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军制是怎样的?武帝时期为什么实行募兵制?
西汉的京兵按职责不同分为四部分:
一是南军,是负责皇宫各殿外至皇宫宫墙内的卫士,最高长官是卫尉,办公衙门在皇宫内,卫士们沿着宫墙扎营;因为卫士们驻防在皇宫
未央宫,而未央宫又地处长安城的南部,故此又称为南军。
南军在创建初期约两万人,至武帝时约为一万人;南军士兵从郡兵中的优秀者选调,一年一换。卫尉属下有一名南宫卫士令,帅南宫卫士;一名北宫卫士令,帅北宫卫士;左都侯、右都侯各一名,负责常巡逻;每个宫门各设一名司马,掌管进出宫的盘查事宜。
二是北军(又称屯兵),是负责守卫京城的驻屯军,平时维持治安,遇边警、内乱则以一部或全部出征,最高长官是中尉,因其驻地在长安城内北部故又称为北军,士兵也从郡兵中选调,具体人数不定,视时局时增时减。
武帝时曾经对京兵改制,中尉改称执金吾,加派监军御史辅助、牵制之,防止专权。执金吾通常有一支亲兵,称为缇骑,是一支全由骑兵组成的快速部队;执金吾下设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三辅都尉,职权范围由长安城内至京畿。
三是郎官(又称郎卫),类似于清朝的御前侍卫,负责皇宫中各殿内的护卫、陪同皇帝出巡,人数不定,最高长官为郎中令,武帝时改名为光禄勋。郎官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外郎,武帝时增设建章营骑(后改名羽林骑)、期门(后改名虎贲郎)、羽林孤儿(收养的战死将士的遗孤)。郎官通常选自西北诸郡孔武有力的良家子弟和功臣、勋贵之后,待遇优厚、装备精良、对皇帝无限忠诚,属于死士。
四是城门屯兵,最高长官为城门校尉,负责守卫京城长安的12个城门,人数不详。但如果遇有大规模战事,还会频繁补充兵员,主要形式有:谪发刑徒,又称为“七科谪”,即被判刑的人、者,入赘的女婿、在籍商人、曾做过商人的人,父母、祖父母有商贾市籍的人等是当时地位较低的人,随时会被充军,这些人多重利轻生,战斗力很强。
自武帝时实行募兵制,盖因武帝时用兵地方很多、“买复”(即交纳一定的钱粮或奴婢可免除劳役、兵役)盛,也因为募兵长期以此为生,大都受过良好的训练,战斗力较强。为了保证必须的军费,规定不能出“更卒”的适龄男子每人每年要交“更赋”300文钱;还有“算赋”。
15—5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120文钱,商、奴、入赘婿加倍,年满15岁的身女子要交600文钱(鼓励早婚早育以繁衍人口)。另外,武帝击匈奴时,因其辟地,粮转运艰难,故此征集边兵60万人、屯田(《史记。平淮书》),新设屯田校尉、护田校尉等职。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