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头脑中对宋朝的概念是“积贫积弱”。其实宋朝一点也不穷,人家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王朝。宋朝虽然并不是尚武的朝代,但军事实力也不见得很弱,在募兵制的前提下,全国的士兵总数在宋仁宗时达到了最高的125万人。虽然和辽、西夏、金、元的战争中宋朝败多胜少,但是根本原因是领导层的政策问题,是兵官的能力问题,而并不是士兵们贪生怕死。其实在宋朝当兵很不容易,换做读者诸君,您还不一定能胜任呢。

  本文从宋代兵制、士兵来源、训练作战、士兵的劳役、士兵收入和士兵的心态等几方面,对宋代普通士兵阶层进行剖析,请读者对号入座,看看您要是穿越到宋朝,是否有能力去应征入伍,当一个合格的宋朝士兵。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一、宋朝的兵制

  秦汉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征兵制,每个丁男都要服兵役两年。但是到了汉代后期,随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人口大量减少,征兵相当困难,所以这种全民服兵役的兵制产生了瓦解,不得不以世兵制代之。也就是出现了以士兵为终生职业的军户,不但本人一生当兵,其子孙也必须世代当兵。

  到了南北朝时,由于治者对士兵的剥削越来越严厉,士兵生活非常困苦,大量的士兵逃亡,为了增加兵源,当时的治者不得不再次捡起“募兵制”这个法宝,很多将领招募的士兵成为他们的部曲,甚至是他们的私兵。

  隋唐时期,颁布了“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府兵制”。也就是国家分地给农民,农民必须替国家服兵役。可是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受到,出现了藩镇割剧,这些地方军阀大量募兵,壮大自己的实力,府兵制也随之瓦解。而藩镇通过募兵,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形成了军阀割据。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宋朝建立后,仍然沿袭唐末的募兵制,建立了禁军厢军。禁军相当于主力,是“守京师,备征戎”的精兵,厢军则是驻扎在地方上维护治安以及服一定劳役的。

  在宋朝,您如果能成为一名禁军,那您的收入会远远超过那些杂牌的厢军。禁军中又分“班直军”和“三衙军”两个大类,班直军的地位较高,特别是您如果有幸被分配到捧、天武、龙卫或者神卫四个指挥使之下,那您就是禁军中的“上禁军”,身份地位待遇都超过的禁军,厢军更是没法和您相。

  如果您时运不济,分配去当厢军,也不要急,得看您的兵种。宋代厢军有河清军、壮城军、桥道军、作院军、装发军、船坊军等等,从事各类官营的手工业、水利兴修、土木工程、信息传递等工作。如果您是“桥道军”,就相当于当了今天的“工兵”;如果您成为船坊军,那您就是光荣的海军成员了(当然,也可能是造船工)。厢军因为角色和任务不同,待遇和工作强度也不一样,只要您不是成为悲催的“铺军”,也就是送信的,您都有自我安慰的理由:因为铺兵才是最苦、收入最低的。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禁军中的班直兵,主要负责皇帝宿卫,基本上不用参加战争,待遇高工作轻松,是上上之选;禁军待遇较好,但打战时要上前线;厢军多以劳作为主,不用打战,但是地位低下,工作重待遇低。所以建议您要是穿越了,一定要去当“班直军”,切记切记。

  二、士兵的来源

  《宋史》记载宋朝士兵的来源有:“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在这些人群中,只有达到“合格”或者“破格”这两条标准的,才能成为禁军。

  “合格”指的是“身及等丈,体无残疾”;“破格”指的是“骁勇过人,武艺无敌”。也就是说,您必须身材高大,体无残疾;或者身材瘦小一点,但是武艺高强,才有当禁军的可能。如果您不符合以上条件,那您只能和那些“亡命”、“捕逃”、“盗贼”和“私贩”一起,去老老实实的当一个服劳役的厢军吧。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宋朝招募士兵次数很多,史书上都有宋朝每个皇帝募兵的记载。相之下,士兵的子弟更受青睐。这些人从小生活在军营中,耳濡目染之下,“最宜收刺”。而且招这些人从军,还能节省经费。宋朝的《武经总要》规定:“军士之家,子孙及亲弟侄,年十五以上,身无残疾,支半分请受,侯年及二十,据等配军”。也就是说,士兵的亲属十五岁之后,只要没有残疾,便可以从军进行各种军事训练,这期间发半饷;到了二十岁后,按照他们的表现,送到各个军种当兵,发全额军饷。

  士兵的亲属毕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全部需求,所以每到灾荒之年,宋朝都会大量招募灾民入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部分灾民的生存问题,避免矛盾激化,消除对王朝的潜在威胁。因此每次大灾之后,宋朝都会大量招募灾民入伍,即使有些灾民的身体条件差一些,也可以“听隶下军”。

  在一些特殊时期,宋朝也会花钱招募士兵。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是面临战争的威胁时才会采用。如宋宗咸平二年,面对辽国的威胁,就曾“以厚利召募正军”,只要符合标准者,“人加赐绢、布各一”,这次招募,共得士兵6726人。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我们在《水浒传》中经常看到好汉们犯了法,被“刺配充军”的情节,这其实是宋代对兵源的一种补充手段。宋代军队中高有专门的牢城营,收容那些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判充军的罪犯。这些罪犯虽然充军后也有了“士兵”的身份,但在军劳多从事重役,饷钱也正常士兵少,还常受军官或者老兵欺压。当然,这是他们犯罪的惩罚,没什么好同情的。毕竟这些罪犯不都是林冲或者武松,很多配军都是、的穷凶极恶之徒,当兵还是便宜了他们。

  三、士兵的训练

  “有兵不教,与无兵同;教而不精,与不教同”。为了保卫国防,完成任务,种类军事训练是一名士兵常生活的主要部分。

  宋代军事训练包括战术阵法训练和武艺训练两个方面。宋代以步兵为主,面对机动性极强的少数民族政权的骑兵,单个的步兵就是骑兵砍的活靶子,只有列阵对敌这一个办法,因此阵法训练尤为重要。阵法训练要达到“坐作进退,整肃可观;熟悉阵图,临敌能用”。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阵法训练首先要记住指挥官的各种旗帜以及这些旗语中的指挥信息。什么颜色的旗帜代表冲锋,什么颜色的旗帜代表撤退,一定要了然于胸,才能在战场上进退有序,一指挥。一个士兵如果“应进不进,应退不退,应坐不坐,应起不起,应簇不簇,应捺不捺,应卷不卷,应合队不合队,不应合队而误入他队”,或者在阵列中“言语喧哗,行列不齐,旌旗不正,金鼓不鸣”,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会被斩首示众。当列阵完毕时,士兵就要各守其位,不能乱进退,否则也是死罪。这些军纪,都是为了保证士兵在战场上能有效配合,协同作战,对抗骑兵的冲击。

  有了阵法,士兵还要进行武艺的技能训练。宋朝士兵以弓兵和弩兵为主,占士兵的八成以上,所以对射击技能非常重视。弓兵和弩兵在常训练中,主要练的是臂力和准度,以开强弓、中心者为第一等,有资格使用“神臂弓”,待遇也会相应提高。弓兵和弩兵同时也要练习短兵器,因为战场上总会有短兵相接的情况发生,此时就难以发挥威力,如果不会短兵器,只能让人宰割。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为了检验训练成果,每隔一定的时间便会在士兵中举行技能考核。考核中会给士兵评定优劣,与收入挂钩,屡次不合格者要受到相应的处罚。特别优秀的士兵,还有可能上调至“班直军”中,完成华丽转身。

  四、士兵的作战

  禁军平时地位高,待遇好,但是一旦打战,必须冲在前线。禁军中除了宿卫皇帝的“班直军”,的都有作战任务。

  作战的禁军有四种,一是普通战士,二是将领的亲兵,三是敢死士,四是后勤兵。

  宋朝诗人钱易有一首诗写的就是禁军中的普通战士:“曾见南兵苦,征辽事亦如。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山小埋霜骨,河枯胪腐鱼。黎元无处哭,丁户相疏”。可见一名前线的战士有多苦。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宋朝以步兵为主,战争中普通士兵的强度极大。不说别的,就是两条腿连续行军,也是现代很多人无法承受的。为了完成作战任务,连续强行军、多昼夜的连续作战是常态,而且战场上刀枪眼,死伤是普遍情况。宋朝面对以骑兵为主的辽、金等国,士兵的阵亡率很高,往往一场战斗下来,“士卒死者六七”。宋神宗元丰四年与西夏战于永乐城,宋军阵亡者就高达十一万。北宋末年,金兵太原,增援太原的宋军“横死者不知几数”。

  有些士兵在战场上侥幸没有战死,却成为对方的俘虏。但是宋朝治者根本不顾实际情况,对当了俘虏的士兵家属进行残酷报复,规定了“降贼者,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没其家”,想以此逼士兵在前线拼命。这种规定虽然由于种种情况执行得并不到位,但治者的凶残面目仍可见一斑。在宋朝当一个战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客观上说,宋朝在对外战争中的“敢死士”,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这些人大多身怀武艺,具有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情。他们往往担任前锋任务,冲在最前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表现可以左右战局的胜败。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吴阶手下就有一支三千人的“敢死士”,他们头裹黄布,特别擅长夜晚发动奇袭,在抗击金兵入川的两次战役中得金兵“死伤山积”,保全了南宋的西南半壁江山。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不得不说,“敢死士”是宋军中阵亡率最高的,这也是他们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是正是这些不畏生死的勇士,捍卫着的尊严,保卫着的国土,他们是英雄,应该被我们铭记。

  任何战争都离不开后勤保障,所以在禁军中,辎重兵和伙头军等等后勤兵虽然不亲自作战,但他们的贡献也不能忽视。

  “后勤兵”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按照宋制,“兵三万人,辎重六千”。也就是说,后勤兵在整个作战部队中所占的重约为20%。他们虽然不亲敌,但是对战局却起着很大的影响。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部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这是军事常识。与作战部队相,他们更加辛苦,战场上除了人的口粮,还需要大量喂养马匹的料,所以往往每个后勤兵要担负几十上百斤的辎重,他们对战争的贡献不能被忽视。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亲兵”是个数量很小的团体,但是军事素质最高。他们一般是高级官员或者将领的警卫员,皆是身材魁梧、武艺超绝又得到将领信任之辈。他们的职责就是保卫将领的安全,如果将领在战场阵亡,“战阵失主将者,亲兵并斩”,所以他们身上的责任也不轻。宋神宗元丰四年,泸州都监王宣的亲兵在战场上弃王宣而逃,战后就有十八名亲兵被斩首,其余四十多人都受到杖刑后发配千里的惩罚。

  五、士兵的劳役

  有些朋友会认为:“打仗太危险了,我还是当个地方上的厢军吧,毕竟小命要紧”。您先别急,看看宋朝普通厢军的服劳役情况再说,您看您是否能够受这种强度的生活。

  从宋太祖乾德元年“募诸军数千人,凿池于朱明门外”开始,那些杂牌军就成为宋朝服役劳动力的主力。此后的宋太宗又多次发动厢军和丁夫一起凿池浚河,并于太平兴国九年,将士兵代替民夫作为服劳役的主力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那一年黄河决口,数州受灾,宋太宗“以方春播种,不欲重烦民力,于是发卒五万人,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田重进总督其役”,算是正式将这一政策确定了下来。

  此后,宋朝厢军服役现象益增多,史书上的记载也是不绝于书。这些劳役的范围极广,有清洁城墙的,有替官府养,有负责城市卫生的,有担负“纲运”运输的,有修筑水利的,有修筑城墙的,不一而足。到了北宋中期之后,败是地方上新官上任,必然要烧三把火,大兴土木,这些工程基本上都是厢军的任务。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士兵人数众多,又有纪律约束,调拨方便,官府用得非常顺手。《文献通考》上说:“厢兵者,类多给役而已”,所以禁军主战,厢军主役,是宋朝军队的特点。宋代的官办制造业、织染业、修建业、官营屯田,都以厢军为主要劳动力。这种做法虽然对老百姓的干扰较少,有利于宋朝经济的发展,但是军队以劳役为主,不事训练,显然是本末倒置,使得宋朝的地方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弱。

  士兵服劳役时,劳动强度通常很大,时间也长,生活很是艰苦。如运输铜矿和铁矿的士兵“二人挽一车,铺五千斤,道路有雨雪泥水之艰,士座有风霜暴露之苦”。特别是冬季兴修水利时,士兵长时间站在河里,天气严寒,很多士兵被冻伤,“老弱呼号”,其状惨不睹。而监工的官员为了进度,根本不管士兵的死活,甚至出现不少士兵在劳役中死亡的情况。而官员为了躲避惩罚,将这些士兵的死亡说成是逃跑掉了,甚至隐瞒不报,来逃避责任。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很多士兵受不了这种艰苦的劳役,纷纷逃亡或者用自残等极端手段,来让自己丧失劳动能力,躲避劳役。虽然自残者会被送到牢城关押,但很多人还是宁愿坐牢也不愿意受劳役之苦,说明这种艰苦的劳役,已超出了人的受范围,士兵们的生存状况可见一斑。

  六、士兵的待遇

  士兵的待遇和他的兵种及职务有关。总体来说,“班直军”最高,禁军次之,厢军最差。

  宋朝理论上为每位士兵敞开上升通道,只要你作战勇敢,立下战功,就可以升迁。如北宋名将狄青就是从士兵升上来的,岳飞、韩世忠等人也是因功升迁成为将领的,但这种现象少之又少,一般人想也不要想。

  除去服役厢军,在盗贼攻城时能够“斩首”这种极端情况之外,一般的厢军只能在部队服劳役到死,根本没有晋升机会。厢军不上前线,就没有立功的机会,也就断绝了升迁之路。因此只有禁军的士兵,才会有积功升迁的通道。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禁军可以凭着战功的大小和战场上受伤的情况定级,这种定级的原则是“先功劳,功劳等以先后;先后等轻重,轻重等以金疮多者为先”。士兵的战功分成五个等级,可以从第五等开始累积,积到第一等者,可转为基层军官。而军官有五十二阶,也可以凭战功晋升,功劳特别巨大者,可以跨阶也就是越级晋升。

  但是这种晋升对一个士兵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别的不说,就说宋朝多次对外战争中,总是败多胜少,死敌军的数量更是有限,一名普通士兵有多少机会可以“斩首立功”?狄青、岳飞那样的天才总是少数,实际上一名士兵能晋升到第二阶或者成为最低级的军官,都是祖坟冒烟了。

  宋代士兵是职业军人,从军后便脱离生产,发的俸禄养家糊口。他们在从军之时,会发给他们一笔安家费,这笔费用在宋代每个时期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从一千钱到十千钱不等,同时还会发一匹绢或者布,总体上价值并不高。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当兵后,士兵的俸禄因职位和军种不同,差异很大。以宋宗时为例,“班直军”俸禄一年五千钱,禁军一千至两千,厢军通常只有三百文,甚至有些老弱厢军的军饷仅够买油盐之用。士兵的口粮也相差很大,禁军的口粮数量和质量通常都能保证,而厢军就经常被克扣,或者发一些陈粮烂谷,使得厢军的生活更加饥寒困厄。

  京城地区的禁军,事关国家颜面,着穿往往有保证。他们每年有两套春衣一套冬衣;但是厢军就会经常遇到军装发放不及时或者干脆不发的情况。宋代中后期,很多厢军冬天还是“身皆赤露”,生活非常困苦。

  为了保证兵源,也为了安定军心,宋代士兵可以娶妻生子。士兵的家属可以“住营”,就是随同丈夫住在军营,丈夫出征时,他们仍然留在军营生活。但是绝大多数士兵军饷有限,家属的生活非常清贫,特别是丈夫出征后,有些留营家属甚至得不到应发的生活费,生活更是艰难。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士兵上前线作战,随时有生命危险,家人担忧,很多军人的妻子相办法托人打听丈夫的消息,或者缝制衣袜,托人带到前方。当军队的信使来到军营后,很多军人的妻子都会围上去,打听丈夫的消息,一旦听到丈夫阵亡,“左右前后尽哭泣声”,听者无不落泪。

  七、如何评价宋朝军人

  宋朝重文轻武,军官们的地位尚且不高,军人的地位就更加低下。很多人都是生活不下去才投军,来解决生存问题。但是在面对国家危亡的时候,这些军人无论从军的动机如何,绝大多数都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宋朝的士兵有多难当?宋朝的兵制是怎么样的?

  北宋末年,金军围困开封,宋钦宗一封蜡笔信传到河北,便有十七万健儿踊跃参军,自发加入到抵抗金人侵略的斗争中。虽然从军后的生活艰辛,时刻面对死亡,但是汉家儿郎们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从没有退缩过。宋朝面对异族屡屡失败,并不是士兵的问题,而是治者昏庸无能,将领贪生怕死造成的。这些宋朝的军人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勇士,他们虽然是普通人,但是他们是伟大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