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充反对伐吴,为什么最后成了伐吴的帅?灭吴的背后有什么?

  贾充反对伐吴,为何最后成了伐吴的帅?灭吴的背后有什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

  一、灭吴良机出现,伐吴提议却遭反对

  魏景元三年(公元263年),蜀汉政权被曹魏所灭,共历刘备、刘禅二主。虽说蜀汉是三国政权中第一个被灭亡的,但有趣的是,灭亡他的曹魏政权,却早就已经精神灭亡了。自高平陵后,通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的经营,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家之手。借着灭蜀的巨大威望,司马昭于灭蜀次年(264年)被加封为晋王,其权势俨然如汉献帝末年的魏王曹。

  蜀汉灭亡了,卧榻之侧启容他人酣睡?晋王司马昭雄心勃勃,准备三年后就灭吴。他还特意给吴国皇帝孙皓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一天下的决心。但是,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突然病逝了。谁曾想到,他这一走,吴国又苟存了十多年。

  晋书: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

  司马昭长子司马炎继承了晋王爵位。仅四个月后,就逼迫魏末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在登基称帝四年后,也就是泰始五年(269年),司马炎让名将羊祜出镇荆州。羊祜镇荆州,是司马炎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新建的晋帝国要一天下了。但客观的说,此时伐吴并非最佳时机。吴国远蜀汉强大,地跨扬州、荆州、广州、交州四州,人口二百余万,可战之兵二十多万。而在吴国镇守荆州的,是陆逊之子,江陵侯、大司马、荆州牧陆抗。这是吴国最后的战神级人物。事实也证明,羊祜在荆州前线和陆抗对峙,占不到丝毫便宜。在272年,吴国西陵督步阐叛变,晋武帝司马炎派羊祜率大军接应步阐。内有叛军,外有晋军,陆抗却顶住压力,不仅成功平叛,还以劣势兵力将羊祜击退。有陆抗在,吴国很难短时间内被击败。

贾充反对伐吴,为什么最后成了伐吴的帅?灭吴的背后有什么?

  吴国大司马陆抗

  但是,灭吴良机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了:陆抗于274年逝世了。在荆州前线的羊祜大喜,于咸宁二年(276年)上书请求伐吴。他在奏折里说的很明白,“今江淮之险不如剑阁,孙皓之暴过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力,盛于往时。”同时,他认为吴国虽依长江天险,但是防线千里首尾不能相顾,只要突破一点,吴国防线就会全线崩溃。晋武帝司马炎心动,升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没想到的是,看似水到渠成的事情,却遭到了贾充、荀勖、冯紞等大臣的反对。此时的贾充,是朝中头号重臣,他持反对态度,导致朝中就只有益州刺史王浚、中书令张华、度支尚书杜预等少数人支持羊祜。晋武帝司马炎只得作罢。结果咸宁四年(278年),一代名将羊祜带着遗憾闭上了眼睛,临死前他推荐杜预接替自己。羊祜推荐杜预,除了杜预一直支持自己伐吴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杜预也是个难得的帅才。杜预因此升任镇南大将军,镇荆州。经过一些列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年)上书要求伐吴,结果又遭到了贾充、荀勖、冯紞的反对。主战派益州刺史王浚上书说:“臣在益州造船七年,臣年七十,死亡无。”杜预也不惜跟朝中反对派翻脸,在奏疏中尖锐的指出,贾充等人根本没有合理反对伐吴的理由,他们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以前就反对,现在只不过是嘴硬罢了。杜预的奏疏刚送到时,武帝司马炎正在跟中书令张华下棋。张华见了,推开棋盘说:“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诛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

贾充反对伐吴,为什么最后成了伐吴的帅?灭吴的背后有什么?

  中书令张华

  晋武帝司马炎看张华如此坚决,不顾贾充的反对,下令伐吴!晋国一中国之战就此打响。

  二、奇怪的灭吴战争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司马炎采用太傅羊祜(死后被追赠为太傅)生前拟定的计划,发兵二十余万,兵分六路进攻吴国。这六路大军从东自西分别是:

  镇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下邳向涂中进军;

  安东将军王浑自寿春向南进攻;

  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攻打武昌;

  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进军;

  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凌进军;

  龙骧将军王浚自巴蜀顺江南下,直取建邺。

贾充反对伐吴,为什么最后成了伐吴的帅?灭吴的背后有什么?

  灭吴六路大军

  要说这场灭吴战争的过程,只有四个字:摧枯拉朽。杜预一出兵,就攻占了东吴荆州、交州和广州。安东将军王浑率军打了整个伐吴过程中唯一一场硬仗,在牛渚(今安徽当涂北采石)歼灭了东吴丞相张悌率领的吴国三万禁军,吴国首都建邺震动。随后,镇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伷进抵长江北岸,与建邺城隔江而望,又击破吴国巡江水军。最威风的要数益州刺史、龙骧将军王浚,他率领八万水师一路由川蜀开至建邺,“兵甲满江,旌旗烛天”,吓得吴国皇帝孙皓直接向王浚投降了。此时是太康元年(280年)三月,灭吴战争只持续了5个月便结束了。

  但是,如果细究这场灭吴战争,也有四个字:怪象丛生。

  首先,最反对伐吴的贾充居然成为了伐吴帅!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副帅则是外戚,出自世家大族弘农杨氏的冠军将军杨济。二人率中军进驻襄阳,节制诸军。而最支持伐吴的中书令张华,却只作为度支尚书,总筹粮运。此乃一怪。

  其次,安东将军王浑在歼灭吴国禁军后,其属下扬州刺史周浚建议即刻进攻建邺。结果王浑却说,武帝只让他进攻江北,没让他渡江。如果贸然进攻,获胜未必封赏,失败就会受罚。于是王浑军滞留江北。而琅琊王司马伷也停滞不前,似乎不愿意获取这伐吴头功。不仅如此,王浑以自己是安东将军,军衔王浚的龙骧将军高,要求王浚听自己节制,不许进攻建邺。而王浚浚不听,借口“风大,船停不住”,直下建邺。结果,打下建邺后,王浑却不干了。他认为王浚不听自己节制,私自就攻下了建邺,抢了自己的功劳,将王浚告上了朝廷。而朝廷大部分大臣却认为王浑做的对,王浚以下犯上,应该押解京师。司马炎没有深追此事,只是斥责了王浚。此乃二怪。

  最后,在吴国败局已定,灭吴大功唾手可得之际,伐吴帅贾充居然上表请求撤军!贾充说,天气渐暖,江淮低湿,疾疫必起,应该立即班师。如果出了问题,“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镇南大将军杜预听说贾充上表后,急忙上表力争,恳请万勿罢兵。结果杜预的使者还没到洛阳,建邺的城墙上已然竖满了降幡。此乃三怪。

  更触目惊心的是灭吴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对“功臣们”的奖赏,是令人大跌眼镜:

  挂名总指挥贾充,因为最后愚蠢要求退兵,诚惶诚恐的向晋武帝请罪,结果被晋武帝轻易原谅。随后,贾充被增封八千户。弟弟贾混、侄孙子贾众都增加了封邑,他的另一个侄孙子贾畅被封为新城亭侯,还有一个侄孙子贾盖被封为安阳亭侯。从头到尾阻挠伐吴的贾家,借灭吴一门荣耀。

  贾家二号人物,反对伐吴的荀勖,被“强行”安了一个上下传达有功的功劳,其子和孙子被封了亭侯。

  贾家三号人物,反对伐吴的冯紞,在灭吴前被火速任命为汝南太守,跟着王浚的水师进了建邺,沾了个灭吴头功,升任御史中丞。

  王浑,被封为京陵公爵,他的弟弟王湛被封为关内侯,三王澄被封为亭侯。客观的说,这个还算公道。

  杜预,作为坚决的主战派,灭吴的第一主力,仅被封为当阳县侯。不光爵位封的低了,杜预本为宰辅帅才,却继续镇守荆州,没有进入中央。后来在太康五年(285年)被调入中央,却仅任司隶校尉。结果人还没走到洛阳,就突然病逝了。

  王浚,被王浑等大臣一顿诬告,差点成为第二个邓艾冤死。后被封为襄阳县侯,没有进入中央,从此再无功勋,以酒乐度,虚度年华。

  张华,本应跟进一步升任宰辅,却被外放到了幽州任职。

  可以说,灭吴之战后,反对派不仅继续掌握中央大权,还满门荣耀。而主战派,却赏赐微薄,并且全都被排挤出中央。很明显,主战派被晋武帝司马炎利用后无情的抛弃了。究竟为什么这么做呢?这背后到底是有什么隐情呢?

贾充反对伐吴,为什么最后成了伐吴的帅?灭吴的背后有什么?

  晋武帝司马炎像

  三、晋武帝司马炎的心病

  如果说晋武帝司马炎有什么心病的话,那可能就是自己的弟弟,齐王司马攸。

  做晋王时,司马昭一度想立司马攸做太子,继承司马家,原因有二:

  其一,司马昭一直认为自己继承的是父兄的事业,而司马师早死,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因此司马昭想立法理上司马师的嫡子司马攸。

  其二,史载司马攸“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尺牍,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宣帝(司马懿)每器之”。司马攸自身优秀,才能胜过司马炎。深受祖父司马懿、生父司马昭的喜欢。而他实际上是司马昭生的,传位给他,既成全了司马昭不忘兄长恩情的美名,又让司马昭毫无肥水外流、皇位旁落的失落感。何乐而不为呢?

  晋书·帝纪第三: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帝弟攸为嗣,特加爱异,自谓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将议立世子,属意于攸。何曾等固争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遂定。晋书·列传第八:初,攸特为文帝所宠爱,每见攸,辄抚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几为太子者数矣。

  但是司马攸为什么没有当上太子呢?因为贾充。

  平阳贾氏崛起于贾逵,是魏国时期出名的儒学大家。在曹魏时期官至豫州刺史、建威将军,阳里亭候。贾充是贾逵的,自幼袭爵,拜为尚书郎。如果严格论贾充的出身,按魏晋以及后世东晋南北朝时代的标准,平阳贾氏当为寒族。因为这个家族,到贾充为止不过两代人,根基太浅,根本不是世家大族。既无传承家学,也无累世两千石之功。但是贾家为何崛起如此之快呢?因为贾充投了司马昭,是后者的心腹。贾充在司马家篡位过程中,可以说是头等功臣。当年,魏帝曹髦亲自去讨伐司马昭,就是贾充下令让成济弑君。后来,名臣陈泰要求斩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不舍弃贾充,硬是压了下来。而在司马炎和司马攸的太子之争中,贾充支持司马炎。贾充在司马昭面前说话是很有分量的,这使得最终司马炎胜出,成为太子。

贾充反对伐吴,为什么最后成了伐吴的帅?灭吴的背后有什么?

  影视剧中贾充形象

  司马炎篡位登基后,由于自身毫无威望,因此只能依司马昭留下的班底。这也不怪司马炎,他刚被立为太子几个月,司马昭就去世了。然后又过了四个月,司马炎就篡位称帝了。这么短的时间,司马炎根本来不及培养自己的班底。所以,司马炎一登基就大封宗室诸王(主要还是自己的叔叔辈和辈诸王,因为自己太小)和功臣,笼络人心。贾充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晋朝的头号开国重臣。

  晋朝立国虽短,朝堂之上却早已形成了争。当时朝堂上主要有两,其一以贾充为首,主要成员有荀勖、冯紞、杨珧、王恂、华廙。另一派以任恺为首,庾纯、张华、温颙、向秀、和峤是这一派的骨干,而羊祜、杜预也和这一派走的很近。其实朝堂内斗,对于新登基的皇帝来说是好事,这样皇帝就可以从中驾驭,让朝政维持平衡。可偏偏,晋武帝司马炎有一个最严重问题:嫡长子司马轨早夭,之后成为嫡长子的司马衷虽被立为太子,但是智商有问题,群臣都认为他无法成为皇帝。

  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嫡长子智力有问题,再立一个正常的就行了。但是,群臣为了拥立之功,开始密谋,想让齐王司马攸成为皇太弟。理由也很充分,齐王司马攸是景帝司马师(追封的皇帝)的法理嫡长子,晋朝天下来自景帝(司马昭自己说的)。司马攸又是文帝司马昭(追封的皇帝)实际上的,武帝司马炎的弟弟,血肉至亲,而且一向贤明。于情于理,都应该司马攸当皇太弟。

  让朝局更加错综复杂的是,争的两派大臣中,都有支持齐王司马攸的人。帝国的首席大臣贾充,这个曾经帮助司马炎夺嫡成功的人,居然也支持齐王司马攸接替皇位。因为,齐王司马攸后来当了贾充的女婿。一次武帝病重,贾充就曾经密谋拥立齐王即位,只不过武帝后来病好了。而任恺、张华这一派,则几乎全部支持齐王司马攸。正支持司马炎嫡子司马衷的,只有贾充的荀勖、冯紞等人。

  太子虽立,可是重臣却心向弟弟齐王,这就让司马炎很头疼。于是司马炎玩了一个把戏,这就是著名的“贾充、任恺争事件”。泰始六年(270年),西北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发动叛乱,连败晋军,一时间西北凉州震动。当时,在晋武帝司马炎的有意支持下,任恺一派在争中占了上风。任恺上奏,应该派一位重臣去西北坐镇,并且推荐贾充,其实是想借机将贾充排挤出朝廷。晋武帝同意了,贾充眼看就要失势。

  这时荀勖向贾充建议说:只要与太子司马衷结亲,就可以留在京师。这是历史上相当诡异的一句话,与太子结亲为什么就能留在京师呢?之前,武帝有意的太子妃本是另一重臣卫瓘(一举平定钟会叛乱又害邓艾那位)的女儿,可卫瓘就一直出镇在外,不在京城。其实荀勖的话本意是:你与太子结亲,武帝才会觉得你有支持太子继位的可能,这样就会在争中继续支持你,自然你就不用被排挤出朝了。心领神会的贾充立刻将自己的女儿贾南风嫁给傻太子司马衷,果然晋武帝龙颜大悦,贾充不仅顺利留朝,不久武帝还将他的头号政敌任恺外放。

  请注意,在这件事中,唯一的赢家只有晋武帝司马炎。武帝司马炎,利用任恺,让任恺产生了自己在朝中可以战胜贾充的错觉。结果,逼着朝中重臣贾充与太子结亲。之后武帝又果断舍弃了任恺。不仅给太子找了一位得力的岳丈,同时又打击了支持齐王司马攸的任恺。看明白了么?灭吴战争中的种种怪现象,其实跟“贾充、任恺事件”如出一辙,都是晋武帝司马炎精心设计的。只不过,这一次,“任恺”变成了“张华、杜预、王浚”。

  四、晋武帝眼中的灭吴战争:都是棋子,只有自己是赢家

  让我们再次审视灭吴战争。这场战争,其实无论是晋武帝还是文武大臣,都知道一旦出兵,晋国必胜。但是群臣和皇帝的想法与其说不一致,实质上是不在一个层面上。

  贾充、荀勖、冯紞,要么已经是朝廷重臣,要么就是世家大族(荀勖就出自颍川荀氏,与荀彧、荀攸是同族)。而且他们多为文臣,伐吴这等大功基本上与他们无关,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而自任恺被排挤出朝后,任恺一派受重创,只有张华还任中书令,受武帝信任。张华虽出身寒族,家族势力小,但却名满天下。而与张华交好的羊祜(泰山羊氏)、杜预(京兆杜氏)、王浚(弘农王氏)却是大士族出身,这三家自东汉起就是累世两千石的世家。而能实现灭吴的恰恰就是张华、杜预这一派。

  因此无论是贾家,还是张华、杜预,两派都认为一旦灭吴成功,那就是举世之功,灭吴功臣进入中央取代贾家的地位简直轻而易举,尤其是杜预还是武帝司马炎的姑父。因此,贾充、荀勖、冯紞无论如何都要阻止伐吴,至少是彻底斗垮张华、杜预等人之前要阻止伐吴。事实也证明贾家的担心不无道理。灭吴后,张华声名显赫,朝中让其担任宰相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让杜预入朝辅政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因此,灭吴战争在晋国朝臣眼中,完全是争。至于吴国,在他们心中,早就是必灭之国了。早灭晚灭,完全取决于对自己一派是否有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贾家反对伐吴,为什么连到手的胜利都不想要。

  但是,灭吴对于皇帝司马炎来说,就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此时的晋武帝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依旧是如何稳固太子司马衷的位置,打击齐王司马攸,进而将齐王司马攸排挤出朝。晋武帝需要尽快灭了吴国,以获取巨大的威望,使自己能够主导朝局。这就导致,武帝必须用张华、杜预等人替他打天下。但是张华尽是支持齐王之人,一旦灭吴,这帮人进入中央,太子司马衷不就岌岌可危了吗?这样即便打下了天下又有何意义?

  所以,晋武帝司马炎才会用贾充为帅,维持平衡。灭吴成功后,可以用贾充、荀勖、冯紞分功,成功将张华、杜预等人在核心权力之外。也就是说,在灭吴事件中,张华、杜预等人就如同几年前的“任恺”,只是一颗让贾家产生危机感,被利用的棋子罢了。贾家越有危机,才会越依晋武帝,才会越支持太子司马衷。这就是为什么,灭吴后,正有功的张华、杜预、王浚却赏赐微薄的原因。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王浑在灭吴战争中的奇怪行为。王浑,出自世家名门太原王氏,是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曹魏司空王昶之子。同时,王浑的王济又是司马炎的姐夫。他在朝中威望很高,能文能武。最可贵的是,他没派别,坚决支持晋武帝司马炎。在伐吴战争中,贾家害怕被张华、杜预取代。而张华、杜预想着自己灭吴后可以进入中央秉政。而只有王浑和琅琊王司马伷一眼就看透了武帝司马炎的心:贾充有50%几率可以被拉到太子这边,而荀勖、冯紞一直站在太子这边。因此,无论如何,贾家绝对不会失势,至少暂时不会失势。而张华等人虽有大功,但是齐王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们与无缘。因此,王浑、司马伷就是不进攻近在咫尺的建邺城,而后王浑又摆出姿态一再攻击王浚,都是不想得罪反战的贾家,甚至是在讨好贾家。有人可能会问,王浑至于如此害怕贾家?君不见,灭吴后数年,功臣杜预在荆州任上一直不停的贿赂朝廷官员。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杜预说:“我不想从朝廷得到什么好处,只求朝廷权贵不加害我。”权贵是何人?贾家啊。

  王浑像

  然而,灭吴之战,最后的赢家只有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利用灭吴带来的空前威望,在两年后,强令齐王司马攸回到自己的封地。齐王司马攸抑郁而终,太子司马衷的位置终于稳固了。太子位置稳固后,贾家的领袖贾充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贾充虽然与太子结亲,但是依旧在太子和齐王之间摇摆不定(都是女婿,没办法啊)。也正是这份摇摆不定,导致武帝最终厌弃了贾充。而取代贾充的,就是出身名门弘农杨氏的三杨(三国时期杨修的那个家族),杨骏、杨珧和杨济。这三人不仅出自名门,还兼有外戚的身份。杨骏是另外二人的兄长,同时也是晋武帝皇后杨氏的父亲,是天然的。杨珧和杨济一文一武,因此,在灭吴之战时,杨家尚达不到位高权重,但武帝却让只是冠军将军杨济当副帅。这就是在给杨家刷功勋履历,来镀金。武帝驾崩后,杨骏取代贾家,成为了托孤大臣,杨家权倾朝野。

  这里再说个后记。太子司马衷即位后,贾充的女儿,成为皇后的贾南风,成功斗倒三杨,掌握朝政。而贾南风,却将自己父亲当年的政敌张华从外地召回朝廷,以宰相重任。灭吴之战后,武帝欠功臣张华的,却被自己的儿媳妇、贾家的女儿给补上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