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人会败给清朝人?一亿人被30万余人击败?
• 历史
从公年1618年,努尔哈赤公布讨明檄文誓师伐明,到公年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市,前后左右只有27年時间,清代便替代明代,当政了全部我国。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虽然明代中后期农民连续不断,内耗较严重,但清军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却基本上攻无不克,实际上依据历史文献记述,那时候清代的人口数量加起來只有30万,而明代的人口总数则为1亿。
人口总数的极大差别产生的立即危害次数多军力差距,那麼为何1亿明代人却败给了30万清代人呢?1个崇祯身旁的锦衣卫用4个字作了回应。
王世德字克承,在崇祯帝時期子承父业,世袭了锦衣卫指挥者佥事的岗位,因为长期性宿卫在崇祯身旁,亲眼看到了明代的没落败亡。
他在晚年时期写出了《崇祯遗录》一书,书中小结明代败给清代的缘故,仅4个字:“有君无臣”。
崇祯16岁继位时,应对的是苟延残喘的朝纲,国库里沒有闲钱,重臣们却富得流油,在明代末期好多个昏庸的皇上当政下,吏治早就错乱不堪入目,朝臣们热衷、聚敛財富,却彻底不管不顾国家。
虽然崇祯是1个勤于政务、衣食住行勤俭节约的好皇上,但凭他1人之力已无法挽救风雨飘摇的明代,加上他手下基本上沒有能用之士,才会最后让诺大1个皇朝越来越千疮百孔,变成了满洲人的囊中物,而崇祯皇帝也变成之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