆夹击。由于时间仓促,工匠夜浸泡于海水中作业,腰部以下皆生蛆长虫,工匠因此丧命者十之三四。
同年七月,天下兵马云集涿郡,队伍绵延千里,旌旗蔽空,人数超过百万,隋炀帝欣喜若狂,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向高句丽进发。
走了半年,终于到达高句丽,大军进攻辽东,由于将士提前得到通知,没有皇帝的许可不得擅自进攻,致使歼灭敌军主力的机会丧失,大军进攻辽东城,隋炀帝又下诏,一旦敌人投降,便不得再纵兵进攻。于是敌军抓住这个特点,一旦城池即将攻破便派人请降,隋军不敢进攻,他们便修补防御工事,整军再战,一个小小的辽东城,杨广麾下御林军苦攻数月,竟没有拿下。
来护儿率领的水军也于同年驶入大同江,由于轻敌冒进,大军主力险些被歼,此后来护儿便躲在战船上苦等大隋的路上增援。
于此同时,宇文述率领的九军30万人则渡过清川江深入高句丽腹地,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见隋军面有菜色,便诱敌深入,待隋军粮不济后退之时发起突然袭击,宇文述大败而归,渡过清川江时身边仅剩2700人。
前线接连传来战败消息的同时,大隋国内也开始爆发农民,为支援前线,无数的农民走向战场,田地荒芜,米价飞涨,加上污吏的残酷剥削,百姓聚众为盗,窦建德、瓦岗寨随之揭竿而起。为农民,隋炀帝班师回朝,一征高句丽以失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征高句丽,大军构建楼车,垒台等攻城器械进攻辽东城,就在城破在望之际,负责督运粮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叛,隋炀帝无奈秘密撤军,丢弃的物资器械不可胜数,高句丽不知虚实,远远跟着,来不及跟上大部队的隋军数千人皆。
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征发天下兵马三征高句丽,天下无人响应,路上逃兵无数,隋炀帝的人民基础丧失殆尽,此时的高句丽也吃不消了,遣使来和,隋炀帝遂罢兵而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皆没能达到最初的军事目的,反而致使国内农民风起云涌,数十万将士命丧疆场,被俘者无数,以至于唐初使节前往高句丽时“隋人忘之哭者,遍于郊野”。
回国后,隋炀帝妄图以血腥伐的恐怖政策,不料却激起更大规模的反弹,他不顾大臣劝谏,三游江都,还作诗云:“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殊不知这一偶然之举却将大隋一脚踹进了坟墓。
北方战火纷飞,而隋炀帝却在江都整天花天酒地,他自知时无多,还不时照着镜子口吐惊人之语,“好头颅,谁当之!”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名令狐行达绞死了炀帝,一代暴君最终自食恶果结束了其荒诞的一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