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的那么多 为什么还立一个智障为太子呢
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他作为司马懿的孙子,基本上继承了司马懿身上所有的优秀品质。他把天下打得像模像样,作为晋朝的创始人,也做好了典范。但他这一代也是晋朝最好的一个时代了,到了他后面的子子孙孙时,就一个一个无用。
而正毁了这个国家的,是司马炎在立嫡时做出的错误决定。他有二十几个,却偏偏立了一个白痴当继承人。在一年灾年的时候,大臣们上报司马衷(司马炎的白痴)百姓们已经连稻米都没得吃了。他却不解道,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其之愚蠢,由此可见。
那么司马炎为什么要立这样一个做继承人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司马衷的母亲杨艳。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司马炎就没有逃出这个情字。杨艳活着时,司马炎对她非常宠爱,因此在妻子去世后,因为妻子的原因,就算他对自己的痴傻再多不满,他也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了司马衷。
再者,司马衷不仅是嫡子,而且在其哥哥早夭后他还是长子,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所以在当时的年代,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司马衷的舅族弘农杨氏与妻族贾氏都是当时极有权势的大家族,让他继位,也就拉拢了这两大势力,皇权可以更加稳固。最后,司马衷虽痴,但他司马遹非常聪慧。有他的帮助,他的皇位也能做得安稳一些。而司马炎万万没有料到后来会进行宗室的自相残,这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结局。
重要的是,当时几件立幼子的失败决策都深入人心,袁绍、刘表、曹选择了立长,司马昭也是。对于他们的失败结局,可能当时人都已经吸取了经验教训,当时基本已经形成了这方面的正确了。
这些多方面的原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司马炎的最终决策,他将自己辛苦打来的江山交给了自己痴傻的。但他最后还是失败了。
在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上,选立继承人一直都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在禹之前,一直推行的是选举制。而在他启掉选取的继承人自己登位后,就开始实行世袭制。而在确定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规则后,也造成了很多的麻烦。很多正有才能的人难以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而那些无能的人甚至葬送了国家,毁了所有前人的努力。后来在清朝实行的立嫡制度是在先帝死后再公布,这样,在先帝的观察下,有能力的人更可能能领导国家。但这个制度带来的弊端是,继承者们都自相残,让人心痛。
从此可以看出,司马炎立自己的白痴为继承者也进行了多番考虑。此中很多无奈,都难以解决。最终的失败也难以避免。所以在当时这些朝代中,立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问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