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时候店小二的会说ldquo;打尖还是住店rdquo;吗?
在影视剧或武侠小说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节,侠客长途奔波,途中到客栈休息。这个时候,店小二上来,“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就是落脚住宿,这个大家都知道。打尖呢?这个就不好说了。不过,古时候的客栈大都提供两种服务,或吃饭,或住宿。从这个角度理解,打尖就是休息吃饭的意思。《周礼》规定:“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馆,侯馆有积。”毕竟,吃饭休息是旅人最为基本的需求。
吃饭为什么说是打尖呢?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打发舌尖。舌尖是人的味觉神经最为集中和敏感的地方,打发舌尖自然是要吃点东西。这种说法明显有现代人的思维。二是“打尖”实际上就是“打火”。打火就是烧火,很明显烧火是要做饭了。清人福格《听雨丛谈》有载,“今人行役,于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寻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打火是宋元及明人的说法,常见于当时的小说及杂剧中。如,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兀那打火的婆婆,央做饭与我吃。”又如,《西游记》第八四回:“我们共有十个兄弟,我四个先来赁房打火,还有六个在城外借歇。”可见,打火既有生火做饭的说法,也有旅途中休息做饭的意思。
当然,途中休息吃饭,打火并不是唯一说法。有时候人们还将住店进食称之为“下程”。陆游《宿武连县驿》诗中描述“野店风霜装早,县桥灯火下程迟。”不过,下程的本意为设宴送别,所以引申为住店进食的情况并不常见。
到了清代,人们住店吃饭已经不怎么说打火了,而是说“打尖”。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打尖”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写进了词典里,并流行于清代的文学作品里。《疏证·释词·释言五》云:“打尖,昭人谓旅途小憩为打尖。”《镜花缘》有写“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宰鸭”。
一般而言,打尖住宿往往连起来用,至于店小二将这两者区分开来,严格来说是不恰当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来看现代的电视剧,无论以哪个朝代为背景,只要进店,店小二便说,打尖还是住店,其实是在忽悠大家罢了。毕竟,清代之前,人们可不这么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