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商永远斗不过官,沈万三就是个例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沈万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商人一直处于末流,不被上流接纳,纵使他们能够拥有价值连城的财富,成为民间的富豪,但在官家眼中,仍然是微不足道,他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整顿商家,但商人却无法有自救之法,明朝的沈万三纵使是飞黄腾达,妇孺皆知,是一个公认的厉害人物,最终却仍旧被官家整成了穷光蛋。

  朱元璋还未称帝时,已经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名气,当他占据江浙之时,沈万三自然不会慢待此人,以免得罪了手握军队的朱元璋,所以他送上了五千两银子和几万担粮食以表诚意,希望能够与朱元璋结交,但如今身为上位者的朱元璋看不上这一笔小小财富,他看中的是沈万三的全部身家,想方设法地想要拿到他的家财。

  于是在某个月的初一,他召见了沈万三,并且给了他一文钱,让他利用一文钱创造财富,第二上交两文,后天便是四文,大后天就是八文,如此类推,上交。朱元璋给他埋下了一个巨坑,等到沈万三回去算帐的时候,便发现他要上交五亿多文钱,他明白了这是皇帝看中了他的家产,于是他立马为国捐钱,希望皇帝能够看在他的诚心上放过他。

  洪武六年,他为南京修建城建出了三分之一的资金,这样看来他能够承受国家大型工程,确实是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哪怕他如此谨慎行事,也预料不到将来有一天锋芒毕露。如今南京城外有一座赛虹桥,相传这座桥便是沈万三的儿媳出资建造的,巧夺天工,宏伟华丽。

  沈万三本人曾经出资建造了很多石桥,为了展示他的财富,所用石料都是价值不菲,建成之后也被很多人赞赏过。富豪沈家,全家人都是财大气粗,儿媳便是如此,她想要证明自己建造的桥更好,便花费了很多钱财修建了一座石桥,果然花了更多的钱财修建的石桥更加宏伟华丽,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很多人将此叫做“赛公桥”,但更津津乐道的是翁媳两人竟然会在此事上一掷千金,不过最终还是为百姓造福了,所以一时间沈家出了很大的风头。

  沈家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财富呢?民间流传着三个说法,第一便是沈家种地发家,是沈万三的父亲辛勤耕作才换来了第一桶金,落到沈万三手里的时候,家中已经是不愁吃穿了,还有这很多的粮食稻米,恰逢当时战乱,北方涌现出很多的饥民,身处江南的沈家没有遭受战火,所以将手中的粮食卖给了饥民,迅速积攒了大批财富,循环往复,最终成为了当地的富豪。

  第二个说法是沈万三接受了一个人的赠送,那人给了他现成的财富,让他一跃成为富豪,那人便是长洲甫里的陆德原。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太小,从他的《陆德原墓志铭》一文中可以看出他家也是个富裕之家,继承了数千亩良田,还捐赠钱财资助当地的县学并且帮助家乡办起了书院,陆德原去世后,才八岁,虽没有合适的人继承,但让亲人继承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会赠送给一个无亲无故的沈万三呢?或许是帮助过沈万三,但若是说全部家财都给了他,这就不大可能了。

  第三个说法认为沈万三是海外贸易发家,这也是大家普遍认可的,著名的明史学者吴晗就是这样认为的,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攒财富,如此成为大富豪。不过若是将三种说法结合的话,也能说得通,种地确实让沈家吃穿不愁,而后陆德原也出资帮助过,而后着资助发展了海外贸易,不管怎么说,沈家确实积攒了一大笔的财富。

  弟弟沈贵是个明白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明白沈家的财富迟早会被皇帝盯上,所以他写信劝哥哥行事低调,必要的时候可以让沈家从事耕作,不要再显露锋芒了,但沈万三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只要通过捐钱让皇帝满意,那么朱元璋就不会除掉他,但他哪里能猜得到皇帝的深沉心思,皇帝早就看不惯沈家的财富,已经是暗中想方设法要铲除他家了。

  等到沈万三去世的时候,皇帝再次打击了沈家,下令增加江南一带赋税,又颁布了很多对商人不利的政策,如此被朝廷针对的沈家发展受到重挫,虽然不能再赚取钱财了,但着家中丰厚的财富,他们还能维持奢侈的生活。

  只不过这样让皇帝不满了,洪武十九年,他再次找到理由,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涉及到派争斗,将他们关禁了,沈家又掏了一大笔钱财进京打点,希望能够救出孙子。二十六年,沈家又受到蓝玉案的牵连,沈万三的曾孙等六人和女婿都被凌迟处死,经受了朝廷的针对,沈家能够存活多年也是不容易了,但最终还是破灭了。

  若是当年沈万三能够听从弟弟的建议,放弃家业,捐赠给朝廷,或许皇帝还会放过沈家。商人纵使拥有千万财富,但在掌握生大权的皇帝手中,仍然是不够看的,皇帝可以轻易让他们家破人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