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ldquo;金瓜子rdquo;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皇帝会拿来赏赐呢
“金瓜子”是古时候对于碎金的一种别样的称谓,因其形状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瓜子一般,故名“金瓜子”。在明清之前,碎金同金锞子一样是被允许流通于民间的,也就是谁都可以有,谁都可以用,当然前提是你有。
但是自明初之后“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黄金和白银这些贵金属就不允许再流通于民间,而是仅作为国家储备、铸成各种金子器皿以奖赏臣下所用。当然虽然在明英宗时期,禁止民间用银的禁令被取消,《明史》载“英宗即位……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但是黄金却一直都未被解除禁令。究其原因在于明朝大臣王世贞所说“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且耗多而产少”。
那么随着明朝禁黄金,自然在先秦就出现的“金瓜子”也就不允许在民间流通。当然明朝虽禁黄金,但是也只是禁了民间百姓而已,对于王公贵族、名流大贾来说,“金瓜子”却是依然在流通着。直到清初,随着“金瓜子”逐渐被清朝皇帝用于赏赐有功之臣和妃嫔之后,“金瓜子”的使用权开始被皇帝所垄断,可以说自此之后“金瓜子”就成了皇帝的御用之物。
综合以上所说,我们可以得知在清朝“金瓜子”的作用就是一个,那就是用于赏赐皇帝宠爱的妃子和有功之臣。简单的说“金瓜子”就是类似于清朝的黄马褂、花翎、蟒袍等这些的赏赐之物。臣子和妃子们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金瓜子”绝对是一种荣耀,是他们尊贵身份的象征,毕竟能够得到它也就说明你深受皇帝的恩宠,而在那个时候能够受到皇帝的宠爱,也就意味着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同时“金瓜子”还是皇帝用来彰显“皇恩”的东西。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作为皇帝垄断之物,平常人家是不可能拥有的。再加上皇帝故意将它弄的很稀有,所以如果大臣亦或者妃嫔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这些珍贵的“金瓜子”,你说他们能不感恩戴德的吗?能不为皇帝效死命吗?
而至于价值如何,只能说无可估量的。要知道在清朝“金瓜子”可是皇帝赏赐之物,谁敢把它拿出去用?而且能得到“金瓜子”可是象征的荣耀,是用来彰显皇帝对于他的恩宠的,你说谁舍得用呢?再者“金瓜子”在清朝也非常的稀有,据说在清朝得到最多的就是贵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但是他也只是得到一把,不足10个,所以说这么珍贵的东西,价值绝对是无法估量的。
再者如果一定要将“金瓜子”价值化的话,以每粒“金瓜子”一两来算的话,大概价值在20万人民币上下。当然由于在当时“金瓜子”的制作没有模板,清廷对于它也没有质量、重量、形状等要求,所以导致重量并不固定,轻者二十克,重者三十克。也就是如此并不一定,只是粗略的计算。
不过以上只是单纯的以黄金与白银、铜币的兑换来价。如果放在现在以文物价值来计算话,“金瓜子”的价值显然更大的,大概也在50万至100万以上,毕竟很稀少。当然不管如今,以上都只是我们今人的猜测,价值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