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军事实力为什么会急转直下?相是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隆基时,唐朝的军事实力已达世界霸主水平,为何突然急转直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是,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无度,重用臣,,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或许是因为“半生昏庸”的缘故,很多朋友在探讨李隆基时,都将重点放在这位皇帝的风流韵事上,对他在位期间的举措鲜有提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李隆基在位期间,实行过的一系列兵制改革,以及这些改革对大唐王朝造成的影响。

  其实,在李隆基登基时,唐朝的军事实力已达到世界霸主的水平。不过,在李隆基晚年均田制的施行受到了阻碍,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逃兵,所以,唐朝的军事力量急速下滑,创历史新低。以至于,为了扭转颓势,李隆基标新立异地将府兵制度修改为雇佣兵制度,经过十年的调整与缓慢复苏后,唐朝的军事力量虽然没有回到巅峰,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唐朝的军事实力为什么会急转直下?相是什么

  随着唐朝发展到唐玄宗后期,府兵制的弊端逐渐突显,造成该制度被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贵族阶级侵吞兼并土地的情况越来越多,折冲府的兵员急速流失;

  其次,禁卫军的地位水涨船高,京师的防卫工作已被禁卫军接替,府兵逐渐沦为贵族的私兵;

  再次,唐朝发动的对外战争越来越频繁,边将问题愈发严重,士兵的粮饷得不到保障。

  最终,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府兵怨声载道,纷纷脱离军籍。

  天宝八年,折冲府向朝廷汇报,府兵已无法得到补充。鉴于这种结果,李隆基不得不开始考虑废除府兵制,开始采取雇佣兵制,也就是后来的募兵制。

  前文提到,唐玄宗末期,唐朝军事要面临的主要压力源于邻国。所以,募兵制的改革也从边境开始实行。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划分包括镇、戍在内的军区,对军区内的兵力进行一调配。根据《旧唐书》的记载,“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敬玄至洮河军,寻为吐蕃所败。”

  第二步,就是设立“节度使”一职,并完成各边境军区守将的制度化。

  第三步,就是彻底废除弊病丛生的府兵制,在边境全盘实行雇佣兵制。

  那么,唐朝会给雇佣兵怎样的待遇呢?

  每个被招募的士兵需要承担永久的责任,他们的亲属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田地。如果,士兵有需求,家属可以随时前往边境进行探望。这项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唐朝军队的募兵效率,而且使大唐境内的流民有了饭碗,极大程度地消除了隐患。

  随着募兵制的进一步实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也变得成熟起来。

  例如:我们前文中提到的“节度使”,该官职是边境军区权力最高的指挥官,同时,拥有辖区的行政权。由于,节度使的权力集中,所以,军区指挥官与士兵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军的战斗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募兵制实行后,在役的唐军数量虽然大幅度减少,但是,唐军的主力部队却变得稳定,唐军的作战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直接体现出这一点的,就是发生在开元、天宝年间的对外战争,在此期间唐军无往不利,边境形势也向更好的趋势发展。

  当然,凡事需从利弊两个角度观察,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

  接下来,笔者便来谈谈募兵制的弊端。

  节度使的权力集中,虽然,利于地方军区上下一心,但是,由于节度使本人的权力过大,所以,会出现军区逐渐脱离朝廷管控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度使就像是山高皇帝远的藩王,他们拥有辖区的绝对行政权,且手握重兵,与“土皇帝”无疑。后来,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节度使的崛起是最主要的原因。府兵制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朝廷可以牢牢管控府兵。

  既然是这样,李隆基为何要将府兵改为募兵呢?这不是在自毁前程吗?其实这是一个难题,对于李隆基来说,是选择一支对中央言听计从的弱兵,还是选择一支桀骜不驯的王牌军呢?显然,弱兵根本无法满足唐朝渐攀升的国防需求,所以,李隆基才会坚定地选择后者。

  笔者为何强调府兵是“弱兵”呢?这还得从府兵的特点讲起。

  简单来说,府兵战士并不是“专业”的,士兵更像是者。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府兵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劳动所得养活自己和亲人,与此同时,府兵还需不定期前往折冲府中“打卡”,参与军事训练。在打仗的时候,府兵需自行准备盔甲武器粮食,跑到前线卖命。

  我们不妨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样的军队的能上战场吗?每个出征的府兵想必都有这样的心理活动,老婆孩子还在家中担心,家里的田地无人耕种,自己要走几个月的路与千里之外的蛮夷玩命。只要唐朝战争不息,这样的子无休无止。

  当然,仅凭臆测来讲述府兵的弊端,显然是苍白无力的,笔者不妨拿出一些实的例证。

唐朝的军事实力为什么会急转直下?相是什么

  公元664年10月的战场上,都督刘仁轨向朝廷送去一封急报:“臣率领的战士们,大多是腿脚不利落的老幼病残,根本不是打仗的料,这群人整天琢磨着何时回家。大唐所有正值壮年的大好男儿,若家境殷实则行贿躲过征召,若家境贫寒则自残逃避征召。陛下,倘若再不将精兵送到战场,恐怕此战我们会落败。”

  所幸,在朝廷的支持下,一批精兵强将被及时送到战场。饶是如此,这场战争仍持续了数年,直到公元668年九月,平壤被唐军攻陷,这场战争才取得了令大唐满意的结果。此后,唐朝在平壤建立了安东都护府,进一步扩大了大唐的版图。此时此刻,唐朝的疆域已达到巅峰。每个中国人在看到这段历史时,都会不由自主的血脉喷张。

  然而,版图越大,责任越大,给唐朝带来的国防压力也就越大。

  这场战争已充分表现出,府兵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战场,府兵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迟早会被更完的募兵制所取代。

  在今天的话题中,我们通篇都在讲述募兵制,但是,募兵制究竟是什么呢?

  这项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唐朝之前就已有王朝开始使用这种制度征召士兵。只不过,唐初的国家形势紧张,通过募兵根本无法及时征调足够的兵员,这才临时实行了府兵制。

  然而,府兵制是与均田制配套产生的,一旦贵族阶层进行了土地兼并,府兵制势必会随之土崩瓦解。与府兵制不同,募兵制招募的士兵则要“专业”得多,而且被招募的士兵无需自己准备武器装备和粮食,一切吃穿用度均由朝廷负责。

  除此之外,被招募的士兵会在闲时继续参加军事训练,不会因为战事停止而荒废训练,能够长久保持作战能力。

  显然,相于府兵这种“业余战士”,还是募兵这种“专业战士”更加谱。不过,“专业战士”极难管控,稍有不慎就会受人蛊惑成为倒戈相向的强敌。前文中我们提到节度使一职是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罪魁祸首”,募兵的性质就是使节度使一家大的首要诱因。

  士兵们常年接受军官的调遣和训练,对军队的归属感远胜于此前的府兵,而且,士兵对节度使的服从度极高。长此以往,便出现了军阀拥兵自重的情况。唐玄宗后期,节度使与募兵成为威胁大唐江山的两枚定时。随着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募兵的实力越来越强,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管控能力。

  最终,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举起反旗,悍然发动“安史之乱”,给大唐王朝留下了惨痛的伤疤。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导致大唐王朝走向末路的罪魁祸首,若究其根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又是李隆基改革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

  那么,我们能否就此将李隆基定性为导致唐朝灭亡的罪人吗?显然不能。

  因为,李隆基的初衷是正确的,况且,募兵制和节度使制的确加强了唐朝的军事实力,解决了困扰多位唐朝治者的边境问题。倘若,李隆基继续实行府兵制,虽然,唐朝不会亡于军阀割据,但是,却有可能会亡于外患。

  至此,府兵制与募兵制的问题已上升到内忧与外患的抉择中,直让人感慨“剪不断理还乱”。这个问题摆在任何人面前,恐怕都难以给出正确答案。看来,皇帝还不是好当的,李隆基在登基之初就已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境地中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以中庸的角度重新审视府兵与募兵之间的优劣。

  最后,笔者认为:这两种制度都是符合各自历史背景的兵役制度,完全没有可性。李隆基能够及时发现府兵制的不足,将兵役制度调整为募兵制,这样的眼光和手段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