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有什么地方?黑龙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黑龙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黑龙江,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的北部,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西北有大兴安岭,中北部有小兴安岭,东南部有张广才岭、长白山等山,东部有完达山。剩下的地区多为平原,黑龙江省东有三江平原,西有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北大仓。

黑龙江省有什么地方?黑龙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不过黑龙江还有另外一层所指,就是作为河流的黑龙江,这是很多人所忽略的,或是不太关注的。黑龙江省的省名就来自于黑龙江,(以下黑龙江省还称为黑龙江省,作为河流的黑龙江称为黑龙江。)在清咸丰八年(1858年)之前,黑龙江是我国的内河,但在此年之后,黑龙江成了清朝沙俄的界河,所以大家对黑龙江不是很熟悉。

  黑龙江有南北两个源头。发源于蒙古北部肯特山东麓的鄂嫩河(下游为石勒喀河)是黑龙江的北源,不过一般认为黑龙江的南源才是黑龙江的正源。黑龙江的南源在哪呢?大家较熟悉,就是内蒙古东北部的额尔古纳河。关于黑龙江南源的源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内蒙古东北的海拉尔河,一说是蒙古东部的克鲁伦河。著名的呼伦湖就在克鲁伦河与海拉尔河的交汇处南端不远,呼伦贝尔市的得名有一半源于呼伦湖。

  黑龙江如果从海拉尔河开始算起,全长约4440公里,如果从克鲁伦河算起,则长达近5500公里。即使不把克鲁伦河的长度算在内,黑龙江(以海拉尔河为源)的长度也位居世界河流长度的第十位。

  额尔古纳河是一条界河,河东是我国的内蒙古,河西是俄罗斯的外贝加尔边疆区,首府赤塔。额尔古纳河的两边都是山脉,河东是我国的大兴安岭,河西是俄罗斯的博尔朔夫山。额尔古纳河由南向北流淌,在内蒙古与黑龙江省交界处的河段汇入了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汇流后的河段,称为黑龙江(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

  黑龙江在古时候有很多种叫法,如黑水、浴水、石里罕水,满语则将黑龙江称为萨哈连乌拉。那么清朝的萨哈连乌拉为何又改称为黑龙江呢?很简单啊,在满语中,萨哈连的意思是“黑”,乌拉的意思是“江(大河)”,后来就改成黑龙江了。

黑龙江省有什么地方?黑龙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在清朝的时候,黑龙江北岸有一座名气非常大的城市,这就是雅克萨。关于雅克萨,就必须提到沙俄了。作为一个欧洲国家,沙俄却翻过亚洲与欧洲地理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向东扩张,西伯利亚广阔的地盘陆续被沙俄控制。如在明朝崇祯五年(后金皇太极天聪六年,1632年),沙俄势力就向东扩张到了西伯利亚三大河流中东部的勒拿河(西为鄂毕河,中为叶尼塞河),并在勒拿河沿岸修建了一座城市,就是现在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首府雅库茨克。沙俄的野心并没有因为扩张到了勒拿河而停止,他们希望继续向东扩张,但这么做就触犯到崛起中的清朝(前身为后金)利益。沙俄并不了解清朝的实力,并不在乎清朝的,不断在黑龙江流域制造事端,最终引发了康熙帝的愤怒。沙俄军占领了雅克萨,面对清朝勒令他们退出雅克萨的命令不理不睬,清军反击不断扩张的沙俄。在此背景下,清朝与沙俄爆发了雅克萨之战,时间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清军首领是彭春(也称朋春),栋鄂氏,带着三千精锐从黑龙江将军驻地黑龙江城(瑷珲或爱珲)溯江北上至雅克萨,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最终击败沙俄军。沙俄暂时无法向东扩张,只好与清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清朝也暂时保住黑龙江。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清朝自乾隆以后,国势衰,道光帝刚驾崩就爆发了太平天国,清朝国内一片混乱。1858年,沙俄强迫无能的清朝签订了《瑷珲条约》,条约规定清朝割让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与清朝以黑龙江为界,黑龙江下游重要支流乌苏里江以东的清朝地盘成为沙俄与清朝共管地区。仅过了两年,沙俄又逼迫清朝签订《北京条约》,清朝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沙俄。

  从此以后,黑龙江不再是我国的内河,而是成为中俄界河。俄将黑龙江称为阿穆尔河,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东北虎,因为活跃于我国东北与俄远东阿穆尔河流域,也称为阿穆尔虎。俄罗斯远东人口较少,只有几个大城市,除了本海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也就是黑龙江北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以及黑龙江入海口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值得一提的是,庙街以东隔着鞑靼/"gt;鞑靼海峡就是萨哈林岛(库页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