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学曹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结果是什么?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温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温,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家中两个哥哥,母亲王氏,他父亲是落第秀才,有一点文化,但因父亲死的早,朱温缺少管教,从小顽劣,不喜读书,不喜耕种之事,懒惰又诈,喜欢天天舞枪弄棒,勇武有力,乡里称其“泼阿三”。

  其实,朱温原本只是一个岌岌无名的小混混,整天“不事生业”,游手好闲,凶悍顽劣。这样的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估计成不了什么气候。就好刘邦,如果没有陈胜吴广这一出,估计一辈子也走不出沛县。但他偏偏遇到了唐朝末年这个动荡的大乱世。

  这时什么皇权尊卑早已被打下神坛,乱世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朱温当混混所养成的狡诈机智的性格,恰恰能在这样复杂黑暗的动荡中纵横捭阖、青云直上。

  他先是参加黄巢,在里面混得不错。从军几年的朱温,追随黄巢转战南北,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迅速成长为一名的将领。黄巢攻占长安之后,命朱温率领军队防守渭桥,后又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同州是黄巢政权在长安东面最主要的屏障,可见黄巢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朱温学曹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结果是什么?

  而后由于在黄巢军中受人排挤,心中不平。加上朱温发现当时形势已经不利于黄巢,于是他便叛离了黄巢,加入到唐军阵营。

  朱温这次“叛变”对军打击很大,当时还躲在四川的唐僖宗非常高兴,立马给朱温封了个大官,还赐其名“全忠”。在古时候,皇帝赐名,可以说是莫大的荣耀。没多久,很快,长安光复。为了进一步笼络朱温,唐僖宗又封他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摇身一变,成为了封疆大吏,雄霸一方,成为当时实力强大的藩镇之一,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一起肃清黄巢余部。

  最终,历时九年的黄巢被。黄巢转战大半个中国,长安和洛阳一度失陷,唐王朝已被推进了无法翻身的深渊,而朱温则趁机迅速壮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朱温由此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势力,开始走上了曹的“道路”,以天子的名义逐鹿中原

  此时的朱温虽然还不是像曹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至少师出有名啊,其上升的大门已经打开。凭着勇于作战又长于谋略,朱温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胜各路劲敌,以汴梁(开封)为中心,控制了关东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势力最为煊赫的藩镇军阀。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说,中原乃四战之地,自古以来从中原崛起而一全国的未尝有之。最接近起于中原一天下的是汉光武,即便是刘秀,脱离更始自立也是在河北,然后才逐鹿中原的。

  但各位也不应该忽视,中原富饶,粮食丰产,人口密集,这是一个国家强大之根本。有了中原这块地方,你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这就是为何历代群雄,想要逐鹿中原。当年曹魏能够在三国之中占据相对优势,就是因为占据了中原。

  所以,占据中原是优势,不是劣势。

  当时各地军阀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粮食成为最重要的物资。汴州正是控制京杭大运河南北运输最关键的点,中原虽为四战之地,但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人才聚集,能人辈出,自古就有占据中原才为华夏主的传。朱温既拥有强大的军队做后盾,又控制南北物资通道,还有中原有才之士出谋划策,问鼎中原的时机即将到来。

朱温学曹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结果是什么?

  等到积蓄足够的势实力之后,朱温开始谋划天下。他以勤王之名,带兵进京,铲除朝中宦官集团,助唐昭宗复位。而后又将唐昭宗带到长安,正的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时的朱温被封为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爵为梁王,已经是总揽朝政大权。

  不过朱温并不满足,他不想做曹,他想当曹丕。于是,很快唐昭宗被朱温的手下,昭宗死后,朱温立昭宗嫡次子也是第九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

  这时,朱温欲取唐室而代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他也撕下了最后的伪装,通过“白马驿之祸”朱温除掉了所有他认为阻碍他称帝的朝臣。

  紧接着,公元907年,朱温连封大国、加九锡、加殊礼这些受禅改朝换代的常归程序都还没走完,便废黜了唐哀帝,用接受“禅让”的形式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梁”,最终宣告了唐朝的灭亡。自此,历时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宣告覆亡。

  不过此时的朱温,并不为天下所承认,反而是给了割据势力以自立的理由。就像曹丕称帝后,刘备孙权接连自立。朱温称帝后,华夏大地也接连出现了晋、吴、楚、燕等十多个割据政权,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到五代十国这一大阶段。

  所以,朱温的霸业也并不算是成功,相于曹,他过于着急狠辣,历史评价也远远逊之。

  不过,就朱温个人而言,虽然是小混混出身,为人狡诈,反复无常。但能够在那样的乱世,开创一番事业,纵横天下30余年,也不失为一代枭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