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交通运输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运输军用物资的

  古时候军用物资如何运输的,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朝在边境设置了“九边”,建设城池,并派重兵镇守。后人根据当时史料计,明朝长城一带有约80万驻军,该怎么保证这些驻军的军饷呢?

  一、军屯自给

  明太祖朱元璋最先想到的办法是实行军屯制度,让军人自给。在军队驻扎地附近,划出田地给军户种植,收获的粮食作为军用。

古时候交通运输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运输军用物资的

  不过,长城一带或沙漠化严重,或严重缺水,或是山地,或是高寒,屯田产粮不多,不够这么多军队消耗的。而且军队的主要职务是练,防守,打仗,北部边境冲突不断,军队也不能全心全力去种地。按照明人的说法,“率卫所军兵,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一九、四六、中半等例,皆随地而异。”

  总之,军屯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粮食。怎么办呢?

  二、军民齐运

  基于农耕文明产生的政权,帝王首先想到是用农民。军饷是农民缴纳的赋税,农民不光要缴纳赋税,还负责运送到指定的地方。颇有一段时间,施行的是军运。地方负责把粮食运到指定的粮仓,如淮安仓,然后由各地的官兵去押运。但是这个指定的粮仓距离百姓的故乡很远,有地方的百姓往返需要一年,这无疑会影响农业生产。

  于是,朝廷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用百姓运那么远了,官兵替你们运,不过你们需要加损耗的粮食,就是兑运。根据距离的远近,损耗的粮食也不同。有的一石粮食需要八斗,有的需要六斗。不愿意兑运也可以自己运。

  加损耗粮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实在是那时候运输能力低下,需要用骡马,需要很多人,路途遥远,骡马和人要消耗很多粮;而且粮车防水没有粮船好,被雨淋了要晾晒,晾晒又要被虫鸟啄,损耗着实不少。

  有时候,朝廷会雇佣人来运,给运费,还免除差役,这个还算挺人性化的。

  后来,明朝朝廷还想出了“冠带纳粮”的主意,百姓捐粮食给边关,封官。有时候西北干旱,军屯收获不好,边关极度缺乏粮饷,朝廷还鼓励江南富户捐粮换官,一千石换个总旗,八百石换个小旗。这是变相的卖官啊!

  可见粮饷问题把人逼得有多惨,卖官的法子都想出来了,还得劝着人来买。
朝廷也很无奈,他们要用自己手里值钱的东西或权力,拿来换粮食:差役豁免权、官位,还有一个,就是食盐。

  三、盐引开中法

  运粮实在太难太累人了,山西行省上书朱元璋说:“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人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如此,则运费省而边储充。”

  一小引就是食盐200斤,商人获得了盐引,可以此为凭,去两淮盐场兑换食盐。

古时候交通运输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运输军用物资的

  要知道朝廷组织百姓和官兵去运粮是有很高的行政成本的,朝廷需要派人去管理庞大的运输队伍,还要防范种种贪腐和弊病,还要为粮食防潮放火防鼠虫。而且这些人还耽误了本职工作,百姓不能去种田、官兵不能去打仗,都变成了运输队,对于明初百废待兴的和战乱难平的边疆,绝不是什么好事情。

  如果这些事都交给商人去做,多节省管理成本啊!此举利国利民利商,朱元璋便命令全国推广。

  这种打破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做法,便是在今天都很有启发意义。

  不为了以史为鉴,还研读史书做什么。聊过明朝军饷事,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若非有南北贯通的大运河,南粮北运将会难上加难,无论军运还是商运,粮食那么笨重,总是要跨越大半个中国从南往北来的。若是粮能直接运到边塞,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说不定再也不用担心北方强敌。

  今天,很多人说,高原和沙漠里人烟稀少,为什么还要修铁路修高速公路。甚至有经济学家质疑,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了。那些经济学家的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只看到了经济,看不到整个。官方需要面对的问题,可不止是经济,还有,还有民生,还有军事。若没有边疆的稳定,经济又从何谈起。边疆的稳定,又怎么少得了军用物资的运输。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